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GPU集体冲上市,沐曦累亏近33亿,收入依赖单一产品
创始人
2025-07-22 15:51:32
0

近日,南都记者从上交所官网了解到,国产芯片厂商沐曦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沐曦”)已于6月30日获科创板IPO受理,并在7月19日变更状态为“已问询”。

此次IPO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沐曦计划发行不超过4010.00万股A股普通股,拟募集资金39.04亿元,用于新型高性能通用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新一代人工智能推理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以及面向前沿领域及新兴应用场景的高性能GPU技术研发项目。

拟募资39.04亿元,收入依赖曦云C500系列销售

7月19日,沐曦上交所IPO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此次IPO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招股书显示,沐曦最近一次外部股权融资对应的投后估值为210.71亿元,预计市值不低于30亿元。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沐曦创始人陈维良通过直接持股及控制上海骄迈、上海曦骥,合计控制沐曦22.94%的股份表决权,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同时,招股书介绍,沐曦计划发行不超过4010.00万股A股普通股,拟募集资金39.04亿元。在募集资金运用中,24.59亿元将用于新型高性能通用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4.53亿元将用于新一代人工智能推理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9.91亿元将用于面向前沿领域及新兴应用场景的高性能GPU技术研发项目。

据介绍,沐曦致力于自主研发全栈高性能GPU芯片及计算平台,主营业务是研发、设计和销售应用于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通用计算与图形渲染领域的全栈GPU产品,并围绕GPU芯片提供配套的软件栈与计算平台。截至报告期末,沐曦的GPU产品累计销量超过2.5万颗,主要下游客户为服务器厂商、集成商或智算中心建设方等。

从业绩情况来看,招股书显示,2025年1-3月、2024年、2023年和2022年各报告期内,沐曦营收分别为42.64万元、0.53亿元、7.43亿元和3.2亿元,2022年至2024年三年间,营收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074.52%。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42.64万元、0.51亿元、7.42亿元和3.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00.00%、96.96%、99.84%和100.00%,其他业务收入为房屋的转租收入。

报告期内,沐曦先后推出了用于智算推理的曦思N系列GPU、用于训推一体和通用计算的曦云C系列GPU,以及正在研发用于图形渲染的曦彩G系列GPU。但当前主要收入来源为训推一体芯片曦云C500系列的销售,较为依赖单一产品。招股书数据显示,2023年度、2024年度和2025年一季度,曦云C500系列收入分别为0.15亿元、7.22亿元和3.14亿元,占同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0.09%、97.28%和97.87%。

智算推理系列GPU板卡收入则出现下滑,该GPU板卡为沐曦于2022年推出的首款产品曦思N100系列,N100在2023年4月实现量产,这部分收入从2022年的42.64万元增长至2023年的0.14亿元,后于2024年下滑至349万元,下跌74.6%。招股书解释称,系2023年末至2024年,生成式AI大模型领域的井喷式增长促使市场对于传统人工智能推理芯片的需求下降,导致这部分收入有较大幅度下降。

同时,南都记者注意到,从2023年发展至2025年一季度,沐曦的IP授权收入亦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23年该收入达0.22亿元,占比为43.12%,发展至2024年,这一收入降至100万元,占比仅有0.13%,跌幅达95.5%。招股书介绍,IP授权服务收入主要系沐曦将集成电路设计时所需用到的经过验证、可重复使用且具备特定功能的模块授权给客户使用,并提供相应的配套技术支持而产生的收入,但沐曦方面并未在招股书中解释下滑具体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招股书强调,虽然沐曦当前正在研发基于国产供应链的新一代训推一体芯片曦云C600系列和C700系列,以及智算推理GPU曦思N系列、图形渲染GPU曦彩G系列的新产品,但考虑到芯片研发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若未来在研的芯片流片、量产进度不及预期,同时若曦云C500系列产品市场需求下降、销量下滑,则存在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

累亏达32.9亿元,尚未实现盈利

归母净利润方面,招股书显示,2025年1-3月、2024年、2023年和2022年各报告期内,沐曦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77亿元、-8.71亿元、-14.09亿元和-2.33亿元,累计亏损达32.9亿元,尚未实现盈利。而对于未实现盈利的原因,其在招股书中解释称,一是中国GPU芯片市场曾长期被国外巨头垄断,国产芯片渗透率低,面临技术标准适配及用户习惯迁移障碍,生态建设需突破,市场拓展呈渐进式发展。

当前,GPU市场整体呈现出英伟达占据主导的寡头垄断局面。据TechInsights数据,在GPU市场,2023年全球应用于智算中心的GPU总出货量达到了385万颗,相比2022年的267万颗增长了44.2%。其中,英伟达面向智算中心市场的GPU出货量达到了376万颗,市场份额超过90%英伟达在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市场的份额高达70%左右另外,截至目前,英伟达CUDA的开发者已超600万,加速库及模型数量突破900个。对于国产GPU厂商而言,自建生态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工具链完善与开发者迁移。

二是智算推理GPU芯片曦思N100系列、训推一体GPU芯片曦云C500系列分别于2023年4月和2024年2月正式量产,因产品进入重点行业客户需经历严苛的技术验证及生态适配周期,销售规模处于快速爬坡阶段,目前收入规模仍然难以覆盖成本费用支出;三是其所处GPU芯片行业属资本与技术双密集型,有极高技术壁垒与密集研发投入特点,为夯实产品竞争优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四是因实施股权激励而确认了较大金额的股份支付费用。

从研发投入来看,招股书介绍,2025年1-3月、2024年、2023年和2022年各报告期内,沐曦的研发费用分别为6.48亿元、6.99亿元、9.01亿元和2.1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51857.63%、1317.63%、121.24%和68.01%,合计24.66亿元,前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累计营收比例为282.11%。

值得一提的是,沐曦方面在招股书中写道,因市场景气度、行业竞争、客户拓展、供应链管理等影响经营结果的因素较为复杂,其营业收入可能无法按预期增长,存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持续亏损的风险。截至2025年3月末,沐曦合并报表、母公司报表未分配利润分别为-10.48亿元、-9.88亿元,预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账面累计未弥补亏损将持续存在,导致一定时期内无法向股东进行现金分红。

此外,沐曦的现金流也持续为负值。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各期,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6.65亿元、-10.17亿元、-21.48亿元和-5.31亿元,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尚未实现盈利,收入规模较小,无法覆盖各项成本费用支出;客户回款时间相比沐曦收入确认时间有所滞后,应收账款余额较大且持续增加;受地缘政治形势影响,为保障原材料供应稳定,沐曦于2024年积极进行战略备货,期末存货及预付账款余额大幅增加。

GPU市场战略机遇期,国内厂商争先IPO

尽管如前所述,英伟达蚕食了大部分市场,前不久的第三届链博会开幕前,黄仁勋也公开宣布美国已批准H20芯片销往中国。据悉,作为英伟达按照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要求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AI芯片,今年4月,英伟达称接到美国特朗普政府通知,将“未来无限期”禁止向中国和以色列等国出口该芯片。

但从行业趋势来看,国产芯片的发展空间依旧存在。招股书提到,伴随全球大模型参数量级跃升、AI需求爆发式增长以及国产算力替代加速,高性能GPU市场进入战略机遇期。据Verified Market Research数据,2024年全球GPU市场规模为773.9亿美元,2030年有望达到4724.5亿元,2024-2030年的复合增长率高达35.19%。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24年中国GPU市场规模约为1073亿元,同比增长32.96%,国产替代空间显著。

沐曦方面还介绍称,出口管制政策将为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市场创造较大的供给缺口,下游智算中心的采购需求有望转移至国产厂商,与英伟达技术路径相同的国产GPU公司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另外,DeepSeek等领先大模型厂商通过算法创新而大幅提高算力利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硬件的要求,将有利于提高下游客户对国产GPU的采购比例,加速GPU国产渗透率提升。

机遇之下,国产芯片厂商争先恐后走上IPO之路,目前资本市场不仅已经站着海光信息、寒武纪等上市公司,去年8月以来,国内除沐曦外,包括燧原科技、壁仞科技、摩尔线程在内的其他三大AI算力厂商也已陆续启动IPO辅导。今年6月30日,摩尔线程与沐曦的科创板IPO双双获得受理,并分别在7月17日、7月19日IPO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

这些厂商也均为沐曦的竞争对手,招股书介绍,其在国内的竞争对手主要包括两类:一是设计、研发及销售GPU芯片的公司,除国际巨头英伟达、AMD外,还包括国内上市公司海光信息,国内未上市公司天数智芯、壁仞科技、摩尔线程等;二是采用其他技术路线(例如ASIC/DSA等)的AI芯片公司,包括国内上市公司寒武纪,国内未上市公司华为海思、昆仑芯、燧原科技等。

从业绩对比来看,沐曦招股书数据显示,2024年,寒武纪营业收入为11.74亿元,净亏损为4.57亿元,2025年1-3月,寒武纪营业收入为11.11亿元,净利润为3.55亿元。2024年,海光信息营业收入为91.62亿元,净利润为27.17亿元。另外,同期申请上市的摩尔线程并未披露今年一季度业绩,其招股书显示,在2022年至2024年间,实现营收分别约为4608.83万元、1.24亿元、4.38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18.4亿元、-16.73亿元、-14.92亿元,累亏达50.05亿元,同样暂未实现盈利。

谈及自身竞争优势,沐曦在招股书中提到,在商业应用方面,沐曦是国内少数真正实现千卡集群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GPU供应商,并正在研发和推动万卡集群的落地,目前已成功支持128BMoE大模型等完成全量预训练。

采写:南都N视频见习记者 朱可轩

相关内容

原创 ...
李元霸太厉害了,尤其是在《说唐》中,他是没有敌手的。自从他在晋阳宫...
2025-07-22 04:33:29
原创 ...
作为历史上元末明初数一数二的猛将,常遇春在单老经典之作《明英烈》中...
2025-07-22 04:33:21
中国为何很少拍摄元朝历史剧...
中国为何很少拍摄元朝历史剧:多维度解析 在中国丰富的历史长河中,元...
2025-07-22 04:33:07
原创 ...
在那遥远的大清王朝,紫禁城内的故事如同一幅幅画卷徐徐展开。在这金碧...
2025-07-22 04:33:01
澎湃气候国际论坛探讨南南合...
9月22日,第79届联合国大会在纽约召开。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
2025-07-22 04:33:00
原创 ...
明末时期,天下大乱,此时的明朝已经是风雨飘摇,没有了往日的辉煌。这...
2025-07-22 04:32:58
原创 ...
赵云是一位低调严谨的战将,面对刘备也只会有服从与谨慎,但是在绵竹城...
2025-07-22 04:32:57

热门资讯

日订单峰值超3500万单,美团... 凤凰网科技讯 7月22日,美团旗下拼好饭宣布正式启动“万家品牌”计划,将为全国1万家知名餐饮品牌提供...
7家蓉企入选“中国500强”!... 7月22日,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发布。记者注意到,四川共有10家企业上榜。记者梳理榜...
达晨财智完成对众擎机器人A1轮... 7月21日,达晨财智宣布完成对众擎机器人A1轮融资投资。近期,众擎机器人累计完成融资近10亿元,以推...
即将新高的澜起科技,赴港IPO 今年7月,A股市值超900亿元人民币的澜起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IPO上市。 回...
徐陆任中国能建投资集团董事长 7月21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投资公司”)召开班子见面会,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
5%,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其中,二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
宇树科技开启上市辅导,智元的“... 7月18日,证监会公示宇树科技上市辅导备案公告。就在月初,智元机器人也拟通过收购上纬新材进入A股。随...
总价34.4亿!东财实控人父亲... 在公告实控人之父沈友根将转让股权的消息后,7月21日晚,东方财富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东方财富,3000...
海富通红利优选混合A:2025... AI基金海富通红利优选混合A(020695)披露2025年二季报,第二季度基金利润46.07万元,加...
玻璃期货:7月22日涨6.9%... 【7月22日国内期市能化板块多数飘红,玻璃期货涨幅近7%】7月22日,国内期市能化板块多数上涨。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