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荆轲刺秦太草率,抹去一个人物,忽略了细节里的魔鬼
创始人
2024-06-29 02:06:20
0

原标题:《大秦赋》荆轲刺秦太草率,抹去一个人物,忽略了细节里的魔鬼

《大秦赋》播完了,但关于大秦的讨论却并没有完,不管是关于讨论电视剧本身的优劣成败的,还是讨论秦国本身的历史的。

毫无疑问,这才《大秦赋》的热播,引发了一次讨论秦始皇的热潮,这本身是一件好事,通过不断的讨论和辨析,让我们对那个遥远而陌生的,却始终占据这我们教科书显著位置的秦始皇,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影视剧了解历史,传播面广,便于理解记忆,有画面感这些都是传播历史的有利条件,但是影视剧同时也面临着对历史细节把握不到位的问题。

当然有些东西,我们也都理解,书上说的你不可能全部拍出来,这属于技术本身的问题,观众也都是可以理解的。

但现在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是,影视剧为了播放量,故意篡改历史,故意把历史剧弄成宫斗剧和恋爱伦理剧,这样就实在太不应该了,尤其是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多的通过影视剧来了解历史,你这样太过离谱的改变,实在是对不起历史。

这方面《大秦赋》从最初的万众瞩目的高分跌落,也是他胡乱改变自找的,像这种明显的赵姬嫪毐吕不韦之间复杂的恋爱伦理关系的剧情,观众一看就能分辨出这是编剧在搞事情,这种的话反倒还好。

能看出来是进行了大量艺术加工的,说明观众心里还有个是非对错的标准,知道你这是咋回事,最可怕的是,观众完全不知道你改了什么,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读过太史公的《史记》,你偷偷的不着痕迹的改了里面的东西,会让观众误以为这就是真的。

比如说这最让大家不满意的一场戏,就是著名的荆轲刺秦王了,可能是之前这个故事太出名了,搬上荧幕的次数也很多了,所以编剧和导演故意对这个故事进行了魔改。

尤其是对里面个一个细节的改动,直接影响到对后期秦始皇行为的理解,都说魔鬼藏在细节里,今天昭烈君就带大家看一看这个魔鬼的细节,究竟是如何影响了秦始皇的。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燕国太子丹面对日益逼近的秦国,不得已想出了非常规的对抗手段,刺杀。

冷兵器时代,你要实行斩首计划,必须要面对面近距离接触才行,当时是公元前227年,离彻底消灭六国没几年了,秦国的统一之战已经打响。

在灭了几个国家之后,燕国已经是岌岌可危了,这个时候你要想面见秦王,那是一件非常苦难的事情,尤其是要刺杀,那更是难上加难。

这个故事之所以流传甚广,几个因素叠加一起,樊於期的甘愿赴死,因为樊於期是秦国的叛将,躲在了燕国,献上他的人头,秦王自然是高兴的。

另外就是此去,不管成功还是失败,荆轲都是必死无疑,所以这场刺伤也就成了一场有去无回的送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刺杀的过程非常诡异,但图穷匕首见的时候,号称武林高手的荆轲,竟然是要拉着亲王的袖子,用萃毒的匕首捅进去,这个太有画面感了,但实在是跟武林高手完全不搭边呀。

整个刺杀简直像一场闹剧,荆轲在后面追,秦始皇在前面围着柱子跑,秦王剑太长,一时间拔不出来,整个像一个老鹰抓小鸡的游戏。

原文太精彩,忍不住引用一小段:

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

这里面有几个细节很值得注意,当时荆轲刺秦,是以使者的身份,正式在大殿上召见的,当时大殿内外主要有两部分人组成。

一部分是大殿上有许多文臣武将朝中大臣,这部分人都没有带武器,殿外的卫队当然是带着武器的,但是非有诏不得进。

这是书上给的之所以出现这一幕的解释,但事实上这远远不够,大殿上很多人,能直接在玩过使臣觐见的时候,直接作为秦臣接见的,起码都是中央的高官了,这里面文武都有。

秦国奋六世之余烈,到了秦始皇这里,统一之战已经打响,秦国君臣日思夜想的就是在打仗,就是如何吞并六国,能站在殿上的高官,哪一个不是经验阅历非常丰富的人,尤其是武将方面,你就算不拿刀你也也是将军,也是军人,怎么可能被一个刺客吓傻,站在那儿不动呢?

还记得王翦在嫪毐之乱中的表现吗,拼死赶到嬴政面前,他第一句话说的什么,臣该死,无招善入,王翦不亏是人精,但这明显是加了个保险而已,当时的情况,你就算是不说这句话,秦王也知道你是为了他好,不会怪罪你的。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这句话根本不能解释为什么大家都楞在哪里看嬴政被刺杀,你只要是个正常人,都不要说王翦这种人精,看到这种情况,你都会毫不犹豫的冲过去。

卫兵的唯一职责就是保卫秦王,看见秦王被刺,无动于衷,这绝对不可能,只能说明一点,卫兵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根本不是因为秦朝法律一严苛,卫兵非诏不得入的原因。

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只是猜测,也没有证据,只是一种想法,我之前在写秦始皇兰池遇刺的时候,就说过,秦国内部有很多人希望看到嬴政死去。

兰池遇刺肯定是内部所为,但这一次有没有内部人参与,没有证据不好说,但是满满的一屋子人,外加外面的侍卫,居然就这么眼睁睁看着,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最后嬴政没有死,是一个叫无且的医生救了他,他用药箱砸了荆轲,电视剧里忽略了这个人,直接改成了李斯,这个细节的更换,非常影响大家都历史的理解。

历史上,满朝的文武无动于衷,只有这个无且“知道”救驾,这本身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大家都不愿意为嬴政去挡刀,秦朝的朝堂已经变得非常冷漠了,只有那种身份卑微的药师才肯为秦王去冒险,大臣们都有了各自的利益。

事后,嬴政还说了一句现在的大白话,原文就是四个字“无且爱我”。

为什么要说这个细节,这跟秦始皇生命的最后时刻,谁也不见,只有极少数能见到有很大关系,荆轲刺秦之后,有高渐离的行刺,这两次行刺直接导致了秦始皇不再直接见六国诸侯的任何人。

之后还有一个兰池行刺,我以前文章里说过,这完全就是秦国内部人士,针对秦始皇的一次刺杀,秦始皇变得多疑和谨慎,都是一次次被刺杀之后的结果,这也就造成了为什么,秦始皇的死因可以被隐瞒。

因为他平时就是基本上不见大臣的,除了个别人之外,大臣们长时间不见皇帝,心意也不会起疑心,因为这也是常规操作而已。

这也就给赵高和李斯的沙丘之谋创造了条件,如果是一个经常召见大臣的皇帝,长时间隐瞒皇帝的死,是根本不可能的。

秦始皇四次被刺杀,都没成功,但也造成了秦始皇的对谁都不信任,尤其是荆轲刺秦这次,他知道真到了危险时刻,没人愿意替他挨刀,这也是造成嬴政心态变化的原因,并最终导致了胡亥上位,秦朝速亡的结果。

魔鬼藏在细节里,药师无且的地位,肯定是没法和满朝的文武大臣相比的,但关键时刻,居然所有人都那么冷漠,包括外面的侍卫,都是一副冷漠的样子,这些细节,其实能够让我们了解更多的历史真相,但《大秦赋》直接把无且换成了李斯,失去了这个细节,我们就很难体会到当时历史情境中,许多有缺复杂的故事了。

相关内容

甘肃6天5晚美食推荐,甘南...
甘肃6天5晚美食推荐,甘南玩六天人均需要多少费用 家人们,甘肃这片...
2025-09-04 08:52:23
广东旅游团报名五天四晚游攻...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我总感觉内心缺失了一块宁静与美好的拼图。直到...
2025-09-04 08:50:50
国庆期间去四川成都玩4天花...
国庆长假来临,许多人选择去四川游玩,感受那里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魅力。...
2025-09-04 08:50:41
多所学校建设提升工程加速 ...
记者3日从福州城投集团所属市城乡建总获悉,福州第七中学扩建提升项目...
2025-09-04 08:47:23
董路:我早就说过中国人短时...
董路:我早就说过中国人短时期内踢不了复杂足球
2025-09-04 08:42:53
孙继海:20多年来中国球员...
孙继海:20多年来中国球员的水平不断下降!
2025-09-04 08:42:52
U23亚预赛-王钰栋拜合拉...
北京时间9月3日消息,U23亚洲杯预选赛D组首轮比赛正式开赛,中国...
2025-09-04 08:41:05
搭上算力顺风车 A股基金业...
数据来源:Wind 安仲文/制表 证券时报记者 安仲文 在算力赛道...
2025-09-04 08:38:14
铁龙物流跌1.79%,成交...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9月3日,铁龙物流跌1.79%,成交额...
2025-09-04 08:37:25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说到清朝,大家脑海当中浮现的第一个词应该就是闭关锁国,如果清朝没有闭关锁国,清朝也许就不会灭亡,在清...
原创 幽... 相信很多人在看宋朝历史剧的时候都会听到一个地名“幽云十六州”这个幽云十六州到底是何处呢?为何频频出现...
原创 越... 1946年夏季,随着国共双方矛盾的加剧,全面内战爆发。蒋介石在美援支持下,动用数十个整编师,向中原解...
原创 倚... 大家都知道,金庸小说里面的主人公有些是完完全全虚构的,也有一些是根据历史上的人物改编的。《倚天屠龙记...
原创 刘... 三国时期,刘备曾三次拜访诸葛亮与茅庐之中,而这在当时则成为一段美谈。自此之后,由诸葛亮排兵布阵的战役...
原创 公... 公元852年,正值唐宣宗大中六年,唐朝的这位皇帝在位时以其英明的治国方略与锐意改革著称。他以任用贤能...
原创 1... 引言 1949年6月,时任绍兴市军管会副主任的王起,专门给宁波的一位老先生写了一封信。信的大意是:宁...
原创 罗... 自罗马法问世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既是第一个世界性法律,又是经典性的法律表现。它以深刻的法学理论...
原创 御... 三公之名由来已久,西周时期为太师、太傅、太保,到了西汉初期,中央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不过这时的三...
原创 刘... 依据《三国志》记载,刘备在建安二十四年攻占了汉中,自立为汉中王,并且对手下的文官武将进行了大范围的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