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韩利明 上海报道
过去十年,中国创新药行业实现了从模仿追随到创新突破的跨越式发展,这条道路上凝结着无数从业者的智慧与心血。站在2025年的时间节点回望,政策影响持续渗透、资本周期波动与全球化竞争相互交织,将行业推向转型攻坚的关键路口。
在此背景下,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21世纪资本研究院与 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提供智库支持,东方证券、华泰联合证券、富国基金、易方达基金、工银瑞信基金支持的创新药行业“穿越周期,重塑价值”闭门会,于2025年7月9日顺利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业内专家、创新药企代表与资本方精英,以政策导向、资本逻辑与全球化路径为三大核心坐标轴,展开一场兼具战略高度与实践深度的行业破局思辨。
南财集团首席产品官、上海新闻中心主任王芳艳在会议致辞中指出,“随着创新药‘DeepSeek时刻’来临,行业活力被充分激发,但在政策、资本与全球竞争的交织影响下,企业在短期收益与长期发展间的现实权衡愈发凸显。在此行业价值重塑的关键节点,本次闭门会通过深度对话凝聚共识,为企业在挑战中捕捉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探寻破局路径。作为始终坚守专业视角的主流媒体,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21 世纪经济报道将持续以媒体责任为基,不仅做行业动态的记录者,更要成为推动产业健康发展的生态共建者,与行业携手见证创新药从跟跑到领跑的全球价值跃迁。”
政策作为行业发展的“指挥棒”,其导向直接决定着创新药产业的资源配置逻辑与价值演进方向。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指出,“生物医药产业是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领域,而创新药发展既是这一产业的关键支撑,更是守护人民健康福祉的重要基石。然而当前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正面临多重挑战,包括创新药的价值认可度不足、国谈药品落地难、高价值前沿创新成果支付渠道不畅等。因此,对创新药实施全方位、全链条的政策赋能势在必行,需从药物研发、医保支付、审评审批到金融支持形成协同合力,系统助推创新药实现突破性发展,为生物医药产业注入全周期动力。”
资本逻辑的深层嬗变,同样敏锐牵动着产业的每一根神经。致同咨询生命科学与健康行业领导合伙人、致同咨询融资与并购财务顾问服务合伙人董慧慧分析,“尽管医药行业仍面临诸多挑战,但2025年以来,中国创新药领域正呈现‘内生提速’与‘BD质变’两大核心趋势。前者体现为经过多年积累,中国创新药已完成从0到1的突破,正加速实现规模扩张;后者则凸显在license-out的高溢价突破上,尤其在美国市场的亮眼表现,也印证了高风险带来高回报的资本逻辑。”
同时,董慧慧指出,当前资本市场估值环境复杂,建议创新药企保持稳健心态以规避前期过高估值引发的融资困境;而科创板向硬科技全覆盖的转型、港股等市场交易数量增长与估值压力并存的现状,也要求行业在适应资本现实的同时,持续深耕核心竞争力,在动态平衡中推动产业升级。
如何穿越创新药产业的周期波动?易方达基金指数研究部高级研究员肖宛远表示,今年以来,中国创新药产业的基本面在出海趋势加速和政策预期向好的共同推动下不断改善。1-5月跨国药企在中国创新药专利采购金额已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跨国药企作为医药领域最专业、最权威的“投资人”之一,其持续采购行为验证了我国创新药的竞争力,背后反映了新一批中国优势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崛起。指数投资能够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阶段帮助投资者把握产业趋势。目前,易方达基金在医药领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品体系,覆盖A股、港股和美股,既包含能够表征三个市场医药行业整体趋势的指数产品,也包含恒生创新药ETF等成长预期较高的细分领域产品,能够同时满足不同类型投资者的配置需求和交易需求。
当国内市场竞争白热化,国际化已成为创新药突破天花板的必答题,CRDMO如何以专业化服务体系助力本土创新加速出海?药明生物首席运营官、高级副总裁俞丽华表示,“近年来中国创新药行业在分子设计多样性、全球临床开展数量等维度实现显著跃升,从量到质的全面提升为‘走出去’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海外市场的广阔空间与创新药价值最大化的内在需求,共同推动出海成为行业明确趋势。作为全球化CRDMO企业,药明生物通过覆盖从分子设计到商业化生产的全链条服务,以‘唯快不破’的效率、全球领先的质量体系、全生态服务能力,助力中国创新药突破成本与时间壁垒,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实现价值跃迁。”
在创新药行业加速全球化的浪潮中,资本市场如何看待中国创新药的交易现状与未来潜力?华泰联合证券大健康行业部总监汤大为表示,“过去十年间,中国医药行业在资本市场的轨迹发生了深刻变迁。当前中国创新药交易规模已跻身全球第二,形成显著的向外输出格局,且交易质量持续提升。这一趋势背后,既是中国药企管线研发能力进入全球第一梯队的体现,也反映出海外市场对中国创新药的认可度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多元化的BD模式正重塑行业生态,不仅让中国药企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话语权持续增强,更向资本市场注入强劲信心,推动行业穿越周期,迎来价值重估的关键阶段。”
政策引领、资本驱动与全球化浪潮的叠加影响下,行业最终回归“如何高效实现商业价值”的核心命题。圆桌论坛中,维瑾柏鳌(virogen)CEO陈粟;英诺湖医药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陈如雷;致同咨询生命科学与健康行业领导合伙人、致同咨询融资与并购财务顾问服务合伙人董慧慧;华泰联合证券大健康行业部总监汤大为聚焦资本格局变与不变、资源配置逻辑升级、BD 交易策略权衡、国际化战略定位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
与会嘉宾指出,当前创新药行业仍处周期调整阶段,企业需以差异化策略突破同质化竞争,通过高效模式推进管线落地并借力合作发展;资本层面,上市渠道回暖显复苏迹象,但一级市场融资仍存挑战,企业需调整管线适配市场,让BD交易反哺研发,同时提前布局出海路径。未来需多方协同锚定创新本质,实现从机会驱动到价值驱动的跨越。
从政策对“真创新”的精准滴灌,到资本对价值逻辑的重新审视,再到全球化对市场边界的持续拓展,正推动中国创新药行业进入“质量与价值并重”的新阶段。本次闭门会议凝聚的共识表明:唯有以政策为锚、以资本为翼、以全球视野为镜,才能在周期波动中锚定产业进阶的坐标系。当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一个更具韧性与全球竞争力的创新药生态,正在加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