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继位当晚,为什么邬思道拼命阻止雍正见老十七?看懂后背发凉
创始人
2024-06-28 20:08:08
0

原标题:雍正继位当晚,为什么邬思道拼命阻止雍正见老十七?看懂后背发凉

前言

在《雍正王朝》这部经典剧作中,有一个人物虽然从未在镜头前露面,却在幕后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就是老十七胤礼,也就是《甄嬛传》中的果郡王。

这个人物究竟有何来历?他在雍正登基之夜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他又是如何成为雍正最得力的助手之一的?

一、老十七胤礼:雍正王朝的幕后推手

老十七胤礼,作为康熙帝的第十七子,在兄弟们的眼中并不起眼。相比那些野心勃勃的皇子,他显得更加低调内敛。然而,正是这样一个看似平凡的人物,却在雍正王朝的权力更迭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康熙晚年,老十七就已经开始为雍正效力了。他深知雍正的野心和能力,因此主动投靠了这位未来的皇帝。但为了避免引起其他兄弟的猜忌,老十七一直都在幕后默默地为雍正做事。他放出老十三,协助他夺取兵权;他更是在康熙驾崩当晚,坚定地守在畅春园外,放弃了最后一次见康熙的机会。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足以让人敬佩。

老十七之所以能够成为雍正最得力的助手,除了他对雍正的忠诚外,还与他的谨慎和智慧有关。他深知雍正的野心,但也明白不能让其他兄弟察觉到这一点。

因此,他一直都在幕后默默地为雍正做事,从不露面。这种隐藏在幕后的作为,不仅让雍正免于受到其他兄弟的猜忌,也为他的登基铺平了道路。可以说,老十七的这种谨慎和智慧,为雍正王朝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雍正即位之夜:老十七的关键时刻

康熙驾崩后,雍正迅速登基,成为新任皇帝。但这个夜晚对于雍正来说并非一帆风顺。因为在这个关键时刻,他必须处理一个棘手的问题——邬思道。

邬思道是雍正的老臣,也是他最得力的助手之一。然而,邬思道掌握了太多关于雍正的秘密,如果他四处散播这些"黑料",必将严重损害雍正的形象。因此,雍正急切地想要除掉邬思道,以免日后受到牵制。

这时,老十七胤礼再次发挥了关键作用。他深知雍正的顾虑,因此在雍正想见他时,邬思道及时出面阻止了这次会面。邬思道巧妙地利用张五哥的嘴,向老十七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今晚雍正无暇他顾,请他另寻时机。

这一举动不仅保护了邬思道的性命,也让雍正得以专心处理登基大事,无后顾之忧。可以说,老十七在这个关键时刻的机智应对,为雍正的顺利登基立下了汗马功劳。

老十七之所以能够在这个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除了他对雍正的忠诚外,还与他对权力斗争的深刻理解有关。

他明白,在这个关键时刻,雍正必须处理好与邬思道的关系,否则将会严重影响到他的登基。因此,他主动出面阻止了雍正与邬思道的会面,为雍正的登基铺平了道路。这种对权力斗争的深刻理解,无疑是老十七成为幕后英雄的重要原因。

三、邬思道的智慧应对:化险为夷的高招

面对雍正的杀意,邬思道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以智慧应对。他早有准备,一步步化解了雍正的杀心。

首先,邬思道主动表示自己不适合当官,给出了三个无法反驳的理由:一是身有残疾,二是前朝钦犯,三是擅长阴谋诡计。这些理由巧妙地打消了雍正的杀意,让他不得不考虑其他的处置方式。

接着,邬思道顺势提出了半隐退的要求。他巧妙地利用了雍正的顾虑,说服了这位新任皇帝。最终,雍正同意了邬思道的要求,成全了这段君臣之间的恩遇。

邬思道之所以能够化险为夷,除了他的智慧外,还与他对权力斗争的深刻理解有关。他明白,在这个关键时刻,雍正必须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否则将会严重影响到他的登基。因此,他主动提出了半隐退的要求,巧妙地化解了雍正的杀意。这种对权力斗争的深刻理解,无疑是邬思道成功化险为夷的关键所在。

可以说,邬思道的这番应对,不仅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还巧妙地维护了自己的地位。他不仅深谙帝王心术,更是在危难时刻展现了非凡的智慧和谋略。这种化险为夷的高招,足以令人叹服。

四、老十三的遗憾:错失最后一面

在这场权力更迭中,还有一个人物值得关注,那就是老十三胤禵。作为康熙最宠爱的儿子之一,老十三一直都是八爷党的领头人。但在雍正登基之夜,他却错失了最后一次见康熙的机会。

这要归功于老十七胤礼的机警应对。为了让雍正无后顾之忧,老十七坚定地守在畅春园外,阻止了老十三前去拜见康熙。这无疑让老十三感到遗憾万分。

老十三之所以会错失最后一面,除了老十七的机警应对外,还与他自身的性格有关。作为八爷党的领头人,老十三一直都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物。他渴望成为新任皇帝,因此在这个关键时刻,他更多地关注的是自己的权力斗争,而忽视了最后一次见康熙的机会。这种自私的性格,无疑是他错失最后一面的重要原因。

不过,老十三并没有就此放弃。他在后来的权力斗争中,一度与雍正对抗。但最终,他还是败在了雍正的谋略之下。可以说,老十三的遗憾,不仅来自于错失了最后一面,更来自于他最终未能成为新任皇帝。

五、邬思道的远离:明哲保身的选择

在这场权力更迭中,邬思道最终选择了远离官场,远离是非之地。他深知帝王朝廷的险恶,因此主动提出半隐退的要求,成功说服了雍正。

临走前,邬思道还特意叮嘱老十三,要拼死辞掉"铁帽子王"的封号。他深谙帝王心术,明白与常人交往容易共享乐,但共患难难;而与天子交往,共患难容易,但共享乐难。

这番话无疑道出了邬思道的智慧。他选择明哲保身,远离是非之地,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在这个权力斗争激烈的时代,能够远离纷争,专注于自己的人生,才是最为珍贵的。

邬思道之所以能够做出这样的选择,除了他对权力斗争的深刻理解外,还与他的性格有关。作为一个谨慎而智慧的人,邬思道明白,在这个权力斗争激烈的时代,最重要的是保全自己,远离是非之地。因此,他主动提出了半隐退的要求,成功说服了雍正。这种明哲保身的选择,无疑是邬思道成功化险为夷的关键所在。

结语

老十七胤礼、邬思道、老十三,他们都在雍正王朝的权力更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老十七在幕后默默付出,成为雍正最得力的助手;邬思道以智慧应对,最终选择远离是非;而老十三则错失了最后一面,最终败在了雍正的谋略之下。

这些人物的故事,无疑折射出了那个时代的权力游戏。他们或是幕后英雄,或是智慧之士,或是遗憾之人,但他们的经历无一不令人深思。

或许,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智慧,明白在这个世界上,并非所有的英雄都会出现在台前。有时,最伟大的英雄,正是那些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人。让我们一起,去探寻更多这样的幕后英雄,去领略他们传奇的人生轨迹。

相关内容

原创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军李广,大概是中国古代令人...
2025-08-17 08:33:55
马来西亚青少年“邂逅”兵马...
作者 杨英琦 党田野 揉搓陶泥、挑选模具、按压模具、脱模修整……经...
2025-08-17 08:33:52
原创 ...
这位开国少将,唯一特批享受中将待遇,周总理亲自安排给他手术 55年...
2025-08-17 08:33:37
原创 ...
华夏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经历过三个社会时期的演进,分别是原始社会的开...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日本人的名字多以四字者为多,三字者或五字者也为数不少,但以两个字为...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统治了整个东三省,100万关东军在这里,建立起...
2025-08-17 08:33:26
原创 ...
吴吉清是毛主席的警卫员,他非常尽职尽责地保卫毛泽东的安全,可惜在长...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开国上将洪学智一生都在和贪腐作斗争,晚年担任过军委副秘书长,他这辈...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1934年5月,因在长城抗战中目睹了中日两国在机械化方面的巨大差距...
2025-08-17 08:33:16

热门资讯

原创 家... 在上海市的某个角落,朱先生手中紧握着一枚蕴含深厚家族情感与记忆的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十文。这枚钱币...
原创 李... 在广西桂林的山水间,流淌着一条古老而神秘的水道——灵渠。这条连接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的运河,自古以来便...
原创 明... 一个字,狂,两个字,嚣张。 嚣张到根本搞不清楚这帮人是来出使的,还是来搞事情的? 相信大家都知道苏武...
原创 长... 宋时轮,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9兵团司令员和政委,长津湖战役的...
原创 顾... 前言 在国民党的五虎将中顾祝同也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因为他在解放战争中并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甚至能说他...
原创 晚... 在中国近代史的浩瀚长卷中,左宗棠以其非凡的军事才能、坚定的爱国情怀和卓越的领导力,成为了一位令人敬仰...
文化中国行·在博物馆穿越时空|... 博物馆是浓缩了时光的地方。走进博物馆,便开启了一段延展生命宽度的旅程。过去、现在、未来,我们会在不同...
原创 李... 提起中国古代的贤明君主, 李世民一定榜上有名 。尽管他上位的手段不怎么光彩,但和他上位以后的成就相比...
原创 关... 关羽的死,是蜀汉由强变弱的转折点,也是三国历史上的一个谜团。 表面上看,关羽的败亡是由于其自身的骄傲...
绝世汉玉〈汉长信宫灯〉:穿越两... 人俑灯,古代灯具。起至战国中晚期,汉代盛行,大多数为铜制品,玉制品大为帝王将相,达官贵族拥有。造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