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僖
今年上半年,国内白羽肉鸡价格超预期低迷,市场格局处于供大于求状态。而近日产业链上下游多家上市公司陆续发布的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行业业绩分化较为明显。其中,产业链上游种鸡和下游调理肉制品相关企业的业绩表现明显好于中间环节养殖和屠宰端相关企业。
细究中报预告,推进“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加码优势产能、精细化运营管理等是白羽鸡上市公司在弱周期下实现“逆袭”的有效手段。
山东卓创资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创资讯”)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白羽肉鸡市场均价预估值为3.52元/斤,较去年同期下滑6.96%。其背后主要的原因还是市场整体供大于求:从供应端来看,上半年白羽肉鸡出栏量预估值为44.12亿只,同比增长11.7%;需求端今年上半年却基本上处于持续低迷的状态。
这也是山东民和牧业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预计亏损增加、山东益生种畜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益生股份”)上半年净利润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
益生股份有关人士表示,报告期内,受鸡肉和毛鸡价格低位运行影响,商品代鸡苗销售单价同比下降幅度较大,致使该业务亏损;尽管父母代鸡苗业务持续盈利,但未能完全弥补商品代鸡苗业务的亏损,导致公司鸡业务整体出现小幅亏损。
不过,在这种行业背景下,也有上市公司通过产业链延伸来对抗周期影响。如行业龙头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推进全渠道策略,特别是推动C端零售渠道持续高增长,稳步提升高价值渠道占比,进而推动公司收入结构持续优化,为公司整体盈利的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公司新一代自研种鸡自用比例提高,也有效缓冲了市场价格下行压力。
山东仙坛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优化塑料配方、提高生产性能、提升养殖效果等方式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助推公司上半年利润实现大幅增长。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亿元至1.43亿元,同比增长325.91%至364.93%。
展望下半年,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或能稍微“喘口气”。卓创资讯肉禽行业分析师冯筱程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虽然下半年白羽肉鸡出栏量仍预期会增加,但增幅会缩小,需求方面,下半年存在季节性提振,因此预计下半年肉鸡价格存在低位回升的可能性。
努曼陀罗商业战略咨询创始人霍虹屹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白羽肉鸡产业链上市公司的业绩分化情况,在下半年仍将可能持续,若要缓解分化趋势,以下几个因素值得关注,一是行业供给侧是否能有效收缩;二是消费侧需求能否稳定回升,特别是餐饮、团餐等场景的恢复力度。”
霍虹屹表示,产业链企业在优化产能结构的同时,还应积极寻找“非周期性收入”,例如探索与食品加工企业的深度合作,锁定稳定订单,或者向下延伸部分屠宰、初加工业务,形成小闭环,提高对终端的感知和话语权。
尽管当前需求端呈现超预期低迷状态,但这并不意味着终端需求不能创造增量。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在消费结构升级的背景下,白羽肉鸡终端消费仍大有可为。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白羽肉鸡产业链企业应抓住机遇,推出更多个性化的产品,或通过行业并购、品类突破等手段,增强自身竞争力。
近期,春雪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提出以“大食品、AI+、全球化”三大发展战略赋能未来增长,目前公司正加速突破单一鸡肉品类局限,通过产能扩张与品类创新打造增长引擎。公司计划两年内新增6条调理品生产线,实现年产能20万吨的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