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如果要说出过去历史发展中贪污最严重的官员名字,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和珅。他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臣,能够跟随乾隆这么多年,并且受到皇帝的宠幸,充分说明和珅是一个特别了不起的人。作为乾隆晚年的重臣,他之所以能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自然与他的诸多优点有关。
和珅是一位特别善于理财的大臣。他为人极其机智、幽默,又非常好学,因此受到皇帝的宠幸。据说和珅的文化程度不高,但他却特别善于学习。他不仅精通满、汉、蒙、藏四种不同的语言,而且仅仅因为他的学术背景,他的数学知识就可以与同时代的许多官员相媲美。除此之外,和珅还是一个非常机智的人。他很清楚皇帝的内心想法。在与皇帝相处的过程中,他不仅明白皇帝对自己的器重,也知道皇帝特别喜欢一些比较有才华的人。为了得到皇帝的宠信,他勤奋好学,到处求教。
视而不见的皇帝
虽然他在朝堂上拥有压倒性的权力,但他却凭借自己的勤奋好学,每天与一些饱读诗书的人谈论古今时事,甚至私下里还让人打磨他的所作所为。这种好学的精神自然得到了皇帝的重视。说起和珅,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大贪官、大贪官的形象。和珅的贪污受贿问题在国内发展史上名列前茅。
据说,他在朝廷为官的二十多年里,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他手中的白银数量达到了八亿到十一亿。除了这些银两之外,还有大量的古玩、字画等,据不完全统计,仅他手中的财富就相当于当时清朝15年的财政收入总额。
乾隆帝死后,嘉庆帝即位。这个皇帝一登基,就推翻了和珅。从他身上没收的财富瞬间填满了清朝的国库,为皇帝提供了自己的小金库。很多人可能认为和珅就是这样一个贪官。乾隆皇帝为何不处置他?难道皇帝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
事实上,乾隆皇帝也很清楚这个贪官的所作所为。皇帝之所以不对付他,不仅仅是为了享受他手中的财富,最重要的是,和珅还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大臣。也正是因为如此,尽管他性格如此贪婪,但在乾隆面前依然能够成为受欢迎的人。
前来求助的亲戚
和珅并不是在非常优越的环境中长大的。他三岁丧母,九岁父亲病逝,留下他和弟弟相依为命。后来,一位老客人和一间侧屋收留了两兄弟,他们才避免了流落街头的悲剧。成长过程中,和珅非常好学,也非常刻苦学习。然而,他没有通过科举考试。直到乾隆三十七年,他才被置于皇帝的照顾之下。随之而来的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他的事业开始迅速上升。
得知和珅的兴旺发达后,不少亲戚都来求他的帮助。面对这些可怜的亲戚,和珅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担心如果拒绝的话,会被说成不厚道。如果他帮助了那些穷亲戚,对人来说,这些人真的有能力吗,特别是那些想让他为他们做官的人?面对这些找上门来的穷亲戚,和珅想了半天,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用智慧拒绝亲人的帮助
想了想,和珅想到了一个很好的办法。他把所有来投靠他的亲戚都叫了出来,让这些亲戚帮他把银子从地窖里搬出来晾干。这些亲戚看到他地窖里的银子后,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所以也不敢去贪污,只能按照他的指示去晒银子。经过一天的干燥,和珅命人晚上称量银子,发现银子并不缺。
所以,他说这些颜色含有太多水分,需要继续干燥。接下来的半个月里,他不断地要求这些亲戚把钱晒干,但没有人敢干涉。直到有一天,一位亲戚不耐烦,偷偷拿走了200两银子。开了这样的先例,和珅并没有惩罚他。他的亲戚们看到这么好的东西,都纷纷效仿偷钱的人。当他损失了1000两银子后,他告诉很多亲戚自己找不到好工作,并要求这些亲戚回到他的家。
总结:
从这件事中不难看出和珅确实是一个好人。尽管他知道自己无法拒绝亲人,但他还是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拒绝了众多亲人的帮助。他温和的处事方式既不得罪那些亲戚,也能让他巧妙地逃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