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 能写出什么新意?
创始人
2025-06-06 04:33:34
0

三卷本《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洋洋洒洒1600多页,23位作者联手创作,历时三年从播客节目修订、转化为实体书,这样宏大的历史写作,会好看吗?

上周末,本书主编、历史学家葛兆光与策划者、媒体人梁文道携作者群在上海与读者见面。在一种踌躇满志的氛围中,学者们畅谈了历史书写视野中的中国与世界。

“声音转文字”的大热节目

同名播客节目“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在“看理想”开播至今,已经整整5年。梁文道谈道,2017~2018年,正好是国内流行谈“知识付费”的年代。以“得到”为代表,很多音频平台出现,很多人都来做历史类的音频节目。中国史类的节目是这个市场上当时销量最好的。“看理想”希望换一个出发点,做一个不一样的节目。“按照王朝更替的顺序,从古至今把中国历史讲一遍,有时会是演义式的讲法,大众喜闻乐见。有没有可能,重新定一种讲法,提出一个核心问题?”

复旦大学教授葛兆光自20多年前就开始研究“什么是中国”等问题,出版了《中国思想史》《宅兹中国》《想象异域》《历史中国的内与外》等多部力作。梁文道与葛兆光认识已久,2018年,葛兆光提议可以做一档全球史的播客,并在一周内写了一份6000字的大纲,提出了主要内容和章节的设想。

播客节目与后来成书的总体结构类似。最前面讲人类起源和全球联系的开始,并选择青铜冶炼与铸造、农业与各种食物的起源和传播、文字的发明和使用作为三个重点话题。最末讲大航海时代之后全球逐渐连成一体的过程,经典历史事件如西亚与中国的物质交流、郑和下西洋、哥伦布发现美洲等。中间陆续进行“横向展开”,分别谈帝国、战争和移民,物质交流和商品贸易,宗教信仰和文化传播,气候、环境、地理变迁等。

梁文道组建了编辑团队,按计划邀请中青年优秀历史学者,陆续请到20多位,分工撰写关于全球史的各部分内容。一些学者还写了“番外”,也就是每一季内容结束前的小专题,比如青铜器为什么会衰落、如何认识科举制对世界的影响等。

作为播客文稿,葛兆光为最初的版本定下三条要求:一是要讲故事,不要讲大道理;二是不要写长句子,以免影响聆听体验;三是不要有太多个人新见,内容不能太偏,要面向大众。

这些准备工作奠定了《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这本书的底色。虽然是一套厚书,但文字的可读性很强,读起来毫无难度。从任何一个章节读起,仅阅读一个或几个小尺度的问题,也能有相当的信息量,使读者有所收获。

2019年6月,播客正式上线,到2021年12月,播了两年半。恰逢疫情时期,网友们不时足不出户,对音频内容的传播来说,客观上起到了助推作用。身在屋中,心系四海,大学生、白领、不同领域的学者成为这档节目的主力听众。自2018年以来,葛兆光花了近半的工作时间,写节目的各季导言和结论,修改了三遍文稿,最终呈现为实体书。

葛兆光坦言:“每一个历史学者在宏大而广阔的全球史领域,都要谦卑地面对,要明白自己的知识太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关于全球联系的新发现面前,也要懂得不要轻易地下结论,不要把我们的想象力抹杀掉。要小心地淡化自己‘族群’或‘国家’的傲慢,不要把自己当作‘天朝’‘上国’或‘中心’。风水轮流转,要从变化的角度来理解历史,不要仅仅从我们这个立场、价值来看全球史,那就会变成一个民族主义色彩浓厚的全球史,那就不对了。”

成为世界公民,是葛兆光希望读者读完这本书之后能树立的志向。而从历史研究者的角度,他为中国全球史研究和撰写的进展缓慢与基础薄弱感到焦虑。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本新书的出版,是一次初步的尝试,喊出了中国历史学者们自己的声音。

为世界史提供中国的视角

什么是“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近年世界史书籍在出版市场上很受读者宠爱,从中国出发会有什么特别之处?

葛兆光谈道,从欧美兴起的全球史,本身是欧美学者自我反思、自我批判的一种努力。近年在与一些国际知名学者交流时了解到,他们都在反思自我中心主义。“因此,所谓全球史本身,首先就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行动。我也跟他们解释,为什么我们要写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不是从中国的立场和价值出发,而是从我们这个视角去看过去。”

他还表示,改革开放40年来,大家也都越来越注意到,要更好地理解中国,还是要在更大的背景上进行思考,这可能是世界史书籍和节目比较受人欢迎的原因之一。“做全球史,无论如何对现实都是有用的,至少让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就像梁启超讲的,他从‘中国之中国到了亚洲之中国’,然后又变成‘世界之中国’。”

葛兆光还提到,在学术交流中,一些西方学者反复问:秦汉以后的帝国与罗马帝国有哪些不同?秦汉帝国为什么一开始就要在文化、习俗、文字、制度等方面统一化,而罗马帝国在三世纪以前没有要求各地统一化?“当我提到秦汉帝国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去地方军事化,他们就问为什么要这样,罗马帝国也没有去地方军事化。当他们听到四世纪蛮族入侵导致帝国分崩离析,或者中华帝国又重新统一等问题,就会觉得中国的经验和案例可能对西方是有用的。所以他们其实并不是不重视,而是我们没有给他们提供让他们重视的那些历史资源。我们不太善于用他们能理解的概念、语言和书写方式,给他们传达中国历史的一些内容。”

梁文道也谈道,世界各国都会有一些表述,说到某种东西是我们国家首创的,是起源于我国的。土耳其人会讲起一些源自土耳其的伟大成就,中国人会常谈起一些在中国起源的伟大成就。《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的一个特点,不是去挑战这种自豪感,而是让我们对什么叫作起源,有一个更复杂的想法。“仔细看的话,讲源头相当复杂。比如黄河的源头在哪?到青海的星宿海去看看,你会发现是星星点点的无数小水流构成了黄河源头。所谓的源头来自于单一泉源的概念,有准确的时空坐落点,这样推演出来的历史故事,是大众主流的一种对历史的想象。我们做这套书和节目,想带来的效果可能就是,让读者发现事情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复杂。”梁文道说。

相关内容

暑期研学热潮涌 闽清景区活...
暑期来临,研学热潮在闽清涌动。这里的景区活动丰富多彩,吸引着众多学...
2025-07-15 08:39:24
连江杉塘110千伏变电站投...
连江杉塘 110 千伏变电站顺利投产送电,这一重要事件为当地电力供...
2025-07-15 08:37:04
原创 ...
分裂性质均为统一民族的分裂 应当讲,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分裂都是由...
2025-07-15 08:33:45
原创 ...
1965年7月,李宗仁夫妇在秘书程思远的陪同下,从美国回到了中国大...
2025-07-15 08:33:41
原创 ...
一、冉闵:说到冉闵,可能很多人对他并不陌生,他是一员绝世猛将,勇武...
2025-07-15 08:33:37
原创 ...
自汉武帝元光年间,胡人就开始不断向中原内迁,而且势力逐渐扩大。 “...
2025-07-15 08:33:31
原创 ...
唐朝时候少数民族与汉族的界线划分不严格,唐朝之前,北方各民族大融合...
2025-07-15 08:33:31
原创 ...
#头条创作挑战赛# 1931年9月18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2025-07-15 08:33:21
科技助力甘肃天水大地湾遗址...
记者8月25日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获悉,该院柳本立研...
2025-07-15 08:33:13

热门资讯

垫底逆袭!乌法爆冷加冕首届KH... 赛事形式与财务框架 KHL 3×3赛于2024年12月19日作为一项实验性赛事拉开帷幕,共有八支俱乐...
原创 清... 三百年前,努尔哈赤建立起一支骁勇善战的八旗军队,征服女真,覆灭明朝,入主中原,建立清朝。 清朝已灭亡...
原创 共... 年迈的老父亲对过去的见闻记忆犹新,他生在民国,历经抗日战争、土地革命和新中国建立后的各项运动,还总不...
《孙膑兵法:古代智慧的卓越体现... 孙膑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厚的战略思想、卓越的战术策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
原创 为... 近些年来,讲述后宫之中妃子之间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电视剧很多,让我们从一定程度上了解到了清朝时期...
原创 阎...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阎锡山在山西绝对称得上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人物。 1939年的某一天,阎锡山对山西“...
原创 八...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历史意义与... 在古代中国,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不仅仅展现诗人卓越的艺术才华,更是时代的缩影与历史的见证。杜甫的《闻官...
原创 秦... 秦始皇,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完成大一统的封建帝王,其生前地位、成就不必赘述。就连死后,也给我们留...
原创 王... 明太祖朱元璋平定天下后,大宴群臣。酒足饭饱,他向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今天下,能称第一奇男子的,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