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蚂蚁集团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
编者按:ESG年报解读为搜狐财经及价值公司100联合发起的针对各公司ESG报告披露情况的解读专栏。
参考上交所《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港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守则》等文件,搜狐财经迭代完善各行业ESG测评体系标准,并以最新标准为依托,以2024年公司ESG报告为主要数据来源,对公司环境资源、社会责任及公司管治进行了评价。
本文为“蚂蚁集团”篇。
出品 | 搜狐财经
研究员 | 张子豪
蚂蚁集团发2024可持续发展报告,ESG创新含AI普惠与跨境服务
6月30日,蚂蚁集团发布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与蚂蚁集团首席执行官韩歆毅联合为该报告致辞。该报告是蚂蚁集团发布的第八份可持续发展报告。蚂蚁集团期望通过发布此报告,能更好地促进各方了解蚂蚁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政策、战略和行动,并推动合作及实现共赢。
蚂蚁集团2024年在ESG方面展现出诸多创新点:首先,蚂蚁集团进行了AI驱动的普惠服务升级。将AI能力融入医疗、金融、生活场景,推出三大AI管家,服务超1.3亿用户,43%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提升了普惠服务的可及性和精准度。如“AI健康管家”已服务近786万用户,提供智能问诊等近百项功能;“蚂小财”为投资者提供专业理财服务,深度服务用户的资产配置更合理,交易更理性。
资料来源:蚂蚁集团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
从蚂蚁集团对ESG议题的重要性评估也能看出,其认定“普惠的产品及服务”为对于蚂蚁集团运营最重要的议题,这点也体现在上述成果中。此外,通过Alipay+、万里汇等服务,蚂蚁为全球消费者和中小微企业提供跨境支付、收付兑服务,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推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截至2024年底,Alipay+覆盖70多个旅游目的地市场、超17亿消费者账户和超1亿商户;万里汇累计交易额超3000亿美元,服务超120万家中小微企业客户。
而对蚂蚁集团第二重要的ESG议题被认为是“科技推动行业变革”。2024年,蚂蚁集团科研投入234.5亿元,占营收超10%,持续投入人工智能、数据要素等技术。自研“百灵大模型”,构建多领域智能应用;成立具身智能子公司,探索机器人在生活场景的应用;推进密态计算、分布式系统等技术发展,保障数据安全与流通。
资料来源:蚂蚁集团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
而在技术开源与生态共建方面,蚂蚁集团累计开源超2000个代码仓库,新增近20个开源项目,吸引超11000名开发者参与。新开源多项基础技术,推动技术在行业的普及与应用;参与国际开源组织,推动开源标准建设,促进全球技术协同创新。
子公司收罚单曝治理问题,集团完善风控仍存漏洞
蚂蚁集团在普惠金融创新方面取得不俗成果,其控股公司却出现不少公司治理方面的问题。
2025年3月28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披露,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因公司治理不完善、风控独立性不足、贷后管理不到位、委外催收管理不到位等违规事实被处以罚款140万元。这是蚂蚁消金开业以来首次收到的罚单。蚂蚁消金称本次处罚源于2022年现场检查问题。
2024年8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公布对浙江网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处罚公告,因其多项违法违规事实,处以735万元罚款,时任网商银行同业金融部负责人林学冠和时任网商银行现金管理部产品经理余红星均被监管警告。对于上述罚单,网商银行表示诚恳接受并已基本完成整改。
根据蚂蚁集团在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的描述,2024年,公司关键子公司业务组织创新与独立走向市场的计划落地,差异化公司治理生态初具雏形,根据子公司及重要参股公司的业务、股权、风险等级、发展阶段制定和实施匹配的集团公司治理框架。
资料来源:蚂蚁集团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
而在风险治理架构方面,2023年蚂蚁集团将风险管理首次纳入公司年度组织考核及高管年度绩效考核;2024年,该公司持续加强自上而下的风险文化宣贯,并要求所有高管在业务发展和创新的同时重视风险管理,全年共召开了200多场不同层级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会议。
可以看出蚂蚁集团在上述ESG议题正在逐渐完善相关治理的细节,但此前几年治理方面漏洞较大,反映出蚂蚁集团对子公司的治理把控存在漏洞,子公司风控部门未能独立于业务部门运作,或是其合规管理体系长期未能有效运行,因此才出现上述提到的子公司被处罚事项。
资料来源:蚂蚁消金2024年ESG可持续发展报告
此外,从蚂蚁消金2024年ESG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的情况看,目前蚂蚁消金的主要风险管理部门由该公司副总经理/首席风险官负责。
目前蚂蚁消金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与蚂蚁集团在消金事业部层面设立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之间的管理层级情况,、两个部门权责是否有交叉和重叠,风控工作如何协调,具体职能如何展开等信息暂时未在蚂蚁集团和蚂蚁消金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披露。
这种情况可能源于蚂蚁集团对子公司的治理结构设计过于松散,缺乏穿透式监管,也可能导致具体风控信息权属关系不明确,导致管理上的缺位等情况。
多项产品涉催收或隐私泄露,集团优化流程仍显处理低效
蚂蚁消金和网商银行因违规被罚,也暴露出蚂蚁集团在消费者保护领域存在一定缺陷。
以上两家公司均在催收管理和用户隐私保护方面收到大量投诉,此外还存在投诉处理机制低效,消费者诉求响应滞后等问题。蚂蚁集团在贷后风险管理中对第三方合作机构的伦理审查和全流程监控可能存在失效的状况,因此未能有效制止侵犯消费者人格权、隐私权的行为的发生。
资料来源:黑猫投诉平台
在可持续发展报告中,蚂蚁集团强调,为提升消费者服务质量,我们优化了投诉流程,开放多种投诉渠道。并在监管机构指导下,成立“蚂蚁调解工作室”“消费纠纷调解中心”“成渝消保中心蚂蚁消金调解工作站”等多元化调解机制。
另外,蚂蚁集团还表示由消费者权益保护部牵头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消保工作,并面向
消保相关全体员工(包含正式与外包员工)开展常态化消保培训和年度认证考试。
但实际遭受的投诉和监管处罚也说明其投诉未得到有效解决,培训未转化为实际行为规范,调解机制未发挥作用。蚂蚁集团还要保证消保体系不仅停留在“形式合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