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规模与利润齐降,交银基金新总经理袁庆伟如何破局?
创始人
2025-06-10 19:22:34
0

文 | 刘振涛

行业元老卸任,来自大股东的人上位,交银基金迎来新总经理。

6月6日晚间,交银施罗德基金(简称“交银基金”)发布公告称,因工作安排,谢卫辞任总经理转任公司资深专家,袁庆伟接棒谢卫,成为交银基金新任总经理。

据多家媒体报道,谢卫已经到退休的年龄将在今年夏天退休,卸任总经理可能是为了退休做准备。

交银基金成立于2005年8月,成立近20年时间,是国内首批银行系公募公司之一。截至2025年3月31日末,wind数据显示,交银基金的公募管理总规模为4689.50亿元,规模在全市场排第25位。

谢卫2008年加入交银基金,2019年成为公司总经理,在交银基金工作17年时间,是公司的老将。新的总经理袁庆伟出身银行体系,来自大股东交通银行。

在交银基金成立20年之际,公司的总经理发生变更交替,新的总经理能给交银基金带来什么新变化?

总经理变动,核心管理人员完成交接

提到交银基金的原总经理谢卫,公募行业无人不知,他不仅是交银基金的老将,还是公募行业的元老,参与了国内公募行业的建设,见证了公募市场的发展壮大。

1997年,国务院证券委颁布《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年底,证监会在东莞长安镇莲花山庄举办了首届基金培训班,参加这次会议的有50多人,其中就有谢卫。后来这50多人成为了国内公募行业的首批参与建设者。

1998年,谢卫参与了公募“老十家”之一的富国基金筹建工作,并担任了富国基金副总经理。

在富国基金任职期间,谢卫分管过投资和销售业务,见证了富国基金公募规模从0到数百亿的增长。2008年,在富国基金工作了10年的谢卫离任,并在同年加入交银基金,担任副总经理。

2019年2月,交银基金公告称,公司原总经理阮红因工作安排,卸任总经理调任董事长,谢卫被任命为公司总经理。

谢卫担任交银基金总经理期间,是交银基金规模迅猛增长期。谢卫任总经理后,大力发展主动权益、固收+、养老等FOF产品,带动公司规模增长。

比如FOF产品,2019年5月,交银基金开始布局养老FOF产品等,并随后加大FOF产品的布局,FOF产品的规模一度突破300亿,交银基金也一度成为FOF领域的“一哥”。

Wind数据显示,2019年末,交银基金公募管理总规模为2200.25亿元,2024年末,交银基金公募管理规模为5347.22亿元,规模翻倍之多。其中,2022年上半年末,交银基金公募规模高达5960亿元,接近6000亿。

从时间上来看,截至谢卫卸任总经理,他担任交银基金总经理6年时间,6年时间他带领交银基金公募规模实现了翻倍式的发展,对交银基金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谢卫卸任,袁庆伟接任成为总经理,她是一位银行体系的老将,来自交通银行,曾在交通银行总行资产托管中心、交通银行总行金融机构部等任职,有着丰富的资产管理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8月,交银基金原董事长阮红到退休年龄而辞任,前交银理财董事长张宏良接棒成为新董事长。加上这次总经理的变更,核心管理人员完成交接,新一届管理层正式组建完成,都来自大股东交通银行。

规模下降,利润下滑,新总经理如何破局?

交银基金的总经理完成变更,对于新上任的总经理来说,要面对挑战和考验不少。

交银基金虽然在老将谢卫的带领下规模实现翻倍式增长,但是近年来规模下降也是肉眼可见。同时,公司利润连续下降也值得重视。

Wind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末,交银基金的公募管理规模为4689.50亿元,2024年末公募管理规模为5377.98亿元,2025年一季度较2024年末减少了688.48亿元,下降幅度达12.8%。

从产品结构上看,无论是权益类产品,还是交银基金有优势的固收类产品,一季度规模都出现下降。其中,货币型产品下降最大。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末,交银基金的权益类产品(股票型+混合型)规模为955.32亿元,较2024年末下降87.44亿元;固收类产品(债券型+货币型)规模为3570.25亿元,较2024年末下降590.9亿元。

其中,2025年一季度末,交银基金的货币型产品规模为2308.79亿元,较2024年末下降516.9亿元。

深入观察交银基金规模变化,一方面,存量基金上来看,交银基金的规模下降来自基金产品份额的赎回,基金产品的规模下降,带领整体管理规模的变化。

比如,交银活期通产品,该基金是一只货币型产品。Wind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末,该基金的总份额为837.26亿份,较2024年末减少了239.73亿份,对应的该基金规模从2024年末的1282.10亿元减少至1042.37亿元,减少了239.73亿元。

另一方面,从开源增量上来看,交银基金错失了机遇,准确的来说是错失了ETF被动权益投资领域的机遇。

2004年,我国ETF投资正式起步,20多年发展,ETF被动投资市场规模逐步壮大。特别是2024年以来,资本市场红利资产、科技赛道火热,也带动了被动投资的升温,ETF领域发展快速。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ETF市场规模达3.8万亿元,权益类ETF规模突破2.8万亿,可以说“被动投资”的时代到来。

交银基金在ETF领域的布局并不算晚。2009年,交银基金发行了自己的第一只ETF产品——交银180治理ETF。此后2011年,交银基金又发行了第二只ETF产品——交银深证300价值ETF。

然而2011年之后,交银基金在ETF领域就再也没有发行过新产品,错过了ETF产品成长发展的盛宴。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交银基金的两只ETF产品规模只有3.06亿元,与同是银行系公募的部分机构相比差距较大。

比如,工银瑞信基金2025年一季度末ETF产品规模达574.43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了80亿,产品数量达38只,覆盖多个主流的指数赛道。

除了交银基金的规模下降,公司近年来盈利能力也成为市场关注点。

2022年至2024年,交银基金的净利润连续3年下降。根据交通银行发布的年报,2022年至2024年,交银基金的净利润分别为15.81亿元、12.01亿元、8.79亿元;三年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1.48%、-24.04%、-26.81%。

整体来看,成立20年的交银基金当下面临着规模下降、利润下降的挑战。

成立20年之际,老将谢卫功成身退,新人袁庆伟上位,新的管理层也基本落定。新总经理面对交银基金的挑战,会如何出招破局?我们将保持关注!

相关内容

月产20部 华策影视加速短...
对于包括短剧在内的新业务,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策...
2025-11-19 02:15:37
盘前资讯|多只ETF宣告成...
中证网讯 ①11月18日,易方达中证A500红利低波动ETF、鹏华...
2025-11-19 02:15:30
多只基金逆袭成功!基金经理...
年内,伴随着行情整体升温,主动权益基金产品净值呈整体上涨趋势,部分...
2025-11-19 02:14:02
金桥信息选举曹晖为第六届董...
金桥信息11月18日发布公告,根据相关规定,公司设职工代表董事一名...
2025-11-19 02:12:41
原创 ...
古人常有“十年寒窗苦读为了啥”的疑问,答案往往是为了能考取官职,过...
2025-11-19 02:02:51
原创 ...
国民党在1949年大陆战场上接连吃败仗,蒋介石眼看撑不住了,就开始...
2025-11-19 02:01:34
广东省惠来商会唐玉利会长一...
2025年11月16日下午,“惠聚鹅城、共创未来”惠州市惠来商会第...
2025-11-19 01:46:42
男子手搓“自动喂食器” 鸡...
  男子手搓“自动喂食器”。鸡:日子好了,撸上串了!
2025-11-19 01:43:58
龙吟虎啸!沉浸式感受福建舰...
福建舰已就位,且听龙吟虎啸!近日,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
2025-11-19 01:43:46

热门资讯

A股银行股震荡走高,中国银行涨... A股银行股震荡走高,中国银行涨近2%,光大银行、江苏银行、交通银行、重庆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等涨...
央行将于11月26日发行202...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5年11月26日发行2026中国丙午(马)年贵金属纪念币一套。该套贵金属纪念币...
“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的深意(... 刘志强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确定性应对时代变局,把发展的主...
港股创新药ETF基金:11月1... 证券之星消息,11月18日,港股创新药ETF基金(520700)融资买入313.56万元,融资偿还1...
中科微至:11月18日融资净买... 证券之星消息,11月18日,中科微至(688211)融资买入283.93万元,融资偿还144.29万...
最高3.3万元格力玫瑰空调引争... 作者:龚进辉 对于近期引发热议的玫瑰空调,格力电器掌门人董明珠回应道,这是格力的一次创新尝试。 “在...
赫伯罗特“抛出”降本计划 受高通胀、港口拥堵、红海危机及美国关税战等多重因素影响,德国航运巨头赫伯罗特(Hapag-Lloyd...
德众汽车:11月18日融资净买... 证券之星消息,11月18日,德众汽车(920030)融资买入287.46万元,融资偿还168.43万...
小红书品牌主必看!2025声誉... 小红书品牌主必看!2025声誉维护TOP5推荐,AI+真人笔记洗白差评! > 一家国产美妆品牌在小红...
华泰证券石油化工2026年度展... 人民财讯11月19日电,华泰证券发布石油化工2026年度展望:原油供需面阶段性承压,大宗周期品迎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