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与翁同龢的恩怨,二者为何势同水火
创始人
2025-05-28 15:33:57
0

原标题:李鸿章与翁同龢的恩怨,二者为何势同水火

在影视剧《走向共和》第二集中,前户部尚书阎敬铭因直言进谏,坚持说朝廷财政短缺拒不给慈禧修园子,惹得慈禧大怒,当场被革职拖了出去。这阎敬铭是难得的理财专家,为官清廉,虽说其后复职,但他心灰意冷请求辞官归田,终获批准。后来的事情证明,阎的离去对清王朝影响巨大,因为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才能发挥最大价值。蠢才在这个位置上,简直就是灾难,说的就是翁同龢。

翁同龢

慈禧罢免阎敬铭后,让翁同龢掌管户部。这里向大家通俗地解释一下户部,其相当于今天的财政部,负责管钱,是六部中人人向往的地方,毕竟谁都想离钱更近。此时,李鸿章的北洋水师军费急缺,而彼岸日本又虎视眈眈,李鸿章迫切希望朝廷能拨出银子以补充军备。

李鸿章

#翁同龢新掌户部,刁难李鸿章#

李鸿章为了请求拨款,主动向翁同龢示好,双方展开一番精彩的唇枪舌战。翁同龢率先发难,质问李鸿章:“北洋水师经办六年耗银三千万两,自称远东最强大水师,却又对日本蕞尔小邦很是忌惮,岂不自相矛盾?”

对这番话,李鸿章不禁苦笑:“翁师傅文章虽做的好,但于兵事却不甚懂,北洋水师强大不假,可维持它的强大就需要军费开支。我北洋水师要形成猛虎在山之势,对日本形成威慑,让它又惧又怕。”

翁同龢道:“猛虎却又不战,那就让他歇歇吧。”翁同龢顽固守旧,心中一直是天朝王天下的骄傲,始终认为道德文章才是治国之本,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这千古定论也是章句小楷写成的。

李鸿章听罢,语气开始激烈:“亏你还记得这千古定论,我大清遭遇千年未有之变局,两次鸦片战争之后开始奋起直追发愤图强。没事的时候只懂做道德文章,把兵器斥之为奇技淫巧不屑一顾,有事发生又惊讶外国的兵器变怪神奇,悔之晚矣。因此我大清必须常备不懈。”

翁同龢不以为然:“那是你北洋的事,找我干什么?”

堂堂户部尚书对国家兵危战事竟是如此态度,这直接激怒了李鸿章,爆了粗口。

《走向共和》李鸿章骂翁同龢

#揪着海防捐不放,上奏严惩李鸿章#

李鸿章为解决朝廷银子短缺,想了“海防捐”的法子。翁同龢本就是清流领袖,对这种卖官鬻爵的事情当然要抓住机会反击。在光绪面前,翁同龢又是怼了李鸿章一通。海防捐最终被慈禧叫停,可慈禧叫停海防捐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翁同龢仍就海防捐的事情纠结一群人弹劾李鸿章,在光绪面前大谈海防捐流毒甚广。直到慈禧为李鸿章说话,翁同龢这才罢手。

慈禧太后

#弹劾丁汝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北洋水师军纪涣散一事传到翁同龢耳中,他立马上了折子弹劾丁汝昌,但其真正意图是李鸿章。因为丁汝昌早年出身太平军,后投靠李鸿章的淮军,且与李鸿章都是安徽老乡。李鸿章重用丁汝昌,让其掌管北洋水师,翁同龢弹劾丁汝昌意指李鸿章任人唯亲,培植私人势力。

《走向共和》中李鸿章

#甲午战败#

甲午海战的战败原因很多,但翁同龢对李鸿章北洋水师军费的推诿是不可不提的原因。1883年到1895年,北洋水师军舰未增一艘,炮弹未增一发。定远舰上的巨炮炮弹只有一枚,镇远舰也只有两枚,打仗就是拼后勤,如此的军备物资又怎能赢得战争。

这些年北洋水师的军费都去哪了呢?

据《中国海军大事记》光绪十七年(1891年)载:“

四月,户部决定:南北两洋购买洋枪、炮弹、机器事,暂停两年,所以银子解部充响。

李鸿章亲自找翁同龢要钱,翁以各种理由拒绝了他。李鸿章开门见山,说自翁同龢执掌户部以来,北洋水师军费一两银子未见,而在翁之前,北洋水师军费一毫不缺。翁只好以为慈禧修颐和园来找理由。李鸿章大怒说道:“北洋水师一要银子,你这边就修园子。可这颐和园就是用金子堆,也该齐活了吧!”双方吵过之后,翁同龢直接把李鸿章的条子放到了最下面,拒不给北洋一两银子。

李鸿章言辞激烈

#翁李恩怨源头#

纵观翁李二人同朝为官的时期,凡是李鸿章赞同的,翁同龢就要反对,二者几乎势同水火不可调和。可为什么翁同龢就要揪着李鸿章不放,总是要除之而后快呢?两人的恩怨还得从剿灭太平天国时期讲起。

翁氏一家发迹于翁咸封,自此翁家开始饱读诗书,进入仕途。翁咸封的儿子翁心存很早就考中进士,自此进入官场。翁心存生了三个儿子,老大翁同书、老二翁同爵、老三翁同龢。翁同龢和李鸿章的恩怨也就从其大哥翁同书身上开始。

咸丰八年(1858年),咸丰皇帝命翁同书为安徽巡抚,驻守定远(今安徽滁州市定远县)。次年捻军大举来袭,翁同书不敌,退守寿州(安徽淮南市境内)。翁同书也因此被革职留任。1860年,太平军围攻寿州。守城团练孙家泰、蒙时中等向城外的苗沛霖求助。苗沛霖满口答应,事到临头却又按兵不动,双方就此结下梁子。一向左右摇摆投机取巧的苗沛霖最后加入了太平军,攻打寿州。此时翁同书无心作战,竟要招降苗沛霖。苗提出了两个条件,一是清政府应当饶恕自己的罪行;二是杀孙家泰、蒙时中。翁同书最终中了苗的“借刀杀人”,苗沛霖非但不投降,反而攻进了寿州。翁同书弃城而逃,回到京城。

此时负责安徽军务的是曾国藩。面对翁同书失定远、弃寿州两大罪责,曾国藩如不严惩,那他这个两江总督怕是就干不下去了。但想办翁同书还是很难的。翁同书之父翁心存曾任兵部尚书还当过同治皇帝的老师,位高权重。其二弟翁同爵也官至巡抚,与自己平级。三弟翁同龢则是咸丰六年(1856年)的状元。翁家门下子弟更是遍及朝野,想惩办翁同书,极有可能失败反惹祸上身。

曾国藩左右为难之际,站出来一个人。没错,他就是李鸿章,作为曾国藩的得意门生,李鸿章主动请缨,替曾国藩写下了奏折《参翁同书片》,其中历数翁同书几大罪状。李鸿章也想到了翁家根深叶茂,于是站在道义制高点写下“臣职分所在,例应纠参,不敢因翁同书之门第鼎盛瞻顾迁就”这一决定翁同书生死的一句话。

曾国藩的湘军当时是剿灭太平军的主力,朝廷很是重视其奏折。奏折送达朝廷之后,朝廷判了翁同书斩刑。翁心存得知儿子被判斩刑气绝身亡。后皇帝及太后出于感念师傅,将斩刑改为充军新疆。父死兄走,好好的一个家一夜之间遭此重创,全拜李鸿章奏折所赐。

自此,翁同龢将李鸿章视为一生之敌,总欲除之而后快。

早在翁同龢就海防捐一事弹劾李鸿章时,光绪帝就曾对翁同龢言道,你二人都是大清的股肱之臣,你们不和,恐将吴国。事后大清的局势发展,也确实被光绪帝言中,两人的仇隙间接加速了大清这艘千疮百孔的大船沉沦。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相关内容

工程服务提供商Legenc...
雷递网 雷建平 9月13日 工程和维护服务提供商Legence(股...
2025-09-13 17:43:44
原创 ...
9月13日上午,在东京进行的2025年田径世锦赛结束了男子铅球预赛...
2025-09-13 17:41:34
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秋意浓 ...
2025年9月10日,新疆巴州,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一家旅游度假村秋...
2025-09-13 17:38:14
鹤峰“国省双美”公路,激活...
极目新闻通讯员 胡姣童 沿“最美省道”245饱览山水画卷,循“最美...
2025-09-13 17:37:43
石圪节煤矿活化工业遗产,“...
长治石圪节煤矿矿工俱乐部广场上,红砖墙上“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的标...
2025-09-13 17:33:50
原创 ...
《——·前言·——》 你是否听过刘伯温与诸葛亮的传奇故事?这两位...
2025-09-13 17:33:49
秦始皇遣使昆仑采药的证据找...
近日,考古研究者仝涛在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境内发现的一处石刻引发关注,...
2025-09-13 17:33:28
以文物之光守护文明根脉
□本报记者 张体义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6月5日面向公众免费试开...
2025-09-13 17:33:12

热门资讯

原创 陶... 《——·前言·——》 陶谦临终时,将三员猛将托付给刘备,原本足以让他稳坐徐州,然而,刘备错失了这难...
原创 秦... 子婴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宗室成员,还是秦始皇的叔叔之子。由于其庶出身份,他在赵高的屠杀中幸运幸免。但...
原创 母... 在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欢迎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随时回顾这一系列优质的文章,同时也能方便地与我进...
原创 溥... 溥任,这个名字可能对许多人来说比较陌生,但实际上,他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弟弟,慈禧太后的亲孙子。虽然溥任...
原创 韩... 在中国河南省登封市颖阳镇,每年节日期间,常常能看到一群韩国人前来祭拜他们的祖先。这些人远道而来,究竟...
原创 三... 总有人说三国前期猛将如云,到了后期就没人能打了,连单挑都少见。但你要真细琢磨,后三国可不是没狠人,只...
原创 建... 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家充满了新的希望与挑战。在这个动荡的时代里,张治中作为被誉为“和平将军...
原创 历... 历史,仿佛是一块未经雕刻的璞玉,原本无瑕,却也被艺术的手指抚摸得千变万化。它无法逃脱影视剧中创作者们...
原创 岳... 岳飞,这位忠诚的英雄,因政治斗争的复杂性,于1142年在南宋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冤杀,他的死使得历史...
原创 毛... 在20世纪的国际舞台上,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创建者和领导人,展现了非凡的外交才能和战略眼光。在冷战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