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前一日创下近5周新高后,国际金价又涨了。
当地时间7月22日,国际金价再度涨超1%。截至当日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黄金期价收于每盎司3443.7美元,涨幅为1.09%。前一日,国际金价显著上涨,重回每盎司3400美元关口上方,涨至5周以来高位。截至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黄金期价收于每盎司3406.4美元,涨幅为1.43%。对于本轮上涨,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全球贸易前景不明朗,部分投资者维持避险交易、买入黄金。
北京时间7月23日,国内金饰克价同步上涨,有品牌金饰克价已逼近1030元。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发稿,周生生足金饰品价格为1029元/克,较21日(1012元/克)上涨17元/克;老庙为1023元/克,较21日(1004元/克)上涨19元/克;周大福为1023元/克,较21日(1015元/克)上涨8元/克;周六福为1003元/克,较21日(995元/克)上涨8元/克。
在黄金大涨过后,短期内投资者仍需保持警惕。法国里昂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李徽徽认为,需要关注三类风险:一是美联储动态,若通胀数据反弹或美联储官员偏鹰,利率预期回升,美元与实际收益率上扬,可能削弱黄金吸引力;二是贸易与地缘风险回落,若关税威胁在8月1日前缓解,资金将从安全资产回撤,股债反弹亦可能冲击黄金需求;三是资金结构性套利,在技术面上,高频和算法交易可能在关键区间引发短线震荡,若突破力度不足,反复振荡加大追高成本。因此,当黄金作为“唯一确定性”的逻辑被市场一致预期时,它也将承受价格泡沫的内在冲击。
当前,全球央行争购黄金。根据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全球央行购金潮是金价上涨的重要推动力量。对比2022年至2024年和2019年至2021年的年均黄金需求增量,全球黄金总需求增长了115.2吨,其中,全球央行的购金需求就增长了621.7吨,远远超过需求总量的增长。而居民的消费投资需求、企业的技术用金需求都出现了下降。 从结构上来看,中国、土耳其、波兰、印度、新加坡、中东经济体、俄罗斯等央行是购金需求的重要来源。
李徽徽认为,央行增持黄金并不是短期行为,而是长期配置路径的外化结果。从规模与比例上看,新兴市场仍处于低配阶段,大量央行的黄金储备占外汇储备比例不足10%,说明配置空间仍然充裕。这个趋势不会因为金价上涨而中断,反而会因为金价上涨而进一步验证其资产价值,从而形成“高价—高配”的正反馈。
就长期来看,国泰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梁中华认为,黄金已经进入新一轮长期牛市。
此外,正信期货也分析,在美国经济面临不确定性和贸易摩擦冲突加剧的背景下,贵金属长期上涨趋势不变。一方面,“大而美”法案增加财政赤字以及美关税政策的反复无常为市场注入不确定性因素,央行持续增储黄金,贵金属的避险属性为其提供下沿支撑;另一方面,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较大,金融属性也为贵金属价格带来有效提振。
李徽徽进一步表示,黄金创新高已不是“是否”的问题,而是“何时”与“到哪儿”的问题。这不是金价的牛市,而是信用体系的熊市。从趋势判断,当前金价的上涨已脱离商品逻辑,进入“制度对冲”定价阶段。如果全球主要经济体无法在财政纪律、货币约束与跨国协调上重建信任,那么黄金作为“唯一不依赖第三方履约”的资产,其估值将持续上修。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来源丨中国商报微信综合自央视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每日经济新闻
责编丨胡美静 白雅琦 付颢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