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量饮料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2024年,中国能量饮料市场规模成功突破千亿大关,增速保持在15%以上。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预测,到2029年,按零售额计算,中国能量饮料行业规模有望达到1807亿元人民币,2024年至2029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10.2%。这一数据表明,能量饮料市场并非趋于饱和,而是正处于快速增长的上升通道中。对比其他国家的能量饮料市场,中国仍具有较大潜力。美国人均能量饮料年消费量高达9.6升,而中国人均年消费量仅为0.93升,差距十分悬殊。这种消费数据上的差距,反映出中国能量饮料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尚未被充分挖掘。
市场空间持续扩大,消费潜力有待释放
中国能量饮料市场的发展空间远未达到天花板。从消费频次角度观察,中国消费者对能量饮料的消费频次正在不断增加。过去,能量饮料的消费场景较为局限,主要集中在加班、熬夜等少数特定场景。如今,随着消费场景的日益多元化,能量饮料在运动健身、户外社交、电竞娱乐等更多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欧睿调研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单用户年均能量饮料消费量已从早前的45瓶增至68瓶。
国际市场研究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随着体育和健身行业的蓬勃发展,中国市场对能量饮料的需求也在增长。2024年至2032年,预计年增长率将达到8.9%。中国能量饮料消费正在转向更健康的饮料,这些饮料含有天然成分,糖分更少,同时添加了维生素。消费者需求的转变促使饮料制造商进行创新,并提供含有机成分的产品。
品牌竞争格局演变,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这一增长进程中,以东鹏饮料为代表的中国能量饮料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2024年,东鹏饮料的旗下"东鹏特饮"的收入达133.04亿元,同比增长28.49%。该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近年来不断攀升,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15%跃升至2024年的26.3%。马上赢数据显示,2024年三季度,东鹏特饮在能量饮料中的市场份额占比为36.94%,排名第一。
传统消费人群依然是能量饮料市场的重要支撑。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能量饮料的主力消费群体主要是司机、蓝领工人等工作时间较长、体力消耗较大的人群。据相关数据统计,在以往的能量饮料消费结构中,司机群体的消费占比曾一度高达66%。虽然当前蓝领就业人员总数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能量饮料在这一传统消费群体中的市场就会萎缩。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物流、制造业等行业依然保持着一定的规模,这些行业中的司机、蓝领工人数量仍然庞大,他们对能量饮料的刚需并未改变。
能量饮料企业面临的挑战同样不容忽视。相比曾经"一家独大"的市场格局,近几年能量饮料市场风云变幻,竞争日趋激烈。东鹏特饮后来居上,乐虎、外星人等品牌也强势分食市场。尼尔森数据显示,2024年1-12月,能量饮料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9.4%,销售量同比增长12.4%。虽然能量饮料仍是一个前景不错的市场,但仍无法逃避激烈的市场竞争带来的压力。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