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00年,汉武帝天汉元年,时年40岁的苏武奉命出使匈奴,但因与匈奴内部谋反有所牵连而被匈奴扣押,匈奴且鞮侯单于本想杀掉苏武,但见苏武面对死亡从容不迫,没有丝毫畏惧,便被他的气节所折服,劝降不成之下,将苏武流放到北海(即今天的贝加尔湖)并让他放养公羊,还对他说,如果公羊能产下小羊就可以返回故土,很显然,如果不发生意外,苏武将永远留在匈奴再也回不了故土。
根据史书记载,苏武被匈奴人扣押了整整19年,这19年间他的生活虽然异常艰辛,但对大汉却依旧忠诚,面对卫律,李陵等汉朝降将故旧的劝降从不为所动,最终历经万难的苏武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故土,成为了大汉朝人人敬佩的英雄。
虽然苏武的爱国精神非常值得宣扬,尤其是在当代日趋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尤为可贵,但苏武当年在北海的生活究竟如何,笔者认为应当对此有一个比较清醒的了解,比如苏武19年的囚禁生涯真的有如此困难艰苦吗?其实不然,关于苏武的匈奴生活,史书是有提及的。
比如《汉书》里记载:
(苏)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
于靬王是单于的弟弟,苏武被流放北海五六年后,于靬王到北海打猎,因为苏武会编打猎用的网,矫正弓箭,所以深受于靬王的器重,于是于靬王赐给了苏武很多东西,包括马匹牲畜,衣服还有帐篷。
而除此之外,就在苏武被困匈奴的第二年,他年轻时的故旧李陵战败投降匈奴并受到匈奴单于的赏识而被封为匈奴右校王,当苏武被迁到北海后,单于派了李陵去劝降苏武,两人谈了很久,虽然李陵无法说服苏武,且内心却被苏武的气节所折服,亦以自己投降匈奴为耻,所以,即便李陵投降了匈奴,但他却在竭尽全力的帮助苏武。
《汉书》记载:
陵恶自赐武,使其妻赐武牛羊数十头。
李陵自己羞于去帮助苏武,便让自己的妻子去给苏武送了牛羊数十头。
而除此之外,苏武在匈奴的感情生活如何呢?其实史书也有记载,苏武在出使匈奴之前,本有一结发妻子,并生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但苏武被困匈奴后,他的结发妻子便改嫁了,两个女儿也没了消息,这些情况都是李陵当初跟苏武说的,而他的儿子苏元,在汉昭帝时代,参与了上官桀父子,桑弘羊谋反一事而被杀,所以至此,当时朝廷上下均认为苏武已经绝嗣了。
(苏)武子男元与安(上官桀之子)有谋,坐死。
但事情的转折却在汉宣帝时期发生了,汉宣帝即位时,苏武已经近七十岁了,他非常敬重苏武,封其为关内侯,汉宣帝知道苏武的儿子苏元已经被杀,但不忍心苏武绝嗣,便问了左右,苏武在匈奴生活了这么多年,难道就没有留下子嗣吗?苏武得知汉宣帝的询问后便通过汉宣帝的老丈人许广汉告诉他,其实自己还有一个儿子。
关于这段故事,《汉书》是这么记载的:
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闵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焉。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
也就是说,苏武当年在匈奴曾与一匈奴女子生下一子,名叫“通国”,后来汉宣帝派出使者花重金将苏通国赎回汉朝,并封了官,而苏武也终于得偿所愿,与儿子相聚,最终他于公元前60年寿终正寝,安然离世。
所以,通过以上三段记载不难看出,前有于靬王的赏赐,后有李陵的帮助,还有一匈奴女子为其诞下一子,苏武在北海的生活其实并没有那么的不堪,他最困难的时期应该就是到了北海后最初的五六年。
虽然如此,但苏武19年矢志不渝的爱国热忱依旧感动着每一个华夏子孙,对此我们不应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