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文化 “生长”的遗产
创始人
2024-11-03 18:07:04
0

原标题:“活着”的文化 “生长”的遗产

□ 本报记者 冯圆芳

无锡清名桥畔,古运河与伯渎港安澜交汇,碰撞出“运河绝版地,江南水弄堂”的璀璨华章;无锡窑群遗址博物馆,以无锡砖窑业发展为脉络,唤回“上塘十里尽开店,下塘十里尽烧窑”的历史盛景;茂新面粉厂旧址,浓缩了无锡作为中国民族工商业重要发祥地的峥嵘过往,“敢创人先、坚韧刚毅、崇德厚生、实业报国”的锡商精神传承久远——如果把这些比作无锡的“城市基因”,“千年运河地,百年工商城”如何赓续基因、向新而行?

4月22日,“文化中国行”主题宣传调研行走进无锡。步入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路河并行的双棋盘格局依然清晰,塔、河、街、窑、宅、坊、弄、馆的功能新生,与活色生香的市井烟火一道,组成一座“运河活态博物馆”。

“无锡在大运河传承保护方面的最大特色,就是乡土气和烟火气。”无锡市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秘书长杨建民笑言。多年前,他陪世界文化遗产领域的欧洲专家走近无锡古运河,看到老人坐在家门口悠闲制作拖鞋的情景,专家激动地赞叹“这才是真正的文化”。文脉以人脉传承,至今清名桥一带仍生活着3000多名祖上烧窑的运河儿女,窑群遗址博物馆筹建过程中,这些窑主后人不仅捐献了大量文献资料,还把家中世代收藏的珍贵砖瓦无偿捐赠。馆中那块嘉庆四年制成、叩之有金石声的金砖,就是来自居民黄凤飞家中。

运河畔办起古窑餐厅,读库书店、“遇见博物馆”纷纷落子布局,“鲜活”的运河有了新的血液。除了流淌的运河文化基因,“实业立世”的工商传统也厚植于这座“中国工商名城”的血脉之中。1900年,我国著名民族工商业家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在无锡创办茂新面粉厂,成为民族资本企业的先声。依其旧址而建的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如今是传承创新无锡百年工商精神的重要基地。

拥有122年历史的国家一级文物“二道并条机”,正静默地陈列在橱窗中,描绘着一代巨擘的荣辱浮沉。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方面,首届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通过的《无锡建议》,成为我国在该领域的里程碑性文件。无锡博物院专题馆部主任文严告诉记者,馆方近年加强对“工商文物”的研究,为博物馆展览提升提供内容支撑,并结合无锡工业遗产实际,探讨工业遗产动态保护、有机更新和开展多种综合利用方式的方法和路径。

让NPC融入市民参观,全息呈现“巨子青春”;把剧情与博物馆展览相结合,融合剧本杀元素打造沉浸式实景剧《荣归》……除了做好研究,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也在探索工业遗产与科技、休闲、娱乐、旅游等相结合,让更多人了解无锡从“小县城”到“工商名城”的生长轨迹,回望城市的“来路”,听见发展的“脚步”。

作为中国陶都,无锡宜兴天下闻名,蜀山古南街则是宜兴紫砂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步入古南街,脚下是光绪十八年修缮的石板路,眼前是潜心创作的年轻非遗传人。顾景舟、谢曼伦、徐达明等大师故居鳞次栉比,沿街路过一间不起眼的老房,竟是曾为史上最贵紫砂拍品施釉的车间。走着走着,悦耳的锡剧声从老字号“得义楼”茶馆中传出,飘散于这条富有生机的街巷。

融合文化意蕴与青春气息,古南街成为借保护更新而成功蝶变的典型案例。“古南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项目由王建国院士主持,曾获得2021年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宜兴文化出口基地主理人储诚亮回忆,保护更新项目启动前,街上只住着百十来户人家,平均年龄65岁;随着项目推进,居民很快回流,平均年龄骤降到40岁以下。参与该项目的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沈旸告诉记者,单是为解决管线入地问题,团队就花费了不少心思,但基础设施和居住性能的提升,恰恰是王建国院士坚持的首要原则:“每户人家都有上下水,都有厕所,这样才能留得住人,留得住他们的日常生活,并为手工业复苏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坐落于宜兴市丁蜀镇前墅村的前墅龙窑,创烧于明代,为全国文保单位,是目前唯一一座“活着”的龙窑。窑畔,前首席烧窑师之孙、新一代柴烧技艺传承人华盛坚守在这里。他告诉记者,这口龙窑每年最少要烧6窑,烧出的产品中既有传统紫砂,也有更符合现代人需求的文创周边、咖啡杯具等,上面还会绑定数字身份证,标明“龙窑出品”。

如果把一个民族的文明比作一条河流,文化遗产就是生长在其中的那颗“明珠”,使得不断流淌的河流充满能量。华盛自豪地说,相较于新窑,老窑的偶然性因素更多,更容易产生“窑宝”。很多国际艺术家对传统窑烧心向往之,纷纷把他们的作品拿到这里来烧。所谓“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活着”的前墅龙窑印证着文化遗产的生命力,传承创新何尝不是等待“窑变”的旅程?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大多数国家的灭亡都是因为遭遇了强大的外敌,而少数国家...
2025-09-21 13:05:52
原创 ...
总有人说,历史如同一场轮回。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长河中,曾诞生过...
2025-09-21 13:05:41
原创 ...
刘邦和项羽的首次交战,彭城之战,完全以惨败告终。刘邦带领的56万大...
2025-09-21 13:05:40
原创 ...
刘彻从胶东王升至太子,这一路可谓波涛汹涌,充满了许多跌宕起伏的故事...
2025-09-21 13:05:34
原创 ...
1995 年,一位老将军的遗体在火化时,骨灰中筛出了 11 块金属...
2025-09-21 13:04:39
原创 ...
牧野之战与周武王的胜利 牧野之战,周武王以少胜多,凭借着英勇的战斗...
2025-09-21 13:04:35
原创 ...
前秦(351年~394年)是氐族雄主苻健建立的朝代,也是东晋十六国...
2025-09-21 13:04:19
首展重温“烽火卢沟”
本报讯(记者 孙颖)昨天,“宛平博物馆之城”上新,位于宛平城西门内...
2025-09-21 13:04:14
原创 ...
古今战争从未缺少失败者。秉承“成王败寇”的观念,有人宁死不屈,有人...
2025-09-21 13:04:14

热门资讯

原创 3...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了276年,其间的历史充满了变迁与复杂的政治格局。在清朝之前...
山水有情、文化远行 宁夏固原3... 央广网上海7月9日消息(记者郭振丹)7月8日,“华彩六盘·宁夏固原文物精品展”开展仪式暨农文旅宣传推...
原创 为... 诸葛瞻,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儿子,作为蜀汉的重要人物,他的身世注定了他必须承担起父亲未竟的责任。...
原创 伪... 1942年冬,敌后抗战进入最艰难的时期,华北的日伪军集中重兵,针对晋察冀根据地展开了所谓的“治安强化...
原创 新... 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陶峙岳将军是决定新疆起义成败的关键人物之一。 1949年初,随着三大战役接近尾...
原创 中... 1950年10月5日,陕西。 39岁的杨得志将军在手里紧握着一份绝密电报,他的眼神在电报上来回扫视,...
原创 朱... 朱元璋,这个历史上最具争议的皇帝之一,不仅因开创了大明帝国的盛世而被铭记,也因其深不见底的猜忌和频繁...
历史上的今天:从本溪湖工业火种... 1956年7月13日,当我国第一批解放牌汽车从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缓缓驶下生产线时,车身上跳动的钢铁脉...
原创 日... 日本这个国家,大家都知道,文化独特,历史悠久,但说到捕鲸这事儿,国际上可没少给它“上眼药”。好多年了...
原创 朱... 《——【·前言·】——》 一个把江山丢了的人,居然能翻回来重新坐上龙椅,这在明朝可是头一遭。 朱祁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