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复旦微电”)发布半年业绩预告,期内,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8.2亿元至18.5 亿元,同比增长1.44%至3.12%,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8 亿至2.1 亿元,同比下降39.67%至48.29%,同比减少1.38 亿至1.68 亿元;扣非后净利润预计1.7亿至2亿元,同比下降35.24%至44.95%,同比减少 1.09 亿至1.39 亿元。结合公司上半年的信息,归母净利润的大降背后,公司经营和管理层变动均面临着较大挑战。
归母净利润连降三年,净利率减半
根据介绍,复旦微电是国内从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开发、生产(测试)和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专业公司。公司已建立健全的安全与识别芯片、非挥发存储器、智能电表芯片、FPGA芯片和集成电路测试服务等产品线。产品销售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金融、社保、汽车电子、城市公共交通、电子证照、移动支付、防伪溯源、智能手机、安防监控、工业控制、信号处理、智能计算等众多领域。
从业务来看,复旦微电近年来盈利能力呈现下降趋势。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5.39亿元、26.27亿元和35.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77亿元、7.19亿元和5.73亿元。
进入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88亿元,同比下降0.54%;归母净利润1.36亿元,同比下降15.5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为-2658.97万元,上年同期为1058.06万。
由半年业绩预告可以推算,公司二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为0.34-0.64亿元,对比一季度明显下降。
另外,从利润率来看,复旦微电近年来变化也较大。2022-2024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64.67%、61.21%、55.95%;净利率分别为31.57%、21.18%、15.59%。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58.14%和14.5%,今年的净利率已不足2022年的一半。
管理层换届,三名创始团队核心人物落选
复旦微电的管理层变动更加值得关注。今年5 月 30 日的董事会上,审议通过了第十届董事会换届方案及延期召开股东大会等议案。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施雷对换届投了反对票,认为方案中仅有 1 位原第九届董事会的副总经理兼任执行董事,且代表单一股东意志,其他股东方无席位安排,合理性不足。
同时,独立董事曹钟勇、邹甫文也对换届选举等议案投了反对票,曹钟勇认为经营层领导班子变动太大,邹甫文希望延期时间更合理以解决分歧,保障公司健康发展与小股东利益。
尽管反对声音不小,但6 月 18 日,复旦微电依然完成了董事会换届,原董事长蒋国兴,原总经理施雷,原公司副总经理兼核心技术人员俞军,这些公司创始团队核心人物均未获得董事或高管提名。
复旦微电新任董事长张卫近期在谈及换届及新的计划时表示:“此次换届,是在组织架构持续优化、战略方向日益清晰的背景下所作出的关键决策,体现了公司对未来发展节奏的主动把握与前瞻部署。”
然而,复旦微电上半年的成绩单并不理想,此次管理层大换血,更容易引起市场对于公司未来战略规划与经营稳定性的担忧。新管理层如何整合团队、制定发展战略并重新赢得投资者信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