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过去的一个月了里整体中国股市的表现,有点像“微缩版的2015年”港股和A股的上涨几乎吸引了全球所有人的目光,暴涨之后,面对的质疑和非议也就多了起来。
在中美金融战的大背景之下,人民币资产的突然暴涨已经早已经成为了华尔街金融巨鳄的眼中钉肉中刺。人民币强势的崛起,和人民币资产的价格重估会威胁到美元和美元资产已经成为了华尔街的共识。
不及预期的评价和唱空的声音躲起来之后,A股上涨哪怕1%也要面对重重困难,有的时候这种困难不仅来源于外在也来自于内部。
港股步入技术性熊市?
截止到11月14日下午,美元指数已经突破106.78的高位,创出了2024年的新高,这意味着全世界的热钱都在兑换美元,这么做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美联储降息预期的改变。
更多的也有比特币上涨带来的吸金“黑洞”,一些加密货币的投资公司分析称,如果特朗普建立比特币储备,那么比特币的降价将会涨到50万美元,虽然这种可能很小,但不代表没有可能。
因为现如今的共和党已经在参议院和众议院中一起胜出,特朗普成为了权利最大的总统,恰好和美联储的矛盾也无法调和,因此,比特币成为美国政府的储备货币这个大胆的想法是有一定概率成为真实。
这对比特币天大的利好,但是对于信用货币来讲却是一个极大的利空。
美元的流动性紧缺造成了英镑,日元,欧元,人民币,不同程度的下跌,如果长此以往下去,对于实体经济的冲击不可谓不小。
做贸易的和搞工厂的已经没有必要继续了,兑换美元买入比特币之后就可以产生利润,又何必继续生产商品呢?
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受伤最深的成为了港股市场,从10月8日起,截止到今天恒生科技指数已经下跌了20%左右,进入了技术性熊市。
距离上一次恒生科技指数步入技术性牛市不过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
这里面绝大多数有市场生态的原因,比如很多人说中国股票市场规则不够健全,但是从牛市的启动,到步入技术性熊市,外资的做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作为中国金融市场的桥头堡,港股一些负面的情绪是会带动A股的,因此这几天A股的走势也不是很强势。
那这是不是说明A股的这一波牛市就结束了?
要当慢牛,不当疯牛
对于这一波的牛市的急涨急跌,管理层早已经给了定调,暴涨暴跌的股市极容易引发金融流动性风险。
无论是在2008年还是2015年,大幅上涨后的A股迎来大跌后不仅仅让海外的空头赚得盆满钵满,更重要的是,给当时的货币政策创造了不少压力。
中国的股市和上市公司息息相关,尤其是一些尚在成长中企业面对快速上涨的股价和不合理的估值容易盲目性扩张。
为了追求估值泡沫参与到亏损性竞争中去,但是当估值泡沫破裂的时候,资金断裂会给原本就不健康的经营现金流致命一击,原本能够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的企业,很容易在这个时候夭折。
除此之外,面对这种金融性的流动性危机,如果货币政策不出手干预,就容易影响到实体经济,但是过分的注入流动性干预,又会让实体经济的温度上升,直至过热,造成物价上涨通胀上行的难题。
因此有一个平稳的健康的股市对于中国来讲极为的重要,就好比这些年美股市场一样,一直在根据货币政策的调节进行波动。
优秀的上市公司通过不断的回购来体现自己在股市之中的稀缺性,无论是苹果,微软,英伟达,特斯拉等等,他们拥有的不仅仅是业绩和市场,更重要的是稀缺性,所以拥有高估值。
牛市并未结束
今天A股的成交量陡然下降低于2万亿,这和管理层的主动给市场降温有很重要关联。
除此之外,昨晚美国公布的通胀数据和美联储官员发表的讲话对于市场也有重大影响。
总结下来3点原因,
1.比特币上涨造成的吸金黑洞,吸走了一部分的活跃性资金参与到比特币的炒作中去。
2.中国管理层的主动降温,让市场对于炒小炒差进行短期内的反思。
3.美国公布的通胀数据源再度让市场认为12月降息可能会低于预期。
因此全球股市进入到了调整阶段,港股作为中国市场的桥头堡,下跌幅度较大一些而已。
但是这些都不代表A股的牛市走完。
比特币的炒作终有尽头,作为加密货币很难成为国际贸易之中的主流货币,即使特朗普政府因为要对抗美联储将加密货币立法成为美国的储备货币,也不代表这加密货币会成为结算货币,毕竟空心化的美国不生产任何商品不能给加密货币进行背书,能够给加密货币背书的只有美元信用。
其次,中国管理层的降温是想让市场回归正常,多拥抱优质的上市公司,同时一直在持续鼓励上市公司多分红。能够让股东获取长期回报。
最后,美国降息不可能会停止,就算天塌下来了美联储12月也会降息25个基点,降息路径已经确定,美联储想要调解只是预期,毕竟他还要为美元以及美国银行的危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