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的岁数是怎么算出来的?乾清宫正殿门口悬挂的金字匾额“正大光明”背后有何秘密?……近日,阎崇年《讲给孩子的故宫里的明清史》等面向青少年读者的传统文化普及读物面世,以大家写小书方式,深入浅出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解锁读史新视角。
故宫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拥有无与伦比的建筑和价值连城的宝物,更承载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怎样把故宫独特鲜活的魅力传递给小读者?
“故宫的历史,其实就是人的历史。明清两朝所有名人几乎都跟故宫有关系。”超九旬历史学家、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阎崇年历时三年打磨出的《讲给孩子的故宫里的明清史》,是他这辈子第一套写给小朋友看的书。他采取的讲述策略是,用一个个问题作为线头,以一串串问号激发小读者的好奇心,牵出历史幕布下的悲欢离合。
全套书共十册,以朝代为纲,以人物为引,通过150个故事、620位人物,讲述了明清两朝重大的历史事件、故宫建筑、珍贵文物等故事,系统梳理了明清两朝543年兴衰历史,串联起建筑、典籍、文物等多方面知识。
比如写到故宫博物院里珍藏的《胤禛耕织图》,阎崇年抛出的话题是——皇四子胤禛当年为何要策划这套图册献给父亲康熙皇帝?书中除了介绍图册的背景、具体内容,还以讲故事的口吻道出胤禛为何“投父亲所好”,把野心埋于心底的同时暗中等待时机……
再比如,从故宫里的瓷罐子引申聊出,当年景德镇的御器厂给宣德皇帝烧制蟋蟀罐,为什么要烧这么多?许多蟋蟀罐为什么都是碎的?“阎爷爷大讲堂”板块以引人入胜的悬念感,吸引青少年一步步探入历史脉络。丛书还配以故宫平面示意图、彩色插图便于读者理解。
童趣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史妍表示,出“大家小书”,正是希望让那些有大学问、大智慧的大专家,能够俯下身子来给孩子们写深入浅出的、有趣的、有用的小书。“阎崇年治学严谨,坚持‘有一分史料讲一分话’,参考了200多部史学专著,以故宫为切入口,让孩子学习真实可感的明清史。”
作者:许旸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