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略》中对刘备有这样一段记载:青州平原县刘子平知备有武勇,时张纯反叛,青州被诏,遣从事将兵讨纯,过平原,子平荐备于从事,遂与相随,遇贼于野,备中创阳死,贼去后,故人以车载之。刘备这段经历应该是其刚出道,投奔公孙瓒后在平原县做事时遇到的事。当时在黄巾起义的背景下,盗贼四起,刘备经常与各路盗贼战斗,受伤在所难免,从“中创阳死”四个字,可以看出,六倍作战是很勇敢的,不但真刀真枪于盗贼拼杀,受伤后,还通过“阳死”逃过一劫,所以,刘备很年轻时就表现出有勇有谋的特质。
事迹二:气场感人《三国志》中记载: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语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魏书》也记载说:刘平结客刺备,备不知而待客甚厚,客以状语之而去。是时人民饥馑,屯聚钞暴。备外御寇难,内丰财施,士下者,必与同席而坐,同簋而食,无所简择。众多归焉。这两处记载说的都是有一个叫刘平的人,瞧不起刘备,便找了一名刺客去刺杀刘备,结果那名刺客见到刘备后,刘备并不只其目的,而像待其他人一样热情招待他,使那刺客深受感动,并没有实施刺杀计划。这件事表明刘备待人礼贤下士真不是装的,他对人真诚的人格魅力,的确是其身上最大的长处,难怪后面会得到那么多对他死心塌地的人的支持。
事迹三:叹生髀肉《九州春秋》有记载曰: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这件事是说,刘备投奔刘表住在荆州时,由于征战较少,有一次与刘表一起去厕所的时候,见到自己大腿根的肉长了不少,竟忍不住掉下眼泪。归座后,刘表责问刘备刚才为何流泪。刘备说,我从前常常人不离鞍,终日在马背上与敌人厮杀,近来很少有战事骑马,大腿上竟长了许多赘肉,看来岁月不饶人,但我的功业却毫无进展,所以,想到这里我就感到悲伤。多数人在享受平静生活的时候,往往都会感到满足,而刘备却能在安逸的生活中,从腿上的赘肉联想到自己功业未成,从而身感悲伤,难怪在三国无数英雄好汉中,只有刘备做到了白手起家。
事迹四:耻杀宋忠《汉魏春秋》记载说:刘琮乞降,不敢告备。备亦不知,久之乃觉,遣所亲问琮。琮令宋忠诣备宣旨。是时曹公在宛,备乃大惊骇,谓忠曰:“卿诸人作事如此,不早相语,今祸至方告我,不亦太剧乎!”引刀向忠曰:“今断卿头,不足以解忿,亦耻大丈夫临别复杀卿辈!”遣忠去,乃呼部曲议。这件事是说,刘表之子刘琮瞒着刘备投降曹操,刘备察觉异样后派人询问,刘琮便派宋忠去向刘备宣告投降事宜。刘备听说刘琮投降,曹操已到宛城,刘备大惊,责问宋忠说:“你们这些人干这事为何不点告诉我,现在大祸临头才告诉我,真是太荒唐了。”越说越生气,刘备甚至抽出刀想要砍向宋忠,但又说:“今天即使砍了你的头,也不能解恨,杀你个传话的也不是大丈夫所为,赶紧回去吧!”然后,赶忙招人商讨应对之策。这件事表明,刘备在应对突发危机的时候,头脑仍保持冷静,认真思考对策,不愧是越来越成熟的政治家!
事迹五:不惧箭矢《三国志·蜀书·庞统法正传》裴松之引注,有一段记载说:先主与曹公争,势有不便,宜退,而先主大怒不肯退,无敢谏者。矢下如雨,正乃往当先主前,先主云:“孝直避箭。”正曰:“明公亲当矢石,况小人乎?”先主乃曰:“孝直,吾与汝俱去。”遂退。这段话是说,刘备在与曹操对阵时,曾不惧曹军箭雨,坚持不撤退,大家都劝不了,但当法正用身体挡在其身前时,刘备却让法正避箭,法正说“主公您都亲自在此挡箭矢,我法正为何不能挡?”刘备急忙说:“孝直,咱们一起撤下去。”这样,蜀军才都撤退下去。这件事表明,刘备在危险面前有一种拼劲儿,但为了保护看重的臣下法正,他马上抑制住自己的冒进想法,可见其与法正之间深厚的君臣情谊!
事迹六:慧眼识人
《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引注:曹公遣刺客见刘备,方得交接,开论伐魏形势,甚合备计。稍欲亲近,刺者尚未得便会,既而亮入,魏客神色失措。亮因而察之,亦知非常人。须臾,客入厕,备谓亮曰;“向得奇士,足以助君补益。”亮问所在,备曰:“起者其人也。”亮徐叹曰:“观客色动而神惧,视低而忤数,奸形外漏,邪心内藏,必曹氏刺客也。”追之,已越墙而走。这件事后人认为其疑点重重,破绽多多,但无论如何,只通过谈话就了解了一个人的能力,这都显示了刘备极强的知人识人能力。
事迹七:求田问舍《三国志·魏志·陈登传》:陈登者,字元龙,在广陵有威名。……年三十九卒。后许汜与刘备并在荆州牧刘表坐,表与备共论天下人,汜曰:‘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备谓表曰:“许君沦是非?”表曰:“欲言非,此君为善士,不宜虚言;欲言是,元龙名重天下。”备问汜:“君言豪,宁有事邪?”汜曰:“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备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色,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求田问舍,原是刘备说许汜为国士,处纷乱之世,而无效主之志,只知道买田置屋,为个人利益打算,没有远大志向。(文/讲史论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