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觉得中美之间的关系已经够复杂了,
但全球大国博弈背后,连卫星导航系统和石油贸易都能成为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
近日,美国的强硬制裁,不仅威胁到伊朗的石油出口,甚至影响到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发展。
7月30日,美国财政部宣布对中国大陆和港台制裁,
涉及50多个实体、个人和50多艘船只,规模是2018年以来最大!
根据美国的说法,这些中国企业与伊朗军事合作密切,特别是支持伊朗飞机制造工业公司,
这个公司,正是负责伊朗军用飞机和革命卫队无人机“阿巴比勒”系列的生产商,此前已经被美国制裁。
这一制裁,对伊朗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伊朗依靠石油出口维持其经济生存,其中超过90%的石油都出口到中国,美国通过制裁切断了与伊朗的石油交易,
目标明确——迫使伊朗放弃其核计划,削弱中国在全球能源市场的影响力,
随着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加剧,伊朗也不得不在战略上做出相应的调整,
在与以色列的长期对峙中,伊朗的卫星导航系统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在7月14日,伊朗通信部发布的声明中,证实在与以色列的战争后,伊朗国内多个地区出现了GPS干扰,数百万民众受到了影响。
在德黑兰等重要城市,民众发现他们的手机导航系统,包括本土开发的应用,都无法准确显示位置。
更严重的是,部分军事设施和敏感地区的GPS信号也遭到了干扰。
为什么会有这种干扰?
原来,很多现代军事装备,尤其是无人机和制导导弹,依赖的是加密的GPS信号,但一些侦察无人机和制导炸弹却使用未加密的、开放的GPS信号。
这使得它们在关键时刻极易受到干扰。
可以说,这次GPS干扰不仅对伊朗民众的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困扰,对伊朗的军方行动也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面对不断加剧的GPS干扰,伊朗通信部副部长奇撒兹表示,伊朗正在考虑采用替代的导航系统,其中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是最具吸引力的选择。
“伊朗将寻求替代方案,如中国的北斗系统,”奇撒兹说道,“在德黑兰和北京正在进行的谈判中,北斗已被提出作为长期联合协议的核心要素之一。”
为什么伊朗会选择北斗?
因为它是全球领先的导航系统之一,更因为北斗系统能够提供与美国GPS完全独立的替代选择。
这对于伊朗来说,能摆脱对西方技术的依赖,同时也能保障其军事和民用导航系统的安全。
北斗系统的引入并不是没有风险,
美国长期以来通过技术和经济手段对伊朗进行打压,这种打压除了波及石油和军事领域之外,还涉及到科技合作。
伊朗若想引入北斗系统,必然会面临美国可能的进一步制裁,这也正是美国在制裁中国和伊朗合作时的“长远计划”。
美国的最终目的,是要彻底切断伊朗与中国之间的战略合作。
事实上,自2018年以来,美国政府在特朗普的主导下,就宣布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并启动制裁 “回退机制”,通过切断伊朗的经济命脉 —— 石油出口收入和国际金融渠道,
制造经济崩溃,进而引发社会动荡,最终迫使伊朗政权回到谈判桌前接受美方提出的新条件,包括永久放弃核计划、限制导弹发展、减少地区干预等。
要求全球买家停止进口伊朗原油,美国财政部通过频繁更新制裁名单,打击参与伊朗石油贸易的航运公司、保险机构、金融中介及第三方港口设施,试图将伊朗石油出口量 “归零”,
制裁导致伊朗石油出口量从 2018 年制裁前的日均约 250 万–300 万桶骤降至 2019 年下半年的不足 50 万桶,部分时期甚至一度低至 10 万桶 / 日,石油收入锐减约 80% 以上,严重冲击伊朗财政能力。
特朗普政府宣称,此举是为了防止伊朗获取核武器,维护美国及其盟友(尤其是以色列)的安全利益。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伊朗 GDP 从 2018 年的约 3989 亿美元降至 2020 年的 2622 亿美元,两年内萎缩约 34%,经济陷入深度衰退,
失去石油收入迫使政府大幅削减公共支出,国有企业债务激增,私营部门投资锐减,失业率攀升至两位数,约 950 万伊朗人陷入贫困,社会福利体系濒临崩溃。
为了应对这一困境,伊朗政府鼓励发展国内生产、减少进口依赖,并利用复杂的中间商网络、加密货币、黄金走私及 石油转运等手段规避制裁,部分恢复石油出口(如转向亚洲买家,尤其是中国、印度及叙利亚),维持基本外汇收入。
作为对制裁的回应,伊朗逐步加速铀浓缩活动(重启丰度达 20% 的浓缩铀生产)、安装新一代先进离心机(IR-4/IR-6 型)并提升核设施防护能力,
同时持续发展弹道导弹技术,明确表示其核计划用于 “和平目的” ,决不屈服于美国胁迫。
从美国设定的核心目标(迫使伊朗彻底放弃核计划并全面妥协)来看,特朗普政府的极限施压政策被广泛认为未能取得成功,甚至适得其反。
对于中国来说,如何在这个复杂的局势中保持自身的战略利益,同时避免与美国的直接冲突,成为一大难题,
伊朗的石油和北斗系统,可能会成为中国与美国博弈中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