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手握一副烂牌,魏文侯是如何登上中原霸主之位的?
创始人
2024-11-02 00:41:53
0

原标题:《资治通鉴》:手握一副烂牌,魏文侯是如何登上中原霸主之位的?

三家分晋,赵国获利最多,得到了北部的大片土地,魏国、韩国屈居赵国的南面,魏国偏西,韩国偏东。魏国西边是一河之隔的秦国,北边是强大的赵氏,东边是新兴的韩氏,南边越过中条山和黄河是秦、楚、郑国拉锯争夺的陕地,魏氏被紧紧地裹在晋西南一隅。虽然在东面还有几块飞地,但都很不巩固,难以建成战略基地。魏国所处的周边环境很复杂,魏文侯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遭到围攻,面临亡国的危险。

面对严峻的生存压力,魏文侯锐意进取,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一步步将弱魏带上了中原霸主的位置。

一、改善与韩国、赵国的关系,营造和平的外部环境

三家分晋后,韩、赵两家将精力放到了扩张上,都想把对方干掉。赵献侯想联合魏文侯消灭韩氏,赵、魏平分韩氏;韩武子想联合魏文侯消灭赵氏,韩、魏平分赵氏。对于赵、韩的提议,魏文侯均给予了明确的拒绝。详细参见昨天的分析《资治通鉴》:面对挑唆怎么办?魏文侯的策略令人拍案惊奇!

魏文侯向韩、赵两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赵、魏、韩三国紧邻,必须要和平相处,如果内斗,就会被拖在晋这个封闭的环境里,谁都无法发展;赵、魏、韩只有联合起来向外扩张才有出路。韩、赵两国经过短暂的扩张碰壁后,认同这个观点,遂将重心放在发展内部上,三晋出现了难得的和平局面。

二、抓住秦军昏庸的有利时机,攻占河西,拓展生存空间

三晋和平相处,魏国将视线放到了西边,打起了秦国的主意。前些年秦国国君趁乱上位,属于乱臣贼子,连续几代国君昏庸无能,治国无方,民怨沸腾(后来秦孝公发布招贤令,还把这四位君主拉出来痛骂了一番)。

魏文侯二十七年,魏军西渡黄河,在少梁筑城,经过几番较量,渡河的魏军占住了少梁这个重要的军事据点。随后任命军事天才吴起为进攻秦国的主帅。吴起指挥渡河的魏军对秦国在西河地区的军事据点进行清除,陆续占领了临晋、王城、元里、洛阴、合阳、阴晋等城。吴起不但打仗有一套,治理地方也很得力,将魏国的便民利民政策带到了河西,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支持,到了魏文侯三十八年,魏国完全占据了河西,魏国的领土大大扩张。

魏文侯攻占陕(三门峡西),控制秦国与中原各国的交通干道,并在洛水东岸修筑长城,将秦国牢牢控制在洛水以西近百年;控制秦国同中原列国的交流,从中攫取暴利。秦国后来十分仇恨魏国,根源就在这里。

三、通过李悝变法,为称霸中原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进行变法改革,极大地促进了魏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使魏国因此而富强。

经济上,推行“尽地力”和“善平籴”的政策,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增强产量。国家在丰年以平价购买余粮,荒年以平价售出,以平粮价;主张同时播种多种粮食作物,以防灾荒。

魏文还侯鼓励魏国百姓从商,参与各国土特产贸易,魏国获得了大量的商业税,国库充实了。想想崇祯皇帝上位后,在一帮文臣忽悠下取消商业税,不禁一声叹息。

四、唯才是用,打破传统的以宗族子弟为主的用人习惯

魏文侯礼贤下士,唯才是用,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世卿世禄制,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强国。

重用李悝,进行变法,魏国达到了富国的目的;李悝为人公正,相人极准(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推荐了很多人才,比如宰相魏成。

翟璜为相三十余年,为魏文侯推荐大量栋梁之才:推荐吴起守西河,推荐西门豹为邺令防备赵国,北门可为酸枣令抵御齐国,推荐乐羊灭中山国,推荐李悝改革变法,使魏国大治……

任命西门豹治理邺城,抑制赵国南进中原。西门豹到达邺城后,先是废除了为河伯娶亲的陋习,止住了百姓的流失,赢得了民心;然后开凿了十二条水渠,消除漳水泛滥的危害,改善田地质量,吸引了大批民众;利用地理优势,鼓励民众经商,获利颇丰。邺地的百姓对西门豹十分拥护,赵国多次进攻,始终不能巩固占领。

信任重用乐羊,攻破中山国。乐羊进攻中山国,开始很顺利,连克数座城池。在灵寿城遇到了麻烦,一围就是两年,双方进入僵持状态。魏国朝廷上下是议论纷纷,有人偷偷地写了一些折子送给了魏文侯,其中说到这乐羊可能是私通中山国,根本就不想打仗,只是故意在那儿耗时间。看到了这些奏章的魏文侯只是笑了笑,便随手扔在了一旁。后来的燕惠王可就差劲儿多了,听信谗言,赶走乐毅,不仅功败垂成,还损失了一位国之柱石。

重用吴起,攻占河西。吴起声誉不佳(应是政敌诬陷),逃到魏国后,魏文侯充分利用其军事才能,攻打秦国。……

五、拜子夏为师,将战国文化中心迁移到魏国,增强国家软实力

魏文侯异常尊重当时著名的大儒子夏(孔子弟子,各国士人的灵魂宗师),拜子夏为老师。这个举动吸引了大批的士子投奔魏国,一时间魏国人才济济,华夏文化的重点转到了魏国,使魏国俨然成为中原各国中的文化宗主国。后来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几位大才商鞅、公孙衍、张良、范雎、庞涓、孙膑均来自魏国,可惜子孙不孝,不加重用,白白便宜了他国。

三家分晋时,魏国面临着极为严峻的生存压力;经过魏文侯的锐意改革,一步步登上了战国初期的中原霸主之位。

相关内容

“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从...
↑ 这是9月5日拍摄的“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从上海出发”活动现场...
2025-09-06 00:50:30
原创 ...
顺治,清朝的第三位皇帝,是康熙皇帝的父亲。虽然他出生在太平盛世,但...
2025-09-06 00:36:46
原创 ...
东汉末年,战乱四起,群雄逐鹿。每当谈及这一历史时期,三国的名字常常...
2025-09-06 00:36:41
原创 ...
对于许多勤奋的学子而言,他们花费了十年的光阴,心血和努力,只为在考...
2025-09-06 00:36:35
原创 ...
开封府的八位勇士分别为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董平、薛霸、李贵和娄...
2025-09-06 00:36:34
原创 ...
梁山好汉里最让人热血沸腾的武力话题,莫过于武松和鲁智深谁才是 "步...
2025-09-06 00:36:24
李为学:王阳明和大礼议
◭ 王阳明燕居像[明]蔡世新 绘,上海博物馆藏 有明一代思想家影响...
2025-09-06 00:35:57
山西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 ...
春夏之交,阳光洒向大地,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的古建筑,...
2025-09-06 00:35:40
原创 ...
1935年深秋,当中央红军历经千难万险抵达陕北时,这片贫瘠的黄土地...
2025-09-06 00:35:36

热门资讯

原创 迪... 【冰雪镜像里的成长密码】当极寒与炽热在迪拜的室内雪场碰撞,一对\"暗夜行者\"正用滑雪板刻写基因传承...
原创 老... 1939年,蒋经国在江西担任保安职务,此时的他身材颀长,显得格外瘦削。那个时期正值抗日战争的艰难时刻...
原创 不... 在影视剧中,清朝的士兵常常被描绘成威风凛凛、英姿飒爽的形象,他们不仅身手矫健,体格健硕,而且有些人还...
原创 唐... “避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尤以皇帝的名字为最。历史上,避讳规定十分严格。例如,李渊的...
原创 苏... 提到北宋的文人苏轼,大家最容易联想到的,是那句深入人心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还是那道著名...
再现五千多年前“古国时代”:凌... 今年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澎湃新闻获悉,5月16日...
原创 明... “比皇宫更危险的是东宫,比皇帝更难当的是太子。”这是许多人对历代太子所处地位的深刻感慨。历史上,太子...
展览预告| “传承·非遗文化展... 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常德河街,观看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示时指出,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传...
原创 从... 南京市,简称“宁”,历史上曾被称为金陵和建康。金陵这一称谓的兴起,源于公元前333年,当时楚国国王威...
【春秋第一斜杠男神:范蠡的逆袭... 一、楚地 “非主流” 的逆袭前奏 公元前 536 年,河南南阳的乡野间,一个披头散发的青年正蹲在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