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应当明确一点。于战国时期崛起的大国之中,除了最先崛起,占了第一个吃螃蟹之便宜的魏国,其余大国均在边界处。
这绝非偶然,因为位于边界处有着意想不到的好处。比如楚国和秦国,他们最先分封的位置是最差的,可是却先后崛起,就是因为边界处有利于开疆扩土,同时又不至于四面受敌。
有了这个前提以后,再来讨论谁最有可能统一天下就好判断多了。我认为楚国是最有可能统一的,理由如下:
一、战国中后期四大强国中,楚国最得天独厚
上面已经讲过了前提,也正是这个前提,使得战国时期的几大强国,几乎都位于边界,秦、楚、赵、齐皆如此。而在这四个国家中,秦国已灭,就剩下楚、赵、齐。
先说赵国,赵国在经历“胡服骑射”的变法以后,军事力量大增,使得赵国的军事实力仅次于秦国。可是大家可别忘了,胡人的骑兵虽厉害,但是胡人的种田技术可不咋的。而赵国位于北方三胡之下,与其说靠近中原,倒不如说更靠近草原。
因此,尽管赵国的军事力量强盛,但是其国内的粮食常量并不能够支撑其逐鹿中原。
再来说齐国,齐国虽然靠近边界,不会遭遇四面受敌之险,且其临近海岸,资源丰富,也没有生存之忧,但是齐国却没有什么发展的空间。其唯一能够开疆扩土的方式,就是向中原进发,而这一进发难免不会引起中原诸国的顾虑,使得乐毅伐齐的事件再一次重演。
因此,齐国虽强,却没有了继续发展的空间,也就是没有潜力。
最后说说楚国,楚国同秦国可谓是一对双胞胎。立国之初,秦国被称为西戎,楚国则被称为南蛮。当秦国在积极向西方扩充领土的时候,楚国也在积极地发掘南方,这也是秦国和楚国的领土最大的原因。同样的,秦国有巴蜀粮仓,有关中大平原,楚国那也是地大物博,人丁兴旺。
因此,“横则秦帝,纵则楚王”这并非是一句虚言。
二、秦国被灭,领土怎分
既然提到了秦国被灭,那么秦国的疆土自然不可不管。与秦国交界的国家有楚、赵、韩、魏。韩国不必多言,一直是弱小的代名词,最多喝一口汤。我们来说说魏国。
既然提到了秦国被六国联军消灭,那么必然是秦国崛起以后的事了,而秦国崛起就意味着魏国已衰弱。因此,同韩国一样,魏国也就是喝一口汤的命。
分配好了小头,那就得分配大头了。根据赵、楚两国的地理位置,赵、楚两国吞并的疆土肯定是与自身国土相邻的。那么十分遗憾,巴蜀两地均在楚国这一方,这也就造成了赵国尽管有可能瓜分秦国的土地,但是依旧解决不了粮食生产的问题。
如果秦国被灭以后,要再选出一个能够统一天下的国家,唯有找到与秦国有相似性的国家。而赵国、齐国虽然很强大,但是都存在着某种缺憾,唯有楚国没有。
因此,最有可能代替秦国统一天下的就是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