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江水电相关板块回落,大金融领涨,A股交投活跃,成交额持续突破1.5万亿元
文|《财经》记者 张欣培 黄慧玲
编辑|郭楠 陆玲
经过连续几个交易日的强势表现后,7月23日,A股盘中突破3600点,创出今年以来的新高,不过午盘后开始回落。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收3582.30点,微涨0.01%,深证成指微跌0.37%,创业板指微跌0.01%,科创50上涨0.45%,北证50跌1.58%。全市场下跌股票达到了4027只,但成交额依然维持在高位,沪深两市累计成交1.86万亿元。
“7月23日的A股反映出市场在关键阻力位附近的多空博弈加剧,部分投资者对短期获利了结的意愿增强。”安爵资产董事长刘岩认为,“从技术面看沪指虽未能站稳3600点,但近期温和放量表明市场仍处于上升趋势中,短期回调或为后续突破蓄力。”
A股突破3500点并延续震荡上行的过程中,恰逢公募基金二季报披露。季报显示,国家队仍坚定持有此前买入的宽基ETF,权益类仓位小幅提升。
百亿私募淡水泉认为,中美关系特别是关税问题仍是影响市场的主要外部变量,但对股市的影响将减弱,下半年市场将继续呈现结构轮动特征,板块表现分化,若下半年政策超预期加码,市场风险偏好有望进一步抬升,指数或有向上突破。
成交持续活跃
7月23日,A股开盘后上证指数一路强势上涨,站上3600点,盘中最高达到3613.02点。不过在午后开始回落,3600点得而复失,最终上证指数微涨0.01%,其他重要指数亦出现微跌。
排排网财富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认为,上证指数3600点的得而复失,主要受午后大基建权重股、券商股的冲高回落影响。
此前几个交易日上涨较好的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电力设备等板块则出现明显回调。7月19日,总投资约1.2万亿元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在西藏林芝正式开工。华安基金表示,这项世纪工程体量巨大、周期长(预计超10年),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其强大的产业链带动效应。在该消息的刺激下,相关板块出现大涨。
7月21日、22日两个交易日,建筑材料上涨11.64%。机械设备上涨4.07%,电力设备上涨4.22%。不过,7月23日,这些板块都出现了明显下跌。其中,建筑材料下跌2.27%,机械设备、电力设备分别下跌1.29%、1.20%。“下午在基建方面的获利盘抛压较大,下午的回落造成了指数的跳水。”刘有华表示。
从板块方面看,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8个行业出现上涨。非银金融以1.29%的涨幅领涨大盘。美容护理、家用电器涨幅分别为0.59%、0.58%。此外,银行、环保、计算机等板块均出现不同程度上涨。
鸿涵投资表示,雅江水电相关板块必然分化这不是风险,大金融能在第一时间接力体现出市场稳定器的作用,并给出指数没有大幅下跌风险的信号。
A股成交依然十分活跃。7月23日,两市累计成交额为1.86万亿元。7月17日以来,A股每个交易日的成交额均超过了1.5万亿元。刘有华表示,近期市场成交额逐步放大,说明有资金在陆续进场。
“当下放量对市场正面作用更为突出,交投活跃意味着多空正在凝聚共识;蓝筹权重已经为市场搭建起坚实的舞台,新质生产力不会缺席,周期相关逢高获利了结,同时正是对其逢低布局的时机。”鸿涵投资表示。
展望下半年影响股票市场走势的关键因素,淡水泉表示,一是外部环境方面,中美关系特别是关税问题,仍是影响市场的主要外部变量,存在不确定性。
“但我们认为其对股市的影响将减弱。4月初中美关税的极端情形已对市场进行了严峻的压力测试,最坏的情形或许已经体现在此前的压力测试中,关税问题对资本市场负面冲击超预期的风险在降低。”淡水泉强调。
二是市场方面,淡水泉认为,下半年市场将继续呈现结构轮动特征,板块表现分化,“我们的重点仍是把握结构性机会,若下半年政策超预期加码,市场风险偏好有望进一步抬升,指数或有向上突破”。
作为老牌百亿私募代表,淡水泉的业绩持续回暖,根据渠道数据,今年以来淡水泉成长一期净值上涨约17%。对于未来的投资机会,淡水泉表示将主要关注三个方向,一是行业集中度提升与头部效应,二是把握结构性增长机会,三是全球化运营的突破。
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经济与金融学院联席院长张忆东近日表示,A 股下半年将进入 “确定性慢牛”。
慢牛逻辑是什么?
A 股突破3500 点并延续震荡上行的过程中,恰逢公募基金二季报披露。季报显示,国家队仍坚定持有此前买入的宽基ETF,权益类仓位小幅提升。
根据国信证券研报统计,二季报中披露配置权重最高的三个行业为电子、医药、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配置的权重分别为18.88%、11.11%以及8.8%。主动加仓最多的三个行业为通信、银行、非银行金融,分别加仓了2.37%、0.76%以及0.73%,与此同时食品饮料、汽车、机械行业主动减仓最多,分别减仓了1.52%、1.1%以及0.84%。
睿远基金傅鹏博回顾道,尽管二季度面临关税冲击,但国内通过专项债加速、基建投资发力对冲出口波动,叠加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贸易风险整体可控。
“地产价格的持续下行和物价指数为负是投资者对国内需求信心不足的核心原因。”易方达基金张坤在二季报中表示,此前权益投资者偏好类国债的或外需为主的资产,但其并不认同对国内需求和经济的悲观预期,并提出,悲观预期会在某个时刻被打破,“一个标志是长期国债收益率不再维持在与经济发展前景不匹配的低水平”。
东方红资管周云表示,市场可能低估了两件事情的长期影响,第一件事是一年期定存利率跌至1%以下,中国真正地进入了低利率时代,而很多优质公司的股息率和成长性远高于此,居民财富由储蓄向股权类资产搬家,应该是有一定的内在动力的。第二是7月初“反内卷”被提到了更高的高度,中国大部分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依然处于上升期,但因过度内卷而牺牲了资本回报与劳动力报酬,在新的宏观周期里,国内GDP的增速可能放缓,但ROE回报会系统性上升。以上两点分别从分母端和分子端支撑着中国资产长期慢牛的逻辑。
景顺长城杨锐文则提到,房价下行冲击居民资产负债表,但当前冲击已近尾声,居民收入正逐步修复资产负债表,其扩张趋势将支撑内需持续回暖。“尽管房企债务风险仍未现实质性改善曙光,但地产对经济拖累的峰值压力已趋于减弱,宏观影响正步入缓和区间。”
持仓方面,张坤仍坚定持有消费领域龙头,认为其估值已反映悲观预期,股息率与成长性兼具;傅鹏博在出口链短暂冲击中逆势加仓,其认为制造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不可替代性被低估,同时增配创新药及AI + 传统医学标的;周云仍采用在低位的稳健类资产作为头部仓位,以弹性和空间较大的成长股作为卫星仓。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基金经理亦开始提示部分热门领域的短期风险。南方基金恽雷即在二季报中提醒道,以新消费和创新药为代表的热门股票存在着估值过高以及资金抱团风险,建议投资者逐步止盈。“市场中只有新的故事,而没有新的事情。”
(《财经》实习生张天藉对此文亦有贡献)
责编 | 秦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