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死前的那个陪葬男人究竟是何方神圣,为何康熙会特别指定他与自己长眠于皇陵?康熙一生娶妻成群,子女众多,但在晚年他的关注点却转移到了一个特殊的人物身上——这就是权臣隆科多。
康熙即位年幼,但他在位长达六十一年,取得了无数的功绩。然而,当他晚年决定选择陪葬者时,目光却投向了权臣隆科多。这个出身满洲镶黄旗的男人,与康熙有着深厚的家族关系,他是康熙的亲表弟,孝懿仁皇后之弟。 隆科多的名字在清朝历史上并不陌生,他曾以抢夺岳父的小妾为耻,纵容小妾残害原配,导致“致元配若人彘”的丑闻广为流传。那么,康熙为何会选择隆科多作为陪葬者呢?是因为康熙看出隆科多不靠谱了吗? 康熙一生经历了丰富的宫廷斗争,有着多达六十多个女人和五十五名子女。他在位期间,子女数量不断上涨,也因此被戏称为“鸡娃”家长。康熙并不担心养不起这么多子女,于是他放开了生育的限制。然而,康熙的子嗣之间关系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晚年时,太子胤礽因为父亲康熙不愿交出权力,竟妄图赶下康熙篡位,最终却被废黜。 太子胤礽被废后,康熙的其他儿子纷纷开始谋取皇位。在这个皇位角逐的时刻,康熙开始观察他的儿子们,寻找一个有能力继任的继承人。康熙的目光最终投向了四阿哥,即康熙的表弟,由德妃抚养的四阿哥。 四阿哥在康熙的观察中表现出色,他一直支持太子胤礽,但在太子被废后,四阿哥并没有迎合新太子,而是继续为太子说好话。康熙看中了四阿哥的忠心与稳重,决定将皇位传给他。然而,四阿哥的实力相对较弱,因此康熙需要为他铺平道路,这就是为何康熙选择隆科多的原因。 隆科多在此时成为了一个关键的人物。作为步兵统领,他掌握了北京所有的兵权。康熙需要确保四阿哥的顺利登基,而隆科多的支持将成为不可或缺的力量。康熙通过点名要求隆科多陪葬,实际上是为了向他传达一个明确的信息——支持四阿哥。 然而,隆科多早已站在了大阿哥八阿哥的一边,与四阿哥并无太深的交情。在这个情况下,康熙巧妙地编织了一场戏剧。他下诏要求隆科多陪葬,直接将隆科多推向了一个两难的境地。隆科多赶紧求情,但康熙根本不见他,这使得隆科多不得不寻求四阿哥的支持。这一时刻,四阿哥成为了隆科多的救命稻草。康熙虽然表面大怒,但四阿哥不顾一切地劝谏,最终康熙被他感动,赦免了隆科多的死罪。四阿哥因此成为了隆科多的大恩人。康熙的戏已经成功上演,而四阿哥也在这场戏中巧妙地完成了自己的角色。
康熙去世后,四阿哥即位,以雍正之名成为了新的皇帝。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雍正在位后,对隆科多仍然保持着信任,并赋予他重任。然而,隆科多在权力的诱惑下逐渐失控,不仅不把雍正放在眼里,还以皇帝舅舅自居。雍正最终忍无可忍,罢免了隆科多的职位,甚至对其进行了家产的清查,最终将其幽禁于畅春园。
隆科多在幽禁期间不幸丧生,这也算是康熙留给他的最后一份“恩典”。康熙精心编织的这场戏,通过四阿哥的表演实现了皇位的和平过渡,但也为后来的权臣与皇帝之间的权力博弈埋下了伏笔。
这一段清朝历史的插曲,展示了康熙在晚年政治角逐中的聪明与手腕。他巧妙运用隆科多这一权臣,通过一场戏剧,为自己选择的继承人铺设了平稳的政治道路。康熙的智慧,使得他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