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纭嬉 金融投资报记者 吉雪娇
随着黄金价格步入高位震荡,铂金也走出了一波上涨行情。今年以来,现货铂金价格累计涨幅超过50%,铂金饰品价格也一路飙升。
凭借价格优势与稀有性,铂金的“黄金平替”属性凸显。众多商家纷纷布局铂金这一“新赛道”。不过,年轻人对铂金的态度相对理性与务实,“保值困局”仍待破解。
铂金价格狂飙
商家快速布局“新赛道”
今年以来,国际黄金价格稳步攀升,接连突破关键阻力位,一度站稳3000美元/盎司的高位。国内黄金首饰价格也水涨船高,部分品牌足金饰品克价突破1000元大关,令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
就在黄金价格“高不可攀”时,铂金也走出了一波上涨行情。数据显示,年初至今,现货铂金价格累计上涨逾50%,跑赢黄金的涨幅(现货黄金年内涨约27%)。截至7月,NYMEX铂金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一度突破1447.9美元/盎司,创2014年9月以来新高。
众多商家迅速嗅到了其中的商机,纷纷转战铂金这一“新赛道”。
据了解,深圳、上海等多地的铂金新增柜台数量激增,商家纷纷上新铂金制品。此外,各大珠宝品牌也纷纷跟进。周大福、老凤祥、老庙黄金等知名品牌,不仅在门店中增设了铂金首饰展示区,还推出了专供投资的铂金金条,规格多为100克/条,报价超过300元/克。从进口数据来看,2025年4月,中国铂金进口量达到11.5吨,创下近一年新高,进一步印证了产业链对铂金的热切追捧。
然而,在商家们摩拳擦掌全力押注铂金的背后,一个关键问题悄然浮现:作为当下消费市场的主力军,年轻人会为这股“铂金热潮”买单吗?铂金能否凭借这波涨价潮成功打入年轻消费者的市场,还是重蹈曾经被冷落的覆辙?
黄金首饰消费疲软
铂金成为“平替”产品
受高金价压制,黄金首饰消费需求持续疲软。据中国黄金协会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2025年一季度,全国黄金消费量290.492吨,同比下降5.96%。其中黄金首饰134.531吨,同比下降26.85%;金条及金币138.018吨,同比增长29.81%。
高金价让不少年轻人对黄金首饰望而却步,他们开始寻找更为经济实惠的替代方案。
去年以来,黄金租赁订单和“金包银”饰品的销售量开始暴增。这类产品既能满足年轻人在特殊场合佩戴黄金首饰的需求,又能避免高额的购买成本。以一条“金包银”项链为例,其售价可能仅为同款式黄金项链的十分之一。
与此同时,铂金作为“黄金平替”,凭借其诱人的利润空间,成为了商家眼中的“香饽饽”。从首饰溢价率来看,据水贝研究院发布的终端监测数据,零售铂金首饰溢价高达30%,而黄金仅为15%。
从毛利率的角度来看,这种差距更加明显。据潮宏基2024年财报数据,传统黄金产品的毛利率仅为9.1%,而以铂金为主的时尚珠宝产品毛利率则高达28.76%,两者之间的差距接近20个百分点。如此高的毛利率,使得铂金首饰成为了品牌商家提升利润的主要途径之一。
不少品牌金店开始加大布局。周大福在2025年开始削减黄金SKU,加大对铂金、翡翠等高利润品类的推广力度。其新形象店在香港、上海等地落地,这些店铺中黄金饰品的SKU大幅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利润更丰厚的铂金首饰以及翡翠、珍珠、彩宝、钻石镶嵌等产品。
年轻人不买账
铂金难破“保值困局”
多方发力下,铂金投资需求在2025年一季度迎来增长。世界铂金投资协会(WPIC)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球铂金总供应量同比下滑10%至45吨,而需求同比增长10%至71吨。其中,投资需求环比激增28%至14吨。
值得留意的是,尽管铂金价格大涨,商家炒得火热,但年轻人对铂金的态度颇为理性与务实。在社交平台上,常常能看到年轻人对铂金的质疑和吐槽。有消费者表示,“铂金看起来和白银差不多,价格却比白银贵得多,感觉多花的钱不值。”还有消费者直言,“铂金回收价太低了,才180元/克,买入就亏一半,太不划算了”。在年轻消费者看来,铂金不仅辨识度不高,保值性更是其“硬伤”。
在买卖价差方面,铂金的买卖价差高达3%至5%,而黄金的买卖价差仅为1%左右。这意味着消费者在买卖铂金时,需要承受更高的成本损失。零售溢价方面,铂金首饰的零售溢价高达30%,但在回收时,却难以体现出相应的价值,也没有像黄金那样具备抵押属性。这使得消费者在购买铂金首饰后,无论是变现还是进行抵押融资,都面临较大的困难。例如,消费者以300元/克买入的铂金首饰,回收时可能只值180元/克,折价率高达40%。
即将结婚的市民王女士告诉金融投资报记者:“尽管最近大盘金价跌了十几块钱,但是品牌首饰金价还是维持在一个很高的价位。我们还在观望中,但最后还是会选择黄金。”
业内人士指出,铂金价格的上行空间可能有限,当前铂金价格的涨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ETF投机,大量资金涌入铂金市场,推动了价格的快速上涨。这种基于投机的价格上涨,往往缺乏坚实的基本面支撑,一旦热情消退,价格回调的风险将显著增加,消费者应当更加谨慎地对待铂金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