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外环境的优化、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潮汕后生人往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学习工作定居的越来越多了,渐渐地,围寨里住的人越来越少了,围寨外新建的民居越来越多了,最后连祠堂也在寨外兴建了。于是,围寨便逐渐荒废了、倒塌了……
与此同时,外界的威胁解除了,搬出围寨的潮州人演变成了潮汕人。潮汕人不再需要依靠宗族来保护自己了,不再需要练武自卫了,近些年来乡村械斗已逐步淡出大家的视野不再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了。当年从围寨里走出去的团结的“胶己人”,到各地安家落户、各自发展了,家族聚集的机会少了,家族观念淡化了,宗族观念也淡化了,如今连祭祖拜神的仪式也简化了。
可能再过些年,潮汕的大部分围寨将会被拆迁以建设新农村了,一些围寨也可能会由政府或商家重新修缮(或重建)而转化为集观光、休闲、居住、餐饮、娱乐、学习等功能于一体的建筑载体了。
本文摘自图书《一江潮客情:潮汕与客家历史文化访思录》,余源鹏著,该书于2023年获得由广东省文联主办的第十届广东省民间文艺著作奖。
作者从近1600年的粤东地区历史纵向发展入手,以广东省的潮汕民系和客家民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横向对比潮客各地的民居建筑、历史遗迹、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亲身探访和田野调查的见闻和思考,分析、判断、总结撰写成书。
全书分“潮汕与客家历史访思录”、“潮汕文化访思录”、“客家文化访思录”等三章内容,将潮汕与客家的历史相结合,还原了潮汕人和客家人通过五条江河来往的千年交融共生过程,展示了众多潮客名人风采及重大事件,为寻阅潮客各宗族始祖迁徙年代背景提供了便利。
该书以风趣幽默的笔触记录生活在粤东大地的人民的精神风貌,首创性解析了潮汕人的重商基因、宗亲观念和匠心精神等的成因,探讨了客家建筑与客家人迁徙路线的内在关联,并分析客家建筑对人的影响,总结了知名爱国客家将领的共同点,具有丰富的知识性,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潮汕与客家地区历史、地理、建筑、人文、民俗常识的通俗读本。
该书内文中包含12页全彩插页,赠送2张双面明信片,还有潮客地区实景黑白照片57幅;封面有3幅展现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的手绘图。
该书一经出版,即在广东潮客文史界引起广泛关注,主流媒体纷纷刊发文章报道:
2022年4月4日,《汕头日报》刊发文章:《青山同云雨 潮客“一江亲”——探源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交融共生,余源鹏新书〈一江潮客情〉上市》。
2022年5月15日,《潮州日报》刊发了广东省“从艺70周年文艺家”林文杰前辈的文章:《一部还原大潮州历史文化的力作——〈一江潮客情〉赏析》。
2022年5月30日,《梅州日报》刊发通讯文章:《探访研究粤东潮客文化历史,潮州学者余源鹏所著〈一江潮客情〉出版》。
2022年6月19日,《南方日报》发文介绍新书。
2022年8月1日,《揭阳日报》刊发文章:《读〈一江潮客情〉,解开家乡文化的羁绊》。
《一江潮客情》作者余源鹏于2022年推出的另一本著作《行孝:孝敬的十二年种方式暨新时代孝道》
《一江潮客情》作者余源鹏,出版的现代潮汕长篇寻宝探险民俗小说《千年宋井》,在汕头广播电台《讲古台》栏目袁中录老师对全书进行精彩演播。
汕头电视台《民生档案》栏目播出对作者余源鹏的专访电视节目《千年宋井:属于潮汕人的寻宝之旅》
2023年11月,《一江潮客情》作者余源鹏,出版图书《阅读时光里的古村镇:从30个视角品鉴150个古乡村城镇》
下一篇:美国的“觉醒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