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孙元良逃跑后,杜聿明绝望,李弥怒骂,为何蒋介石很高兴
创始人
2025-06-05 22:33:04
0

一孙元良“到此一游”

其实,淮海战役时孙元良逃跑,是早有预兆当然这也跟他之前,“善于奔跑”有莫大关系。

据《文强口述自传》记载:杜聿明被蒋介石自徐州挖走,拎到东北战场后。解放军很快就对徐州发起过一次攻势,竟然专门按着孙元良的兵团打。这一下可把孙元良打崩溃了,对着刘峙和文强就喊:“

共产党向我打来了,我怎么撑得住啊!

当时文强就暗挑大拇指,果然是共军,太狡猾了,知道孙元良最弱。眼见孙元良部大有崩塌之势,刘峙也慌了,他也知道孙元良顶不住,于是便想放弃徐州,胜利转进至蚌埠。

好在文强,嘴上功夫很“强”,一通嘴炮安抚住了惊慌失措的刘峙,撑到了杜聿明在东北兵败后,回归徐州。但孙元良的表现,却让文强记忆深刻:同为黄埔一期大师兄,跟杜聿明一比,咋差距这么大?

但奈何,如今国民党大厦将倾,杜聿明回来了也无能为力,国军还是撤出了徐州,以至于形成了“

解放军部队分成多路,与我们国军展开竞赛式尾击

”。杜聿明无奈下,立马喊来了邱清泉李弥和孙元良等人进行商议。

这一段电视剧《大决战》中有过展现,就不多说了。总之这个战前紧急会议,开得异常糟糕。

邱清泉梗着脖子吼:我还能打,不突围!李弥言称:邱清泉兵力最雄厚,他不突,我不动。孙元良当时却没说啥话,因为他实力最弱。

结果到了第二天,文强就被惊呆,邱清泉没突,李弥没动,反而是最弱的孙云良,竟然展开了突围刚一出去,八万多人马就瞬间崩溃。而孙元良则最后一次,展现出无与伦比的逃跑技能,竟然给安然逃脱了

当时气得文强大吼:“

他的力量是最弱的,一出去不就被吃掉了?本来我们的力量就不够啊!

笔者瞬间,突然有了种迷惑感,兵书孙元良看过多少?不知道,但想必他一定认真研究过《道德经》,所谓:道者,反之动!对这句话,孙元良领悟的那叫一个深刻!主打你一个:出其不意,意想不到,到此一游

如今问题来了,不管怎么着,孙元良也手握八万人马,咋就一出去就崩溃了呢?

二孙元良“耿耿于怀”

对孙元良来言,逃跑这种事多了,自然不怕人说。但他一个兵团八万人,比李仙洲的“五万头猪”还瞠目结舌,就不得不说道一下了。

据孙元良回忆录等记载,对淮海时自己的八万人马瞬间崩溃这事,孙元良至死都耿耿于怀,不断解释原因,他强调了两点。

第一点,我突围逃跑是奉命而为。即,是杜聿明给我下令后,我才这样做的。潜台词就是:我这不叫逃跑,叫留得青山在!

不过问题是,既然是奉命突围,那么突围过程中却关闭了电台,又是咋回事?是关闭了,还是扔了?这可事关“突围”和“逃跑”之辩。从事后诸多当事人回忆录分析,显然是逃跑的成分更大。

第二点:孙元良总是强调,谁说八万人马出去就崩溃了?有一半人逃出来了!

但这个说法却遭狠狠打脸了,因为孙元良在突围时有两万多人,被截留在包围圈内。且还有千人左右又跑回去了,被杜聿明文强收编。同时突围出去的人,当到达萧县后又遭解放军突袭,这才全军覆没。

不用再分析啥了,只看着数字就能明白,孙元良这次突围,是怎一个乱套了得,堪称:无方案,无方向,无组织的三无突围。再说明白些就是“放羊式突围”。这叫突围啊,还是叫送死?

总之吧,笔者坚信,淮海战役中孙元良是逃跑,而非奉命突围!因为还能从事后的国军反应能看出来。

孙元良是在1948年12月6日,掐断电台独自突围的。一下子引发了杜聿明集团的形势恶化,这点在文强回忆录中有展现。但文强却没有说,得知孙元良突围后,蒋介石就立马给杜聿明拍来了电报,要求杜聿明集团不得再突围,如下:

据报弟部本日匪我两方态势,对我北面压力较大。中意此时我军既被匪包围,不宜急求突围南下......总之必须彻底歼灭其任何一方面之主力,以求根本解决。不然如只想突围而不求决战,则断难达成南进任务也。

杜聿明随后回电:

十六兵团孙元良部连同地方团队已被匪七九纵队击溃,刻已失却掌握,形成混乱状态,正收容中自孙兵团溃乱后,匪集中主力向南压迫,激战终宵,我伤亡惨重恳迅饬空军以全力轰炸支援作战,否则阵地必将瓦解。

杜聿明的回电意思相当简单:孙元良简直是个祸害,搞得我杜某人不但是焦头烂额,而且堪称已经绝望。潜台词就是:校长,对孙元良,你看着办吧!

杜聿明必须要说话委婉,但李弥却没这么好脾气:

孙兵团复于鱼午后不知去向。因而职以有限之兵力骤负两个兵团之正面,受匪军三方面总攻包围。鱼晚战况转急,乃发动全面攻击,始得挽回恶劣之态势,迄今伤亡损失远超于各兵团之上。

窃思顽匪当前,突围等于自杀。倖生适足致死,如此将何以剿匪,何以对党国与死亡将士!

概括起来就一句:不杀孙元良,就对不起在这里浴血奋战的国军将士!李弥这等于是跳着脚怒骂孙元良了。

李弥这电报打过去几天后,也就是1949年1月4日,孙元良的消息来了,原来他跑到了驻马店,并给蒋介石发去电报:

职奉副总司令杜命令突围,穿越匪区,于31江率官兵一百三十七员到达驻马店。

八万人,仅有137位跟他出来了,这叫“逃出去了一半”?所以笔者真搞不懂,孙元良耿耿于怀在何处!如今得知孙元良下落,蒋介石会不会“挥泪斩马谡”?不得不说,都高估了蒋介石。

三为何蒋介石很高兴?

看到孙元良平安后,蒋介石竟然不顾杜聿明的绝望,和李弥的怒骂,表现的很高兴,发电报曰:

支电欣悉,甚慰。望来京面报为盼。中正。

那么蒋介石为何非但不杀孙元良,反而还很高兴?笔者又不是蒋介石,哪里知道?只能通过蛛丝马迹,强行分析一二了,概括说来就两点。

其一:偏爱孙元良!杜聿明兵败,王耀武兵败后,蒋介石都悲愤怒吼:为啥不死杀身成仁?但孙元良自北伐期间开始,几次三番的临阵逃跑却没事,这就只能说明,蒋介石偏爱孙元良了谁让孙元良长得帅呢!

其二:用人之际!当时蒋介石身边已几乎没人了。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孙元良好歹也是名将之一,虽有点中看不中用,却总比没有强!

相关内容

侃爷演唱会被吐槽像去米其林...
侃爷的演唱会曾遭遇吐槽,说其像去米其林吃白粥。这一评价看似奇特,实...
2025-07-14 12:39:56
原创 ...
李三万 摘要:甲午海战期间,北洋水师“济远”号管带方伯谦的表现历来...
2025-07-14 12:33:53
原创 ...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 “关注” 。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
2025-07-14 12:33:51
原创 ...
实际上,安禄山到底为何造反只有他自己知道。我们的现在想法就是基于后...
2025-07-14 12:33:38
原创 ...
在《三国演义》中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武将排名榜,所以一般大家都是根据他...
2025-07-14 12:33:33
原创 ...
孝道文化一直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古人们对于孝道文化有着独...
2025-07-14 12:33:15
原创 ...
毛主席和朱德共称为“朱毛组合”,用毛主席的话来说,“朱毛”离了任何...
2025-07-14 12:33:04
原创 ...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很值得探讨,要解答这个问题,得从以下几个方面...
2025-07-14 12:32:59
原创 ...
导读: “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这句代表对爱情忠诚且...
2025-07-14 12:32:59

热门资讯

在影院看“F1”是什么体验 正在热映的《F1:狂飙飞车》讲述了一个令人热血沸腾的竞速传奇。无论是赛车的金属质感、车手的服饰装造,...
原创 京... 我们都知道,京剧《沙家浜》讲述的是抗战时期,江南新四军浴血抗日,某部指导员郭建光带领18名新四军伤病...
原创 清... 我们都看过很多有名的清朝电视剧,对清朝的官职也都非常熟悉,跟之前朝代不同的是由于清朝是由满人所统治的...
观潮的螃蟹丨从两个关键字,看马...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袁思蕾 长沙报道 8月20日,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沙落下帷...
原创 狄... 在我国东北地方曾经有一个割据政权的地方,从隋唐时期的时候,它就是朝廷心目当中的心头大患。这个地方,那...
原创 清... 17世纪,世界的东方和西方分别出现了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们分别是沙俄的彼得一世大帝和大清王朝的康熙...
原创 她... 晚清,对于中国社会来说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即使是出身皇室的贵族们也不得不被时代裹挟着往前推进。 但是,...
原创 唐... 熟悉唐朝历史的人都知道,唐玄宗李隆基在登基之前,他的姑姑太平公主为了能够保全自己的权力,不断地从中作...
原创 汉... 汉民族在文化上不断汲取其他民族优秀文化,兼容并蓄,使民族永葆青春活力。 在生产生活上,汉族人民辛勤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