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掣肘减弱 我国货币政策“以我为主”姿态更从容
创始人
2025-09-19 13:24:10
0

时隔9个月,美联储重启降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9月17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到4.00%至4.25%之间。 随着美联储重启降息,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的外部掣肘减弱。货币政策操作空间拓宽,自主性也有望进一步增强。 分析人士认为,“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操作将更加从容。兼顾“内部与外部”“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平衡,我国货币政策将坚持支持性的立场,为稳增长提供有力支撑。预计年内降准降息仍有可能,但考虑到银行息差承压等内部约束,降准或将优于降息。 空间拓宽: 货币政策的外部约束减轻 “美联储降息,意味着外部因素对我国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掣肘弱化,未来货币政策依然坚持‘以我为主’。”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往往会对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产生外溢性影响。 “回顾看,由于经济周期存在错位,2017年以来中美货币政策周期并不完全同步。”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美联储开启再度降息后,中美货币政策周期将进一步对齐。这将在拓宽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空间的同时,增强货币政策操作的自主性。 分析人士认为,我国货币政策施策将由此“松解”一些外部约束。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表示,美联储开启降息,美债收益率下行,美元承压,对人民币汇率的压力减轻,货币政策的外部约束逐渐减轻、政策空间逐步打开。 美联储降息“靴子”落地前后,美元指数跌破97“关口”,最低下探至96.2179,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度升至7.1056。 “在利差变化和美元指数走弱的背景下,包括人民币在内的非美货币有望升值。”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庞溟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近期,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提升,更多境外资金流入配置人民币资产,带动结汇需求增加并推动人民币升值。这些因素也有利于我国金融条件边际放松和政策传导环境改善。 而且,美联储年底前还可能继续降息。“中美利差压力和人民币汇率压力有望继续减轻,为中国货币政策带来更宽松的外部环境,我国货币政策调整空间将更大。”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称,下一阶段,我国货币政策仍将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继续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降准降息都有较大可能和一定空间,并且降准优于降息。 内部掣肘: 息差压力制约降息空间 一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往往需要兼顾内外平衡。美联储开启新一轮降息后,相较于汇率等外部约束,银行息差承压等内部因素,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潜在“掣肘”更大,可能影响进一步降息的空间。 王青认为,目前我国货币政策操作面临的内部约束可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保留必要的政策空间;二是保持合理净息差,维护银行业经营稳健性和支持实体经济可持续性;三是避免“大水漫灌”,防止金融资源流向低效“旧动能”领域。 二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再度下探至1.42%的新低。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曹婧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机构,是货币政策传导的关键环节。当前银行净息差明显收窄,会制约降息空间。此外,宏观杠杆率持续被动上升,货币政策适度宽松需把握好宏观杠杆率上升的“度”,避免积累金融风险。 “降准优于降息的操作思路,更容易兼顾稳增长与防风险。”庞溟认为,在社会有效需求承压的阶段,居民与企业对利率的弹性相对偏低,单纯降息对消费与投资拉动效应也有限,需更多依靠结构性政策与财政货币政策协同提高乘数效应。 庞溟判断,尽管外部环境更宽松,预计中国的货币政策仍将围绕“稳增长与防风险”的目标,坚持“以我为主”,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择机运用数量型与结构型工具,避免一次性、大幅度的全面降息导致银行面临更大的净息差压力和资产泡沫风险。 展望未来: 降准降息仍具备空间和可能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通过‘降准+降息+公开市场操作’的组合,有效支持了经济企稳回升,稳定了金融市场运行。”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分析人士认为,展望未来,考虑到我国宏观经济发展仍面临困难挑战,降准降息依然具备空间和可能。 “从内部环境看,当前经济的主要矛盾是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引发的供需失衡。”罗志恒在研究报告中建议,宏观政策应持续加码发力,提振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需求。 曹婧判断,三季度宏观经济金融数据显示经济增长动能有所减弱,货币政策有望再度降准降息,重启央行国债买卖,支持实体经济融资和财政积极扩张。 关于降准,董希淼表示,今年5月降准后,我国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6.2%,在主要经济体中仍然处于较高水平。预计三四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可能降准0.25到0.5个百分点,适时向市场投放长期流动性,进一步优化流动性期限结构。 关于降息,熊园认为,当前经济发展仍面临挑战,表明政策“适时加力”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升,四季度降息的可能性也在提升。基本面相关指标的走势是决定降息节奏和幅度的关键变量。 政策协同方面,庞溟预计,财政货币政策有望进一步加强协同,更好统筹安排政府债券发行管理、央行国债买卖操作及完善离岸人民币国债发行机制等,在“四稳”目标下形成更密切的配合。 分析人士表示,考虑到我国经济转向中高速增长阶段,居民杠杆率较高,信贷需求放缓,货币政策重点要在优化结构方面下功夫。未来结构引导的重点在于发挥市场高效配置资源的优势,激发金融机构内生动力。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可以继续发挥牵引带动作用,增强金融机构支持重点领域的能力和意愿。

时隔9个月,美联储重启降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9月17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到4.00%至4.25%之间。

随着美联储重启降息,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的外部掣肘减弱。货币政策操作空间拓宽,自主性也有望进一步增强。

分析人士认为,“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操作将更加从容。兼顾“内部与外部”“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平衡,我国货币政策将坚持支持性的立场,为稳增长提供有力支撑。预计年内降准降息仍有可能,但考虑到银行息差承压等内部约束,降准或将优于降息。

空间拓宽:

货币政策的外部约束减轻

“美联储降息,意味着外部因素对我国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掣肘弱化,未来货币政策依然坚持‘以我为主’。”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往往会对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产生外溢性影响。

“回顾看,由于经济周期存在错位,2017年以来中美货币政策周期并不完全同步。”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美联储开启再度降息后,中美货币政策周期将进一步对齐。这将在拓宽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空间的同时,增强货币政策操作的自主性。

分析人士认为,我国货币政策施策将由此“松解”一些外部约束。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表示,美联储开启降息,美债收益率下行,美元承压,对人民币汇率的压力减轻,货币政策的外部约束逐渐减轻、政策空间逐步打开。

美联储降息“靴子”落地前后,美元指数跌破97“关口”,最低下探至96.2179,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度升至7.1056。

“在利差变化和美元指数走弱的背景下,包括人民币在内的非美货币有望升值。”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庞溟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近期,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提升,更多境外资金流入配置人民币资产,带动结汇需求增加并推动人民币升值。这些因素也有利于我国金融条件边际放松和政策传导环境改善。

而且,美联储年底前还可能继续降息。“中美利差压力和人民币汇率压力有望继续减轻,为中国货币政策带来更宽松的外部环境,我国货币政策调整空间将更大。”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称,下一阶段,我国货币政策仍将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继续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降准降息都有较大可能和一定空间,并且降准优于降息。

内部掣肘:

息差压力制约降息空间

一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往往需要兼顾内外平衡。美联储开启新一轮降息后,相较于汇率等外部约束,银行息差承压等内部因素,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潜在“掣肘”更大,可能影响进一步降息的空间。

王青认为,目前我国货币政策操作面临的内部约束可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保留必要的政策空间;二是保持合理净息差,维护银行业经营稳健性和支持实体经济可持续性;三是避免“大水漫灌”,防止金融资源流向低效“旧动能”领域。

二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再度下探至1.42%的新低。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曹婧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机构,是货币政策传导的关键环节。当前银行净息差明显收窄,会制约降息空间。此外,宏观杠杆率持续被动上升,货币政策适度宽松需把握好宏观杠杆率上升的“度”,避免积累金融风险。

“降准优于降息的操作思路,更容易兼顾稳增长与防风险。”庞溟认为,在社会有效需求承压的阶段,居民与企业对利率的弹性相对偏低,单纯降息对消费与投资拉动效应也有限,需更多依靠结构性政策与财政货币政策协同提高乘数效应。

庞溟判断,尽管外部环境更宽松,预计中国的货币政策仍将围绕“稳增长与防风险”的目标,坚持“以我为主”,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择机运用数量型与结构型工具,避免一次性、大幅度的全面降息导致银行面临更大的净息差压力和资产泡沫风险。

展望未来:

降准降息仍具备空间和可能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通过‘降准+降息+公开市场操作’的组合,有效支持了经济企稳回升,稳定了金融市场运行。”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分析人士认为,展望未来,考虑到我国宏观经济发展仍面临困难挑战,降准降息依然具备空间和可能。

“从内部环境看,当前经济的主要矛盾是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引发的供需失衡。”罗志恒在研究报告中建议,宏观政策应持续加码发力,提振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需求。

曹婧判断,三季度宏观经济金融数据显示经济增长动能有所减弱,货币政策有望再度降准降息,重启央行国债买卖,支持实体经济融资和财政积极扩张。

关于降准,董希淼表示,今年5月降准后,我国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6.2%,在主要经济体中仍然处于较高水平。预计三四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可能降准0.25到0.5个百分点,适时向市场投放长期流动性,进一步优化流动性期限结构。

关于降息,熊园认为,当前经济发展仍面临挑战,表明政策“适时加力”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升,四季度降息的可能性也在提升。基本面相关指标的走势是决定降息节奏和幅度的关键变量。

政策协同方面,庞溟预计,财政货币政策有望进一步加强协同,更好统筹安排政府债券发行管理、央行国债买卖操作及完善离岸人民币国债发行机制等,在“四稳”目标下形成更密切的配合。

分析人士表示,考虑到我国经济转向中高速增长阶段,居民杠杆率较高,信贷需求放缓,货币政策重点要在优化结构方面下功夫。未来结构引导的重点在于发挥市场高效配置资源的优势,激发金融机构内生动力。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可以继续发挥牵引带动作用,增强金融机构支持重点领域的能力和意愿。

相关内容

20世纪十大考古发现之首:...
20世纪十大考古发现之首:安阳殷墟,活人祭祀延续了600年 新知贺...
2025-09-19 09:06:03
艾米丽在上海的一天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艾米丽是比利时鲁汶大学法律专...
2025-09-19 09:05:50
浙江公园无动力游乐设备
在浙江的许多公园里,无动力游乐设备逐渐成为孩子们玩耍的热门选择。这...
2025-09-19 09:05:41
25希腊度假记-19:“一...
今天是返回的日子。 9点多出来,发现是阴天,天空中有大块儿的云。这...
2025-09-19 09:05:13
原创 ...
在全球四大人种体系中,白种人的分布范围是最广泛的,所占领的土地也最...
2025-09-19 09:05:07
8月福州市区CPI同比下降...
近日,国家统计局福州调查队发布今年8月福州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
2025-09-19 09:04:56
原创 ...
在山西省东部,坐落着一座古老的县城,名叫“平定”。据史书记载,这个...
2025-09-19 09:04:31
原创 ...
将整个犹太民族作为憎恨对象的反犹主义,是人类历史上分布最广、持续时...
2025-09-19 09:04:15
杨靖宇牺牲后笔记本被日伪军...
7月3日上午,尘封八十五载的杨靖宇笔记本档案在通化市档案馆首次公布...
2025-09-19 09:04:12

热门资讯

银行股走弱,工商银行近一年来首... 9月19日早盘,银行股下挫,工商银行盘中一度跌超2%,近一年来首次跌破半年线;农业银行、中信银行、中...
微软将建立“世界最强”AI 数... 截至2025年9月19日 10:32,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下跌0.03%。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电科数...
抖音张一鸣高歌猛进,豆包超越d... 豆包超越deepseek登顶榜首 国内AI大模型百花齐放 越是竞争激烈的赛道,就越不可能存在永恒的领...
独家 | 生猪产能调控超预期!... 上海证券报记者从多个信源获悉,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16日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生猪产能调控企业...
港股创新药ETF:9月18日融... 证券之星消息,9月18日,港股创新药ETF(513120)融资买入10.1亿元,融资偿还10.14亿...
服饰品牌都押注的大店,能成阻止... 出品/壹览商业 作者/李彦 编辑/木鱼 H&M换了一种形式回归。 9月9日,H&M在上海淮海中路65...
外部掣肘减弱 我国货币政策“以... 时隔9个月,美联储重启降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9月17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到...
华为坤灵“4+10+N”中小企... 今天,华为坤灵秋季新品发布会正式到来,主题为“华为坤灵,助力中小企业跃升智能化”。 华为常务董事汪涛...
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白宫紧急请... 美东时间9月18日,美国政府请求美最高法院允许总统特朗普发布紧急行政令,立即解雇美联储理事库克。 代...
李在明:韩国站美国一边,但要妥...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当地时间9月18日,美国《时代》杂志刊登对韩国总统李在明的专访。报道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