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浙江大学与拼多多联合主办的“2025年全球农创客大赛”决赛近日在浙江杭州圆满落幕。这场汇聚全球青年创新力量的农业科技盛会,吸引了来自97个国家的519份数字农业解决方案参赛,最终评选出金、银、铜奖及多个创新项目,展现了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农业的无限可能。
经过近三小时的激烈角逐,坦桑尼亚SafeSip团队凭借“禽业安全用水创新方案”摘得金奖。该团队针对东非七国禽类饮水安全问题,研发出“五级仿生超滤系统+太阳能IoT监测+分级订阅”的一站式解决方案。通过插卡接入数字系统,小农户可实时检测水中病原体含量并净化用水,实现“即用即付”。试点数据显示,使用该方案后家禽传染病下降67%、死亡率降低58%,月订购价仅6美元,4.5个月即可回本。团队负责人Faith Sebastian Kuya在颁奖现场激动落泪:“能闯进决赛已属意外,金奖更是奇迹般的鼓励!”
中国“猪群实时守护战团队”以AI养猪方案荣获银奖。这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10人团队,自2022年12月组建以来,收集处理20多万条猪养殖数据,开发出“听声辨病”技术,通过猪的咳嗽声判断健康状况,可提前7天预警呼吸道疾病。同时,团队研发的24小时AI视觉识别与多传感器融合装备,能实时捕捉猪只体温、采食等细微变化,实现“早发现、早干预”。目前,1名饲养员借助智能化技术可年养1万头猪,大幅提高劳动效率。队长胡义勇表示:“我们希望让养猪工人从繁重劳动中解放,在更自由的环境中工作。”
美国PlantPulsePatch团队则以“植物生长预警监测方案”获得铜奖。该团队为封闭环境中的高附加值作物(如温室番茄)提供“植物级早期预警系统”,通过纳米材料VOC传感器实时捕捉植物染病前释放的极微量气体,结合AI模型在症状出现前2—3天发出警报。系统可无创、连续监测,预计降低病害损失50%,全球年损失减少超1000亿美元。首批产品将服务CEA番茄温室,后续扩展至其他作物及露地栽培,并通过低成本版本惠及小农户。
除获奖项目外,其他参赛方案同样聚焦科技赋能农业。匈牙利团队利用高空智能气球监测系统,实现农田灌溉、病虫害及野生动物侵害的实时观测;乌干达团队通过太阳能技术支持农田灌溉及冷链仓储;泰国团队结合卫星遥感与AI技术,精准预测秸秆焚烧风险。这些创新项目为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多元解决方案。
作为赛事连续五年的支持方,拼多多在农业科技领域的投入持续加码。公司副总裁侯凯笛在决赛开幕式上表示:“发展数字农业、推动乡村振兴,离不开农业科技人才。未来三年,我们将依托‘千亿扶持’计划,进一步发挥数字化优势,助力农村地区改善生产生活。”此前,拼多多已联合粮农组织、浙江大学举办“2025数字农业创新训练营”,邀请秘鲁、乌干达、中国等八国青年创业者与云南大理科技小院学生交流助农技术,推动数字农业创新深化。
浙江大学副校长周江洪指出,自与粮农组织签署合作备忘录以来,双方通过农创客大赛激发了全球青年创新活力,推动农业食物系统向可持续方向转型。“这些创新理念和技术正在改变全球农业,将成为未来农业变革的种子。”大赛评委、浙江大学食物经济与农商管理研究所所长卫龙宝则强调,本届赛事在规模、主题高度和主办阵容上均实现突破,八成以上项目来自非洲、亚洲和欧洲国家,主题深度契合联合国数字契约与粮农组织创新战略。
粮农组织创新办公室主任马文森表示,青年主导的创新方案是应对气候变暖、资源减少等挑战的关键。未来,粮农组织将继续与浙江大学、拼多多等伙伴合作,推动创新方案从地方试点走向全球落地,助力实现“提升气候韧性、供应链效率和营养安全”的目标。SafeSip团队在获奖后已规划下一步行动,Faith Sebastian Kuya表示:“我们将优化技术、推广项目,让更多东非小农户用上安全用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