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方尧 编辑 | 魏晓
7月12日清晨,上海中心蔚来旗舰店。
卷闸门甫一升起,蓄势已久的人群瞬间涌向展厅中央的乐道L90,销售的呼喊几乎被淹没:“别摸车漆!排队登记!”——这一幕,距乐道L90公布租电预售价,仅过去18小时。19.39万的租电起售价,直接劈开了增程竞品20万的心理防线,也劈得整个新能源圈人仰马翻——“这还让不让增程活?”
资本市场反应更为猛烈:自L90发布以来,截至目前,蔚来的市值已经狂涨了43%。
但狂欢的镁光灯,难掩财报上刺眼的红灯:
负债率93%,现金只够烧四个季度!这不是财报,是蔚来的病危通知书。
当李斌在内部沉声道出“作为CEO不称职”时,全场死寂。
对此,李斌立下军令状:蔚来必须在第四季度实现盈利。李斌很明白,到8月1日交付大幕开启,蔚来的生死考验才真正开始。
十年磨一剑
L90战略突围
乐道L90,是蔚来最后的救命稻草。
曾经,李斌态度坚决地声称“蔚来绝不做20万以下的车”,但在生死面前,李斌不再嘴硬。
李斌压上所有身家的这场豪赌,底牌就是乐道L90两款惊掉下巴的价格:
整车买断:27.99万起;电池租赁:19.39万起。
这个价格,相较同级别增程竞品(如理想L9、问界M9)普遍40万+的门槛,乐道几乎拦腰斩断。直接击穿20万心理防线的租电方案,把“家庭主流购车预算”的红线踩在脚下摩擦。
发布会现场的价格揭晓瞬间,引发一阵骚动,某竞品高管当晚在微信群吐槽:“这价格,还让不让竞品活?
承载了蔚来最后希望的乐道L90,是蔚来十年磨一剑的成果:
在空间方面,直击“坐得下就装不下”的痛点。基于纯电平台的4195mm极致纵向空间,赋予三排乘客同级罕见的宽适(膝前空间均超1米)。430L后备箱 + 240L前备箱的储物组合,让家庭出行“坐得下,装得满”。
在效能方面,轻量化与超低能耗表现出色。79kg超轻后电机(行业主流超100kg)、整车减重200-300kg、0.25Cd超低风阻——合力铸就14.5kWh/100km的超低能耗,纯电经济性优势展露无遗。李斌在发布会上不厌其烦地讲述细节,就差拿着喇叭喊:“增程兄弟们,看看这能耗,你们油耗脸不红吗?纯电省钱它不香吗?!”
在体验方面,十年筑就的换电网络壁垒深厚。3分钟换电补能600公里,直击纯电长途核心痛点。这背后是3399座换电站、4659座充电桩构成的庞大网络,尤其关键的是,蔚来已实现全国主要高速干线千站贯通。李斌把他这套打法比作曾国藩的“结硬寨,打呆仗”——稳扎稳打,磨死对手。
相对于蔚来3分钟即可换电的优势,李斌暗戳戳diss增程对手:在喀什下午每度电0.25元,增程车主都跑来充电。
乐道总裁沈斐更直接放话:“都该买纯电,为什么还要买增程?
容错率极低
前路关隘重重
市场反响是烈火烹油,但蔚来的容错空间,薄如蝉翼。乐道L90的征途,也面临以下难关:
交付能力有待检验:2023年L60因验车瑕疵遭投诉的阴影犹在。此番L90宣称“发布即到店”,全国400余家门店同步展示,目标直指8月1日大规模交付。供应链稳定与品控能力面临极限压力测试。
换电盈利困局仍在:现存的换电站日均服务仅32次(盈亏平衡需达50-60次),网络整体年亏损超31亿元之巨!这头“吞金巨兽”亟需乐道L90带来的海量用户“喂饱”,但这妥妥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死循环。
巨头围剿火力全开:乐道L90以27.99万元的低价杀入市场,已经引发激烈反制。小米YU7首日订单就达20万刷新纪录,理想L9旋即官降7万发起反击。纯电与增程的路线之争愈演愈烈,乐道杀入的20-30万核心家庭市场,已成卷到飞起的“修罗战场”,市场容量有限,叠加当前形势下的消费环境,乐道L90从增程阵营“虎口夺食”也不容易。
更难的是:乐道上款车型L60,在5月和6月的交付量分别为6281辆和6400辆,李斌却要L90四个月飚上2.5万。
从六千到两万五,这不是爬坡,是跳崖式的飞跃。能否让全体成员拥有十足的信心打赢这场仗,对蔚来而言或许才是最难的命题。
翻盘or翻车
蔚来背水一战
李斌公开承诺“四季度盈利,否则就是不称职CEO”的表态,将个人声誉与企业存亡绑定。这种破釜沉舟式的宣言,已经自上而下将压力到传导给全体员工。
压力之下,蔚来开启“瘦身求生”模式。乐道掌舵人沈斐的团队在减员情况下实现了L60销量逆势增长,6月交付6400辆。营销策略转向务实,“先发车再开发布会”的模式减少无效投入;渠道火力全开,渠道端400家门店同步直播至凌晨,摊薄了单位营销成本。
而到现在,乐道L90已经成为蔚来的背水一战。
纯电能否真正替代增程? 李斌团队坚信“增程是过渡,纯电才是终极选择”。
换电模式能否跑通? 蔚来已建成覆盖全国的超8000座充换电网络,东至抚远,西至喀什,北至漠河,南至三沙。随着与长安等车企签署换电合作协议,蔚来正试图将换电模式拓展为行业通用标准。乐道L90的销量将成为检验这一模式可行性的关键指标。换电网络是蔚来最大的筹码,也可能是压垮它的最后一根稻草。规模效应,是它唯一的解药。
技术投入能否转化为商业成功? 蔚来累计研发投入超600亿元,远超理想和小鹏。然而,技术虽然重要,但技术先进与否并非决定市场成功的唯一要素。
“技术创新是蔚来的底色。”李斌在群访尾声强调。这位曾带领蔚来穿越2019年生死线的创始人清楚,当乐道L90开始全国大规模交付时,真正的战役才刚刚开始。
发布会后,李斌独自站在空旷的展厅,手指划过L90的车身线条,于静默中散发着背水一战的决绝。
乐道L90不仅承载着蔚来的希望,更将成为中国新能源史上标志性事件的前奏。
赢,则力挽狂澜,绝境翻盘;输,则雪崩瓦解,坠入深渊。
蔚来的剧本,没有中庸的选项。要么浴火重生,成为传奇;要么黯然退场,成为教训。
Lanmeih/今日话题
你认为蔚来能够翻身吗?
咱们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