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没落的井田制,为何唐宋学者还在试图恢复?土地兼并是是关键
创始人
2024-06-28 08:41:11
0

原标题:战国没落的井田制,为何唐宋学者还在试图恢复?土地兼并是是关键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离不开保障民生,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土地兼并困扰着历代的统治者。过度的土地兼并,使得大量百姓失去赖以生存的田地,往往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而面对土地兼并的问题,恢复井田制的构想,在汉代、唐代、宋代多次被提出。那么周朝的井田制是什么?为何消亡多年后,后世之人仍然念念不忘呢?

盛行于商周的井田制其本质究竟是什么?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孟子.滕文公上》

将田地通过灌溉用的水渠,和纵横交错的道路,划分成一个个类似“井”字小方块,是井田制说法的由来。在井田制的规定中,土地分为两种:公田和私田,两者有着明显的主次关系。其一,耕农要优先耕种公田,公田耕种完毕,才可以耕种私田;其二,公田大多是平坦、肥沃,利于耕种的土地。私田则相反,大多是贫瘠、坑洼,难以耕种作物的土地。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井田制是以贵族阶级为主导的,一种土地公有化的制度,周天子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但土地的实际管理者,是分封制下的各级诸侯。井田制下的百姓采用的是,集体耕作方式,多家农户一起耕种“公田”,只有“公田”耕种完毕,才可以耕种“私田”。在商周时期,缺乏铁制农具和耕牛,一家一户难以单独完成农业生产活动,多家农户合力耕种符合生产力发展现状,井田制在周王朝得以贯彻。

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化的分配方式,关键在于“公田”不可以私自交易、置换,土地兼并得到了有效抑制,百姓的土地使用权得到了保障。西周井田制的盛行,和当时的落后生产力水平有密切的关系,稀少的人口耕种广袤的土地,单家农户又难以完成生产活动,是井田制存在的社会基础。

井田制为何在春秋战国时期走向了末路?

大约在春秋后期,铁犁开始出现。战国后期,铁犁用于牛耕。——高中历史教材

落后的生产力成就了井田制,而春秋战国时代兴起的“铁犁牛耕”,则造就了井田制的消亡。井田制存在的社会基础是:一家一户难以单独完成生产活动,而铁犁和牛耕的联合,使得一家一户可以单独完成生产活动。

民不肯尽力于公田。——《公羊传》

“公田”虽然平坦、肥沃,利于耕种农作物,但也要承担更多的赋税与徭役。“铁犁牛耕”兴起之前,百姓无法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完成生产活动,因此“公田”是他们耕种的首选目标。尽管耕种“公田”要承受更多的赋税,但相比之下“私田”难以产出,远不如耕种“公田”来的划算。

而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百姓有了大面积开辟荒芜的土地的能力。“私田”成了他们的首选目标,“一家一户”开辟荒地,耕种之后可以获得更丰厚的回报。“公田”耕种积极性的下降,大量“私田”赋税过轻,过大的财政压力,对国家新的赋税制度提出了现实要求。

履亩而税/用田赋/初税亩

“公田”无法满足国家财政需求,大量兴起的“私田”,就成了更改税赋制度的首要目标。鲁国最先推行了“初税亩”,不管是“公田”还是“私田”,只要是耕种的鲁国土地,都要向承担鲁国赋税义务。之后楚国、郑国先后效仿,以达到充实国库的目的。这种以田亩数量为征税依据的制度,在获得更多的税源同时,也保障了私有的土地制度。

不易之地家百亩,一易之地家二百亩,再易之地家三百亩。

而晋国首推的允许土地交易的制度,彻底击碎了井田制存在的社会基础,它在法律基础上承认了土地交易的合法性。生产力的发展,使“一家一户”开辟大量“私田”,“私田”获利高于“公田”。收益的对比与律法的许可,使得井田制迅速没落,新兴的土地私有制成为了更好的选择。

复井田论于汉代、唐代、宋代的曲折发展

故理民之道在于节用尚本,分土井田而已。——《盐铁论.园池》

西汉的“盐铁大会”上,面对土地兼并的现状,恢复井田制的言论尘嚣而上。他们主张通过生产资料土地重新回归公有,保障底层民众的生活,稳定社会秩序,缓和阶级矛盾。桑弘羊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民富何必曰井田”。他维护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通过使百姓富足的美好愿景,驳斥了恢复井田制的言论,对于土地兼并问题选择了回避。

齐民财之丰寡,正风俗之奢俭,非井田实莫由也。——《昌言.损益》

均田制兴于北魏,而亡于唐中叶,井田制再次成为了讨论的焦点。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百姓处于弱势地位,他们的合法耕地渐渐被豪强兼并。而丧失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大量百姓就没有了生存资料来源,尖锐地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使得抑制土地兼并成了当务之需。

不允许土地自由交易、流转、置换的井田制,看起来成为了土地兼并的克星,复井田论者是在试图通过政策强制性保障底层百姓生计。但相较于周代的落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唐宋年间根深蒂固的土地私有制,以及“一家一户”的耕作模式,使得井田制的推行遭受了莫大的阻力。

土地兼并问题是贯彻整个封建时代的大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无非两点入手:其一,发展生产力,其二,改变固有的生产关系。每当土地兼并严重,社会矛盾激化时,恢复井田制的言论便会尘嚣而上。驳斥者大多利用发展生产力,才是保障民生之本的美好愿景,去掩盖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

春秋战国时代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井田制存在的社会基础荡然无存,就是复井田论难以变为现实的关键所在。但土地兼并的现状,使得忧心如焚的智者们,将目光再次放到了生产关系之上,难以实现政治理想的复井田论者,注定在这条道路上会走得相当曲折、坎坷。

参考资料: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孟子.滕文公上》、《公羊传》、《盐铁论.园池》、《昌言.损益》

相关内容

安乃达上半年营收增长38%...
8月29日晚间,安乃达披露2025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0.32...
2025-09-01 09:00:04
原创 ...
柯洁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棋手累积冠军的轨迹,更是中国围棋走向职业化...
2025-09-01 08:59:33
欢迎投稿!山推杯·2025...
风起湖畔,诗意奔涌。 山推杯·2025济宁太白湖半程马拉松,将于金...
2025-09-01 08:58:49
樊振东德甲首秀遭遇“开门黑...
2016年,樊振东在萨尔布吕肯收获自己职业生涯第一个三大赛冠军,开...
2025-09-01 08:58:15
光伏“内卷致死” “另类”...
文|壹度Pro 前两年风光无限的光伏行业似乎正进入新一轮下行周期...
2025-09-01 08:58:00
安徽亲子5日游行程推荐,黄...
黄山,这座屹立于皖南大地的奇峰峻岭,宛如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自古以...
2025-09-01 08:50:40
沈阳多景区发布公告!
近日,沈阳多个景区发布公告,详情如下: 尊敬的各位观众: 随着暑期...
2025-09-01 08:50:39
安徽5天4晚行程推荐,黄山...
黄山,是大自然的宠儿,四季皆有景,季季皆不同。春天,黄山的山谷间开...
2025-09-01 08:49:17
周也穿粉色吊带游韩国好快乐...
搜狐娱乐讯 近日,周也晒出自己旅行韩国的美照,只见她穿着粉丝吊带好...
2025-09-01 08:48:01

热门资讯

原创 《... 虽然少林是天龙时期第一大门派,但是玄字辈儿高僧均不是萧峰、萧远山、鸠摩智等人的对手。萧峰和萧远山对战...
原创 让... 契丹族起源于中国东北,这个民族从一个小小的部落开始,几百年不断发展,最终建立了同时期内,世界上最为强...
原创 他... 有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他攀附权贵,骄横跋扈还贪财好色。然而,在与外敌作战时,他多次为维护国家安全做出了...
原创 揭... 晋惠帝司马衷是西晋的第二位皇帝,知名度颇高,这倒不是因为他有什么特殊功绩,而是因痴傻出名的。当太子的...
原创 历... 今天给大家讲一个超级友爱的兄弟之间的故事,大家在初中上学的时候,老师肯定提到过一个非常有名的家族。这...
原创 清... 1646年,图赖怒斥摄政王多尔衮,说他偏袒正白旗、镶白旗,并为索尼打抱不平。多尔衮很生气,说图赖不给...
原创 关... 关公9尺身高到底是多高?汉代古墓的一把尺子解开了谜团! 三国时期的武将关羽关云长应该说,在我们国家是...
原创 秦... 秦王政在公元前246年13岁时继位秦王。公元前238年22岁时亲政,通过一系列举措,秦国实力越来越强...
原创 宋... 棉被是在宋朝以后出现的,当时棉花种子被引进,棉花种植开始了。所以当时的人们把棉称为被子。后来又被叫做...
2024-2025中国滑雪产业... 《2024-2025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由伍斌编撰,于2025年8月26日发布,系统呈现中国滑雪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