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为何会输?1946年,刘伯承一语道破原因:国军有三怕
创始人
2025-06-05 23:02:04
0

蒋介石为啥会输?有一个很公认的理由,这就是蒋介石是一位“微操大师”,证据也有许多。比如杜聿明,就是被蒋介石一通“猛如虎”的微操指挥后,硬生生送入咱粟裕大将的嘴里了。

当然往前面追,也有一个很经典的战例。在红军长征时,薛岳一直都在咱后面追击,虽无大的战绩,却也威风八面。结果也不知蒋介石咋了,认为薛岳实在不够看,这么长时间还搞不定,看来只能我亲自出手了。

于是蒋介石开启了“微操模式”,判定红军必要走了一条路线后,调一位师长立马率兵抢占关口,必能一举歼灭之。且为了保证机密不外泄,还特意叮嘱这师长:不要告诉薛岳。

这一下出乱子了,当时薛岳正在急追红军,也想起了这师长,要让他去执行关键的阻击任务。于是电话打,电报追,愣是联系不上,搞得薛岳都要疯了。好容易联系上,红军也早突围而去了。

薛岳自然要追究该师长责任,一查竟是蒋介石的命令,搞得薛岳当时一头黑线,只能不了了之。为啥后来在抗战期间,薛岳能打赢长沙会战?就是因薛岳领教到了蒋介石微操的威力,故而坚决顶住!

不过,事务从来都是有两方面,虽蒋介石的微操行为,实在让国军将领深恶痛绝,但这些国军将领就没有责任吗?为啥蒋介石那么忙,那么能微操?说到底还不是因总被手下人欺骗吗。

就说天子第一门生胡宗南,解放战争时期,号称攻占了延安,并吹嘘是延安大捷,抓了多少多少共军俘虏云云。蒋介石一高兴,非要去延安看看。胡宗南傻眼,只得弄虚作假,糊弄蒋介石

因此蒋介石也“宝宝心里苦”,谁都把我当冤大头。既然都不可信,那就只能我自己来。于是不是天上飞来飞去,就是地下微操指挥所以,说恶性循环的结果更为恰当,不能只按住蒋介石埋汰。

再说明白些就是,国军将领不长进,甚至还退步者居多。以至于在解放战争时期,依旧是喜欢搞多年不变的一字长蛇阵,同时相关技能也没有啥长进,以打呆仗,消耗仗居多,哪怕经过美军培训的远征军也是如此。

为何远征军能打赢日寇?最关键的原因就是火力上来了,有了美械装备,能对日寇形成优势。而同时日寇作战,更是“呆仗典型模版”。用《我的团长我的团》中,孟烦了是话说就是:永远炮兵轰完了,步兵冲

所以,一旦远征军的装备火力上来了,就在这种“呆仗对砍”中占据了优势。所谓:战斗意志是一方面,武器装备是另一方面,缺了哪一方面都不客观。所以才说,国军将领们自始至终都长进不大。

就说一度被吹嘘上天的悍将张灵甫,那么优势的装备和火力下,咋会全军覆没?就是因他跑到了孟良崮山上去了,重炮啥的能上山吗?还有水源一切断,还能打多久?

若当时他没上去,若真想突围的话,大炮轰完了,步兵冲,步兵冲完了,大炮轰,就是用火力碾压,也不至于全军覆没。反观咱解放军这边,为何总有一种开挂感?就在于“能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对这点,王耀武就深有体会。在国共和谈期间,陈毅曾到访过山东,当时王耀武就表示过:总看见你们那边的许多高级长官,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讨论问题,再瞅瞅我们国军这边学习,学习个屁?

即,国军方面自上而下,普遍丧失了学习自我更新能力,而这种能力一旦丧失,就意味着僵腐,进入到等死阶段了。蒋介石自己是如此,其余的国军将领,绝大部分也是如此。

而王耀武,当然还有白崇禧学习能力更强悍,都属于国军那方还没丧失学习能力的将领。因此王耀武才能敏锐发现这个不起眼的小问题:咱这边的高级长官们,经常发表文章,其中最经典的就是刘伯承!

如今回到主题上,蒋介石为啥会输?刘伯承在1946年11月30日,就发表了一篇《刘伯承将军谈蒋介石》,里面非常明确地给出了答案,概括来言就是:

国军有三怕

!至于对蒋介石,刘伯承更是笑谈言称:

他有两套

他蒋介石这乌龟战术即所谓步步为营,另外还有一套是并进长追。从内战以来,他打我们就是这两套东西总而言之,这一套吃了亏换那一套,那一套吃亏又换这一套,有时候两套都带一点。

是不是现在更加明白,为啥咱这边对王耀武的评价,一贯颇高的原因了吧?同时对白崇禧更是如此,因为白崇禧在蒋介石这两套基础上,又开发出了一个“总体战”,并在大别山地区,给刘邓大军制造了相当大的困难。

奈何白崇禧也好,王耀武也罢,也就只能如此了。因为即便他们善于学习总结,可惜那些在一线厮杀的国军将士们,却始终无法突破“国军这三怕”。

咱老师长是这样说的,

他们国军对我们有三怕:一怕夜战,二怕野战,三怕白刃战。

同时刘伯承还一语道破了,为啥国军这三怕无法突破:

白刃战是士兵们不敢,夜战野战呢,怕士兵们跑,士兵都是抓丁来的再好的飞机大炮也要人拿呀!谁来给你当兵。他把军队集中到前线来,后方空虚怎么办?老百姓发生民变怎么办

这三怕可是严重制约了国军,哪怕武器火力都处于绝对优势也不行,哪怕王牌整编74师也是白给!笔者在另一篇文章中,贴出过张灵甫,上呈蒋介石的《剿“匪”心得》。

在里面张灵甫就专门提到了整编74师,只能在白天打,而且还要在天黑前,必须构建好工事。因为到了晚上,白天再勇猛的国军士兵,也几乎失去了战斗力。至于国军的那些非主力部队,晚上敢撒出来,士兵就敢开小差逃跑。

而白刃战之所以国军不敢,是因其平时训练方面不足。须知这曾经是国军的强项,所谓“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奈何这种白刃战技能,在解放战争时期,也成了咱解放军的撒手锏这点《亮剑》中有展现,张大彪就曾是国军将士。

瞅瞅,这是不是都证明了,国军除了装备火力有增强外,其余的都普遍不长进,甚至还有退步?究其原因就是因“丧失了学习能力”,因此蒋介石焉能不败

相关内容

原创 ...
1945年,延安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七大,选举产生了中央委员44人...
2025-09-11 05:04:06
古籍蝶影雨中来,携手共探奇...
2025年6月1日,雨中的六一儿童节下午,上海图书馆东馆5F-01...
2025-09-11 05:03:41
原创 ...
八爷党并不是败给了四爷党,而是败给了康熙帝本人。 在“九子夺嫡”之...
2025-09-11 05:03:32
原创 ...
公元1449年,蒙古瓦剌大举入侵明朝边境,明军在初次交锋中惨遭失败...
2025-09-11 05:03:22
原创 ...
三国时期,战乱不断,诸多豪杰为争夺天下霸主的地位,纷纷广招兵员,壮...
2025-09-11 05:02:42
原创 ...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868期。在1955年全军授衔时,尽管开国...
2025-09-11 05:02:37
原创 ...
今年7月18日,一则关于美国公民从韩国越境进入朝鲜的新闻迅速引发了...
2025-09-11 05:02:34
原创 ...
在阅读本文之前,欢迎您点击“关注”,这样您不仅能够更方便地参与讨论...
2025-09-11 05:02:25
原创 ...
前言:由于数百年来江南文人的各种演绎与传说,刘基刘伯温这位在明朝开...
2025-09-11 05:02:16

热门资讯

原创 你...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负气出走 王树文) 河南邓州,王家...
原创 秦... 秦始皇被誉为千古一帝,这一点已被历史学界公认为不争的事实。他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性无可疑问。不过,网络...
原创 两... 两江总督,这一职务在前几篇文章中已有详细介绍,其全称为总督两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操江,同...
原创 韩... 韩信被誉为“汉初三杰”之一,他在楚汉争霸的过程中助刘邦一统天下,赢得了无数的荣誉和尊敬,后世则称他为...
原创 “... 明末,是一个充满动荡与乱象的时代。小冰河时期的自然灾害和天灾人祸交织,使得明朝难以维持其统治。由于连...
原创 中... 田氏家族的历史,如同一幅悠久的家族画卷,跨越了四个世纪的时光。 在明末的动荡年代,家族成员被迫迁徙...
原创 他... 北宋虽然是由汉族建立的,但在其政权中,少数民族也占据了重要位置。在这个王朝中,许多少数民族不仅在军事...
铁蹄下的末路王侯:秦灭六国与六... 公元前230年的寒冬,秦军铁骑踏破韩国都城新郑的那一刻,战国七雄的命运齿轮开始疯狂逆转。十年间,韩、...
原创 “... 在近现代中国人眼中,德意志民族常常被视为典型的战斗民族,而普鲁士则被认为是德国精神的象征。人们常说“...
原创 李... 公元626年7月2日清晨,天刚破晓,位于太极宫内的皇城北面,玄武门外响起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此时,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