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东方财富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核心经营数据表现亮眼:上半年营业总收入达68.56亿元,同比激增38.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67亿元,同比增长37.27%,整体毛利率始终稳定在80%以上,盈利能力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撑起半壁江山的依旧是东方财富证券。上半年揽入62.57亿元营收,占集团总收入的九成以上。拆分业务结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高达33.56亿元,同比激增68%,贡献了券商板块一半以上的收入;利息净收入为12.53亿元,增幅接近五成;只有自营业务略显黯淡,受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大幅缩水86%的拖累,收入同比下滑16.6%,降至13.94亿元。由此可见,东方财富证券的盈利引擎仍然高度依赖交易活跃度,而非投资收益的波动。
拆解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板块,证券经纪业务净收入达33.49亿元,占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的87%,经纪业务股基交易额16.03万亿元。
与证券业务的“高歌猛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天天基金的“原地踏步”。截至上半年末,天天基金共上线161家公募基金管理人2.18万只基金产品,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6752.66亿元,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3838.10亿元,双双稳坐行业头把交椅。但上半年营业收入仅微增0.49%,净利润几乎与去年持平。费率战愈演愈烈、指数基金挤压主动管理份额、高净值客户黏性不足,共同把这块昔日的“现金奶牛”拖入了低增长泥潭。
更令投资者震惊的是现金流的大幅波动。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从去年同期的102亿元骤降至46亿元,缩水过半;与此同时,投资活动现金流却从负20亿元跃升至正61亿元,翻了四倍有余。
研发投入罕见出现了下滑。上半年研发费用4.99亿元,同比减少一成,是公司十年来首次“踩刹车”。管理层解释称,“妙想AI能力全面融入赋能公司各产品各业务条线,快速构建和完善智能化互联网财富管理生态体系”,进入应用落地阶段,因此无需继续大规模烧钱。然而,目前AI带来的更多是“降本”——妙想AI研究员、妙想会议助手等系列模块的不断迭代,为机构投研提质增效,而非显著的“增效”。更关键的是,AI在金融领域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合规问题,在监管还未完全放开手脚前,技术落地还得小心翼翼。
正因如此,股民对这份半年报褒贬不一。乐观者认为高增长验证了其龙头地位;谨慎者则担忧现金流萎缩、基金代销停滞、AI商业化缓慢,叠加近40倍的市盈率,股价已透支未来。争论在周一的交易盘面中迅速给出答案:东方财富高开高走,收盘上涨4.07%,盘中一度拉升近8%,全天成交额高达450亿元,市值升至4401亿元,仅次于中信证券。巨量资金用真金白银投下“短期认可”的一票,但高估值与长期逻辑能否匹配,成为制约“券茅”持续走高的关键变量。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