昨日,长沙嘉信洋湖锦玺项目迎来首次开盘。此次推出的 300 余套房源,吸引了约 600 多名购房者到场参与摇号,一时间,仿佛让人们看到长沙楼市重回 “春天” 的景象。
为何这个项目能掀起如此高的购房热潮?
答案其实很明确:新规之下,项目拥有远超以往的超高得房率。
以 117㎡户型为例,不仅能打造出 “四房三卫” 的实用格局,实际使用面积更达到 139㎡,这样的空间尺度,堪比老规产品中 160㎡的户型。
然而,在这股热闹的购房氛围背后,我们更需要保持冷静,看清表象之下的隐忧 —— 新规催生的高得房率产品,看似是送给购房者的 “馅饼”,实则暗藏不少容易被忽视的 “陷阱”。
陷阱一:得房率提升,换来小区密度飙升
新规下的高得房率,本质上更像是一场开发商的 “偷面积” 游戏。在容积率不变的政策框架下,开发商要想兑现 “赠送面积” 的承诺,就只能通过增加楼栋数量来填补空间缺口。
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原本规划 10 栋楼的小区,可能会被硬生生增加到 14 栋。
随之而来的,是公共空间被大幅压缩:曾经的草坪、开阔的中庭园林逐渐消失,老人日常健身的场地、妈妈们带娃散步的路径、孩子们嬉戏玩耍的区域,都被挤压得所剩无几。住在高层的业主推开窗,眼前不是预想中的风景,而是对面楼栋密密麻麻的窗户,居住的开阔感荡然无存。
陷阱二:楼间距压缩,隐私与舒适度双双打折
楼栋密度增加,楼间距自然会随之缩水。很多项目宣传时宣称楼间距有 “三四十米”,但实际入住后业主会发现,横向楼间距往往只有十几米。
更关键的是,部分楼栋山墙面开设了大量窗户,业主的生活隐私完全暴露在外 —— 邻居站在自家窗边,就能将你家的情况看得一清二楚。
除此之外,狭窄的楼间距还会严重影响房屋的通风与采光,即使在白天,室内也可能显得昏暗压抑。为了保护隐私、避免阳光直射,未来业主或许不得不常年拉着窗帘,居住舒适度大打折扣。
陷阱三:四面开窗设计,暗藏高能耗与改造难题
为了最大化提升得房率,新规下的户型普遍采用 “四周围绕飘窗” 的设计,导致房屋四面开设了许多并非必需的大窗户。
这种设计看似让室内更加通透,实际使用中却问题重重:
不少购房者当下觉得买到了 “性价比好房”,可入住后才发现麻烦不断,甚至有些项目刚交房,就因这些设计缺陷陷入业主维权的困境。
陷阱四:高端配套看似诱人,实则可能昙花一现
为了吸引购房者,很多新规项目会将 “高端配套” 作为核心卖点,比如规划泳池、业主会所、书吧、健身房等。但很少有人思考:一个只有几百户业主的小区,真的能支撑这些配套设施长期运营下去吗?
回顾过往案例,不少楼盘的 “高端配套” 在交付后,要么因使用频率低、维护成本高沦为 “鸡肋”,常年处于闲置状态;要么为了维持运营,不得不向业主收取高额管理费,最终变成业主的经济负担,与当初宣传的 “品质生活” 相去甚远。
注意:新规虽有吸引力,买房切忌盲目跟风
不可否认,新规产品带来的高得房率,确实满足了不少改善型购房者对 “大空间” 的期待,也让项目具备了更强的市场竞争力。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份 “优势” 是用牺牲公共空间、提高小区密度换来的,同时还埋下了隐私泄露、能耗过高、配套难运营等诸多隐患。
对于买房人而言,尤其是准备入手三五百万元改善房的群体,不能只被眼前的 “高得房率” 迷惑,更要着眼于未来的居住质量 —— 毕竟房子是要住几十年的,舒适度、便利性、居住体验,远比一时的 “面积划算” 更重要。
事实上,所有单纯以 “产品力” 为核心卖点的项目,购房者买入半年后大概率会心生悔意。毕竟产品迭代速度极快,就像长沙招商天青府,刚入市时凭借亮眼的产品设计赚足噱头,可如今再回头审视,当初的 “新鲜感” 早已荡然无存。
所以啊,大家真别太为户型上头,最后吃亏的是自己。
因此,买房必须保持理性与冷静,不能被一时的产品噱头迷惑,最终还是要回归房产的本质 —— 聚焦土地自身的价值,以及周边教育、交通、商业等实打实的配套资源,这才是决定房产长期价值的关键。
嘉信洋湖锦玺项目凭借 “高得房率” 的亮点收获了极高关注度,但只要实地探访过便会发现,除去得房率这一单一优势外,该项目的基础配套存在显著短板:既无临近的地铁站点,也缺乏优质学校资源与成熟商业配套,周边还分布着高架、水泵站等不利因素。
①教育配套相对薄弱,难以满足对优质教育资源有高需求的购房者;
②项目被学校围墙、水厂及绕城高速环绕,不仅周边生活氛围较为匮乏,缺乏成熟社区的烟火气,还可能受到高速噪音与水厂潜在气味的影响;
③项目不临近地铁口,日常出行主要依赖湘江南路,而该路段在高峰时段过江车流较大,经常出现拥堵排队的情况,通勤效率易受影响。
④医疗配套仅湖南妇女儿童医院,三甲医院需驾车约20分钟。
⑤外立面采用玻璃幕墙+铝板,维护成本高于常规石材。
此外,当下购房者在选择楼盘时,除了关注单个项目的品质,更建议结合房企的综合实力、已交付项目的实际品质来综合考量 —— 这一点对该项目尤为重要。
开发该项目的湖南嘉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隶属于嘉信地产,此前主要聚焦于永州市场发展,从整体地产开发体系来看,其综合实力与一批深耕长沙多年、净资产动辄突破百亿的本土民营房企相比,仍属于 “轻量型” 选手。
换句话说,嘉信地产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项目开发过程中的 “容错空间” 也更小。因此,从已开发的锦玺项目到当前的央玺项目,每一个项目的销售进度与资金回款都至关重要,容不得半点差错。
更需要注意的是,嘉信地产在长沙尚未有规模化住宅项目的交付案例,其实际交付能力与品质兑现度缺乏直接参考。
关于这一点,有需求的购房者可以实地考察其在观沙岭开发的小型项目博麓郡的现场情况,也可以关注近期嘉信洋湖锦玉项目业主的维权动态。
一句话总结:新规产品有亮点,但千万别被开盘热销的热闹冲昏了头脑,理性考量、综合判断,才能选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好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