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顺治帝向高僧求问大清国运,高僧说了两句话,两百年后全部应验
创始人
2025-06-05 20:33:56
0

顺治帝向高僧求问大清国运,高僧说了两句话,两百年后全部应验。

文|历史匠

古人向来迷信,他们总以为上天自有定数,连统治者也总觉得自己是天命所归,才得以成为真龙天子。历代的统治者自登基后,都会对王朝的发展十分关注。我们熟悉的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曾经请刘伯温来预测国运。刘伯温推算的结果是:遇顺则止。没想到,在二百年后,这句话竟然应验了:满清年号为“顺治”,明朝遇到“顺治”,自然“遇顺则止”——灭亡了。

等到顺治皇帝登基后,他也曾经向高人求问过国运。那么,高人又说了什么呢?下面,小编来为大家分享一下。

喜欢清朝历史的小伙伴,相信或多或少都了解到顺治从小就是位笃信佛教的皇帝。他对佛教十分推崇,不仅体现在制度上,还体现在顺治曾向一位高僧喇嘛求问大清的国运。

当然,这位喇嘛不是普通的喇嘛,他的修为极为高神,令顺治不得不叹服。

有一次,顺治帝求问这位喇嘛:大清的国运究竟能持续多久呢?

喇嘛闭目沉思了一下,平静地回答说:“我身不残,国祚不灭。”这句话听上去十分高深莫测,令人费解。

随后,顺治帝又问喇嘛:大清能传承多少代?

喇嘛依然表情平静地回答说:“十帝在位九位囚,还有一帝在幽州。”

两句话都是高深莫测,无法理解。顺治帝又请教喇嘛如何解释这两句话,喇嘛只是摇了摇头,说:这是天机,此时无解。贫僧也只能推算到如此地步了。

这两句话在当时虽然无人能解释,却还是被记载进了清史当中。直到两百年后,一切竟然都应验了!

两百年后,进入了清朝晚期。大清国运逐渐走向衰败。溥仪作为清末的最后一位皇帝,可以说,他是一个十分倒霉的皇帝,生不逢时。

在溥仪登基的时候,他名字中的“儀”字就成了举国上下的一个忌讳字。行文时一般是禁止使用的。如果遇到非用不可的时候,也要把“儀”字下面的“我”少写一笔,这就是避讳。这样一来,“我”就成了残字。

溥仪继位没多久,清朝就灭亡了。这时候,人们才明白了“我身不残,国祚不灭”的真正含义。

而喇嘛说的第二句话也应验了。

清军入关后,一共登基了10位皇帝,分别是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第九位皇帝是光绪,当时掌握国家生死大权的人是慈禧,慈禧因为不满光绪,曾经把他囚禁在瀛台中,这不正好应验了“九帝囚”的预言吗?

在光绪之后,就是溥仪了。溥仪是满清的第十位皇帝。他不但婚姻不幸,在被逼退位后还逃到了东北,在日本人的帮助下成立了伪满洲国,登基当上了傀儡皇帝。表面上他当了皇帝,实际上却是被日本人软禁起来。日本人则打着这位皇帝的名义来实施对中国的侵略。

据《周礼·职方》载:“东北曰幽州”。这不正好也应验了“一帝在幽州”这句预言吗?即溥仪被囚禁在东北。

至此,当初高僧喇嘛的两句预言全部应验了。只可惜,清朝皇帝没有一个能猜到这样的结局,这大概就是天意,非世人可违也。

当然了,天意只不过是一种托词而已。大清走向灭亡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因为在明清时期,西方就开始崛起了,世界格局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清朝的末代掌权者们,不但没有立志图强,相反,却紧紧地闭关锁国,人民思想停滞不前,整个国家就像一头外强中干的病狮,走向灭亡只是早晚的事。

相关内容

原创 ...
1986年对文化部副部长周而复来说是灰色的一年,先是他被开除党籍,...
2025-07-04 04:33:42
原创 ...
中共指挥过百万大军作战的人,除了毛主席、朱总司令两位统帅之外,还有...
2025-07-04 04:33:38
进口古董,需要准备哪些资料...
超过一百年的才叫古董~ 古董是为人所珍视的古代器物,是先人留给我们...
2025-07-04 04:33:35
原创 ...
上个世纪80年代,中美建交后逐渐开始在各个领域开展了合作,然后在一...
2025-07-04 04:33:32
原创 ...
戚继光出生于一个军人世家,在家庭环境的影响和渗透下,他从小习武,武...
2025-07-04 04:33:28
原创 ...
1931年4月,中央派遣两名年轻人秘密前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一位年...
2025-07-04 04:33:18
原创 ...
在世界历史来看,要论扩张速度,要论对领土的不懈追求,恐怕只有俄罗斯...
2025-07-04 04:33:15
原创 ...
“(朱能)位列功臣第二,仅次于淇国公。”朱能的父亲朱亮在军事方面就...
2025-07-04 04:33:03
原创 ...
近现代我国历史上有一只很出名的队伍,叫做大刀队。很多人会以为这支队...
2025-07-04 04:32:53

热门资讯

原创 秦... 内忧外患——秦国面临的第一次危机 历史上,大多被提及的权臣,特别是在皇帝年幼的情况下,都不是什么好人...
宣讲陶寺文明!“核心价值观百场...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45场在山西太原举办 宣讲陶寺文明 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
原创 蒙... 文/寂寞的红酒 提起蒙古骑兵,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强大。13世纪,蒙古骑兵曾席卷欧亚,从蒙古草原向西一直...
《天有二日:禅让时期的大清朝政... 近日,卜键《天有二日:禅让时期的大清朝政》由岳麓书社出版。 红网时刻新闻7月5日讯(记者 蔡娟 通讯...
文化中国行丨景德镇陶阳里:在文... 海报设计:潘红宇 新华社南昌7月4日电(记者陈毓珊)艳阳下热烈,烟雨中静谧,这样的陶阳里你来过吗? ...
原创 泥... 黄河,这位承载着中华文明历史的母亲河,自发源于遥远的巴颜喀拉山脉,勇往直前,跨越青藏高原、黄土高原、...
《人类进化中的宗教:从旧石器时... 线上线下同步进行 人类进化中的宗教: 从旧石器时代到轴心时代 Religion in Human...
原创 嘉... “开禧北伐”失败后,以礼部侍郎史弥远为代表人物的主和派迎来了春天。史弥远是孝宗的老师、右丞相史浩之子...
原创 和... 前言 在清朝历史中,和珅这个名字总是与贪婪和权谋紧密相连。然而,在一场赈灾中,他却做了一件让人匪夷所...
原创 俗... 俗语:“人有三不亲,姨夫姑父”,还有谁?透漏了现实! 历史的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的人们为我们留下了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