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基金经理“减负”进行时: 刘格菘半年两调在管产品
创始人
2025-09-12 17:07:09
0

“刘格菘卸任了?”明星基金经理的最新动向引来众多基民的关注。

日前,广发基金旗下知名基金经理刘格菘宣布卸任管理近7年的“老产品”。更让基民坐不住的是,这是其半年内第二次在管产品出现调整。尽管变动引发部分投资者对其离职的猜测,但业内知情人士向第一财经明确表示“刘格菘目前并无离职安排”。

事实上,类似“顶流减负”的戏码并不鲜见。近年来已有多位知名基金经理通过“增聘—共管—卸任”路径逐步移交产品管理权,背后实则是“以老带新”人才策略。在行业高质量发展转型背景下,知名基金经理逐步“减负”、新人加速登台的情况愈加常见。

然而,每一次明星基金经理的卸任,仍会触动投资者敏感的神经。面对基金经理的变更,投资者是应该耐心观察还是果断赎回?这成为摆在众多持有人面前的现实考题。

半年内两度调整在管产品

今年3月25日,刘格菘管理时间最长的广发小盘成长(162703.OF)宣布增聘陈韫中、吴远怡两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时隔不足半年,刘格菘在9月10日再度宣布卸任管理近七年的广发多元新兴股票(003745.OF),将由今年8月增聘的周智硕独立管理该产品。

此番卸任后,刘格菘的在管产品数量缩减至5只,最新在管规模从312.95亿元降至294.63亿元。这一规模较其843.43亿元的规模巅峰减少六成。

从具体产品来看,广发双擎升级、广发科技先锋、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等3只产品仍由刘格菘独立管理,广发创新升级则是与吴远怡共同管理。

半年内连续出现产品增聘、卸任操作,也引发部分投资者担忧:“这一系列变动是否在为基金经理离职铺路?”对此,业内知情人士向第一财经否认了这一可能性,并称“他目前并无离职安排”。

第一财经注意到,在此之前,刘格菘也有过类似的“以老带新”情况。如2020年5月,刘格菘管理的广发鑫享增聘基金经理郑澄然,同年11月,其独管的广发科技创新增聘吴远怡。随后次年5月,刘格菘正式卸任上述两只产品,郑澄然、吴远怡分别接棒独立管理,形成“增聘磨合”到“卸任交接”的完整培养路径。

对于公募行业长期存在的“以老带新”机制,华南一位基金业人士表示:“这一模式的核心逻辑是‘传帮带’,通常是让资深基金经理与新任基金经理共同管理产品,待新人积累足够投研经验、能力逐步成熟后,再过渡至独立管理。”

不过,投资者的担忧亦不无依据。近年来,公募基金经理队伍的流动性显著加快。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11日,年内离任的基金经理人数已经达到293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3%,且部分知名基金经理此前确实经历了“增聘、卸任、离职”的流程,这也让市场对明星经理的人事变动更为敏感。

“判断产品调整是否与离职相关,关键看卸任的范围。这种情况下,基金经理卸任的并非代表作,手上仍有规模不小的产品。”在前述华南基金人士看来,若基金经理仅卸任部分共管产品或非核心产品,大概率是“以老带新”培养体系推进的结果,这类变动与离职无关联,因其仍在管理其他核心产品。相反,若是“清仓式”卸任,则大概率是离职前兆了。

近期市场便有典型案例可循。如宝盈基金原百亿基金经理杨思亮在今年8月先后卸任了所有7只在管产品,中国基金业协会信息显示,他已于9月正式入职易方达基金。类似地,景顺长城基金前明星基金经理鲍无可则在今年5月卸任在管的所有产品,并随后确认离职。

基金经理换人后

近年来,公募基金行业掀起一轮“减负”潮,多位知名基金经理陆续卸任部分在管产品,通过增聘新人共同管理的方式推动团队迭代。例如,兴证全球基金董理在9月初卸任兴全趋势投资,由此前增聘的杨世进和谢长雁继续共同管理。中欧基金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也在7月增聘基金经理赵磊。

拉长时间线看,这种“老将减负、新人上位”的操作已非个例。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11日,今年以来首度实操管理产品的“新人”就有339位,而过去四年每年均有超过430位基金经理“出道”。

“一名成熟的基金经理,至少需要经历2个完整的牛熊周期打磨,才能形成稳定的投资框架与风险判断力。”某权益见长的基金公司高管认为,投资是一项高度依赖判断力与执行力的工作,而优秀的基金经理不是天生的,是在市场波动中通过实战淬炼而成的。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基金行业人士称,已关注到行业内多家公司对产品基金经理进行调整。在他看来,表面上是基金公司正常的经营管理行为,但本质上体现了行业落实高质量发展方案要求、强化核心投研能力建设的新变化。

该人士进一步解释,当前公募行业的投研体系建设正从“明星驱动”转向“平台赋能”。一方面,基金公司更加重视“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建设,通过平台建设、组织赋能的方式,帮助大规模基金经理减轻管理压力,拓展能力边界。

另一方面,随着公募基金行业整体的发展壮大,自然也是需要更多基金经理的成长成熟,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引导新任基金经理尽快完成从研究员到基金经理的身份转变,直到具备独立管理产品的能力,也能为行业培养更多新人。

尽管行业视角下“新老交替”是良性发展,然而对投资者而言,最关心的是基金经理变更后该如何处理现有持仓。在过往的案例来看,投资者可能未必能快速接受,反而会因基金经理的变更而选择赎回产品。

第一财经查阅部分知名基金经理离职后的产品规模变化,多只产品出现了规模下滑的现象。以鲍无可为例,其今年5月卸任所有在管产品前,一季度末管理规模为146.3亿元;至二季度末,相关产品规模已下滑至103.34亿元,缩减近三成。

“基金刚换了经理,我正纠结是否赎回所持份额。”一位持有权益类基金的个人投资者向记者坦言,主要原因是“对新任基金经理的能力存有疑虑”,不确定其是否能够持续把握市场动态、作出合理的投资决策并有效控制风险。

针对投资者的应对困惑,前述基金行业人士给出建议:每位基金经理都具备独特的投资风格与策略,不同类型的产品在更换基金经理后,其业绩表现和投资逻辑也可能发生相应变化。因此,面对基金经理更换,投资者无须急于决策,建议可以对新任基金经理投资风格和投资能力先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并结合基金本身的特点,再决定是否继续持有基金。

相关内容

国庆去安徽3日游费用,黄山...
黄山,作为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以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
2025-09-12 13:15:00
新对话·2025服贸会|中...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举办期间,中奥体育产业有限公司北京...
2025-09-12 13:11:47
原创 ...
孟子曾言:“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今天,若家中有顽皮不学的孩子,许...
2025-09-12 13:05:13
原创 ...
曹操曾说过一句话:“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名言一直流传千古,深刻表...
2025-09-12 13:04:34
重温经典 | 穆旦诗歌《赞...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祖籍浙江省海...
2025-09-12 13:04:28

热门资讯

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效益最... 郑州中央商务区。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宋亚猛 摄 本报讯(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聂辉)9月11日下...
首个“科普智能体矩阵平台”推出... 9月,在我国首个法定全国科普月启幕之际,WAVE Summit 2025深度学习开发者大会9日正式召...
不良高企,武汉农商银行27亿元...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张萌 卢梦雪 北京报道 9月10日,武汉农商银行发布公...
多家西贝门店称已上线“罗永浩菜... 极目新闻记者 余渊 连日来,“罗永浩吐槽西贝预制菜”事件持续发酵。9月11日,西贝餐饮创始人、CEO...
水井坊・井18启动限量招商,创... 当前,白酒行业正站在“价值重估”与“存量竞争”的十字路口,一款兼具经典底蕴与时代新意的产品,往往能够...
原创 三... 解禁的股票分为大小非和限售股。持股小于5%的非流通股叫小非,持股大于5%的非流通股叫大非,承诺在一定...
私刻公章、大面积断货,企业凌晨... 再爆大股东私刻公章!汇源果汁:各大电商平台出现大面积断货 本文自南都·湾财社。 采写 | 南都·湾财...
明月镜片实控人等减持套现3.8...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12日讯 明月镜片(301101.SZ)昨日晚间披露关于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
甲骨文巨额订单震动市场!多只算... 9月12日,A股算力概念股走强,金信诺、易华录、华孚时尚、罗曼股份、润健股份等个股涨停或涨超10%。...
明星基金经理“减负”进行时: ... “刘格菘卸任了?”明星基金经理的最新动向引来众多基民的关注。 日前,广发基金旗下知名基金经理刘格菘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