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最近对中美在瑞典进行的第三轮谈判发表了看似积极的评论,外界普遍关注到,中国对于美国要求其停止购买俄罗斯能源的要求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肯定回应。在当前这样的背景下,特朗普对于中美谈判的乐观态度究竟意味着什么?中美之间又有哪些重大事件正在酝酿之中?
根据外媒的报道,特朗普在白宫发言时表示,他对与中国达成一项“公平协议”充满信心。此前,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曾将此次谈判的最终决策权交给特朗普,这意味着特朗普需要亲自来拍板这场极具关键性的商谈。特朗普的积极表态,显然是为了回应美方对这一轮磋商的期待。
然而,从谈判前期的种种迹象来看,美国试图将俄罗斯及伊朗问题纳入谈判的目标,似乎还未能实现。贝森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只是简单地警告中方,称如果继续购买俄伊石油,可能会遭受更高的关税。这种警告的确显得苍白无力,令人怀疑是否需要不断重复同样的信息。
贝森特进一步阐述,当前美国国会正在审议一项法案,一旦通过,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将被征收高达500%的关税。虽然这听起来十分惊人,但是否会真正实施以及具体的执行方式,恐怕并不需要过于担忧。事实证明,“脱钩断链”的战略其实是难以推动的,如果美国认为维持超过100%的关税就能达成目标,那就没有必要召开如此多轮的谈判。
不仅中国对此不屑一顾,连印度对此也显得毫不在意。在面对关税威胁时,印度似乎选择了“无所谓”的态度,将即将到来的8月1日的最后期限视作一个玩笑,至今没有给出任何明确的回应。这一切的局势让特朗普可能感到苦笑不得,因此他可能也因此而表示中美谈判的进展良好。
与此同时,美国高级别商业代表团最近访华,并得到了中方的热情接待。双方就中美关系及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营商环境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中国方面表态愿意进一步开放市场,让美国企业更好地参与到中国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过程中。这一变化无疑让特朗普感到松了一口气,之前美国企业在中美贸易战中遭遇的逆境似乎有了转机。
在贸易战初期,许多在中国市场表现良好的美国企业接连遭遇困境,波音等公司不利的业绩直接导致了商业活动的停滞,这是特朗普政府面临国内部压力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如今中方态度的缓和,标志着中美之间达成共识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是对美方妥协作出的积极回应。
与此同时,近日中国网信办约谈了英伟达,要求其针对H20芯片的安全漏洞展开说明。这件事情反映出中国在保护国家及企业安全方面绝不妥协,与美国进行谈判时,始终坚持“底线思维”原则。
现在,中美关系的发展态势向好,特朗普访华的前景似乎变得更加乐观。此外,克里姆林宫也表示,不排除安排美俄首脑在华会晤的可能性。这无疑意味着,如果特朗普能够顺利访华,或许能够同时解决多个问题。
随着8月的临近,特朗普面临的时间压力愈发显现,究竟他能否如愿踏上访华之行,最终结果将会如何,仍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