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上交所债券项目信息平台显示,信阳建投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信阳建投”)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的15亿元乡村振兴公司债券项目状态更新为“终止”。
该债券项目原计划发行金额15亿元,受理日期为2024年12月19日,承销商/管理人为中德证券。
这已是该公司2025年以来第四次融资计划折戟。
年内四次融资遇阻
此次终止的15亿乡村振兴债并非孤例。据公开信息,2025年以来,信阳建投已有多个融资项目“搁浅”——3月,12亿元绿色公司债券在深交所终止;5月,12.2亿元供水合同债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15亿元乡村振兴公司债券先后终止。加上此次7月的15亿乡村振兴债,短短5个月内,其终止的融资项目规模累计达54.2亿元。
融资端受阻的同时,信阳建投的流动性压力已显现。7月2日,该公司公告称,2025年上半年承兑的9张商业汇票发生逾期,涉及金额3.6亿元。虽然这些票据已于7月2日前结清,但7月10日,上海票交所发布的《截至2025年6月30日承兑人逾期名单》显示,共有889家企业在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发生3次以上票据逾期,且月末有逾期余额或当月有票据逾期行为发生,而信阳建投也在其中。
根据上海票据交易所发布的《商业汇票信息披露操作细则》,6个月内发生3次以上票据逾期且月末有逾期余额或当月有票据逾期行为的承兑人将被认定为“承兑人逾期”。票交所将暂停为名单内承兑人提供商业汇票承兑服务,若承兑人次月不再构成逾期则恢复服务;承兑人也可在结清全部逾期票据并披露当期信用信息后,通过“业务办理-承兑人公告管理”页面申请发布公告,提交后票交所恢复其承兑服务。
作为信阳市政府旗下核心城投平台,信阳建投近年来债务规模持续扩张。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其债券发行总金额达174亿元,2024年度内新增发行75.8亿元,但同期偿还仅44.1亿元。短期偿债压力尤为突出:截至2024年末,其短期借款31.1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合计57.3亿元,其中应付债券占比超65%,达37.8亿元。
债务结构之外,担保网络暗藏的隐性风险亦不容忽视。
截至2024年末,信阳建投关联担保累计87起,金额达170.1亿元;对外担保72起,金额75.4亿元,且部分项目已出现逾期。若被担保方无法履约,公司将面临代偿压力。同时,其受限资产规模达68.7亿元,占净资产比例33.1%,主要用于抵押或质押,进一步压缩了融资空间。
经营现金流承压
财务数据显示,信阳建投的经营与投资活动正面临现金流考验。2024年,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3亿元,较2023年的-6.8亿元进一步恶化;投资活动现金流连续四年为负,2024年达-5.6亿元。这意味着公司主要依赖外部融资维持运营,而融资渠道收紧将直接加剧资金链压力。
信阳建投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9.7亿元,净利润0.9亿元,对应净利率4.7%。具体业务板块中,部分项目盈利表现较弱,例如PPP项目实现营业收入1440.4万元,同期成本支出达1947.6万元。商品房销售业务呈现收入增长与利润背离现象:2023年该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5485.7万元,对应营业成本10956万元,实现营业利润4529.7万元;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至33978.5万元,营业成本同步增至29609万元,但营业利润仅微增至4369.5万元,较上年减少160.2万元。尽管商品房销售收入实现120%的同比增长,但成本增速更快,导致利润空间被压缩。
信阳建投2025年第一季度延续增收不增利态势:实现营业收入4.7亿元,同比增长121.4%;但净利润仅1429.2万元,同比下降22.1%;归母净利润2600万元,同比降幅达30%。这一业绩表现与营业外收支剧烈波动直接相关——当期营业外收入从上年同期的1.2亿元锐减至2188万元,降幅超80%;而营业外支出则从1174万元激增至4150万元,同比增长253.5%。尽管主营业务收入实现翻倍增长,但非经常性损益的萎缩与成本膨胀共同挤压了利润空间,导致增收与增利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