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南巡时选择住在曹家,对曹家而言是莫大的荣耀,但在这份荣耀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康熙六次南巡,其中四次住在曹家,曹家为了接待皇帝不仅要支付吃穿用度,还需负担康熙及其随行人员的娱乐费用、觐见官员的花销,甚至还在第五次南巡时为康熙修建了宝塔湾行宫。这些支出将曹家推向财政危机的边缘。
然而,康熙皇帝并非不知情,他深谙曹家之困,因为曹寅是康熙的养母孙氏的儿子,康熙对其情感深厚。曹家并非凭空得到康熙的恩宠,而是源自明朝时期,曹锡远为多尔衮所器重,为清军立下赫赫战功。这份历史渊源使曹家与爱新觉罗家族结下不解之缘。曹振彦、曹玺等代人在曹家基业上不断建树,为曹家在清朝具有显赫地位打下基础。 康熙皇帝对曹家的宠爱可见一斑,他将曹寅任命为江宁织造,负责为皇宫供应织品和绸缎,同时充当康熙在南京的耳目。这种信任使得康熙在南巡时选择住在曹家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曹家与康熙的渊源也在曹寅为康熙解决财务问题时得以体现。曹寅提出借内务府资金进行贩铜的计划,康熙不顾财政纪律,毫不犹豫地同意了这个方案。这不仅显示了康熙对曹寅的信任,更是康熙为曹家解决亏空问题的一种方式。 然而,康熙的支持并未解决曹家经济危机的本质问题。曹家为接待康熙南巡付出的代价巨大,无法填补这一财政漏洞。曹寅通过借贷和公款挪用等手段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但康熙对曹家的包庇只是权宜之计。噶礼等大臣对曹家的弹劾不断,康熙采取了暗中纵容的态度,希望曹家尽快弥补亏空。 曹寅的经商计划和康熙的包庇最终未能解决曹家的财务问题,亏空金额庞大,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康熙皇帝为了让曹家尽快弥补亏空,不仅安排曹家成员在朝堂上占据重要职位,还将曹颙过继给曹寅,保住曹家的世袭权。曹颙后来袭职江宁织造,成功将曹家的亏空基本弥补。 康熙对曹家的支持和庇护,既是出于对曹家的深厚感情,也是为了保持封建统治的稳定。康熙并非无视朝纲,而是在维护朝纲的基础上,通过手段包括允许曹家捞取财富,解决曹家经济危机,巧妙地平衡了个人情感和封建体制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