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全程42.195公里。
即时如此长的距离,依旧会吸引一大批跑步爱好者前来报名参赛。
而我发现现在的马拉松基本上只要一超过报名人数就会进行抽签,这样的方式真的好吗?
还只是赛事方的一种营销手段呢?
有些火爆的马拉松场次基本上都是一签难求,导致整个跑圈市场供不应求,直接拉升了赛事的热度。
不过这里面也有一个很不好的弊端,就是有些报名了的却不想跑,但想跑的却又没有中签,影响了很多的跑者心情。
赛事方采取名额先到先得的方式多好啊,不然像这种类似于“占着茅坑不拉屎”岂不是浪费了名额……
就比如我在网上认识的一个粉丝,他家是湖北的,也一直爱跑马,且特别关注武汉马拉松。
有一年为了能够参赛汉马,愣是等到报名时间准点就开启填写报名单提交,内心可以说是充满了期待,可是到最后却没有中签。
那个心情真是一落千丈!
可偏偏有些只是凑热闹的到最后却中签了,而且还有很多中签的名额直接转让或者不要了,直接就是在浪费名额。
那一年参加报名汉马的人数有12万人,在这里面抽签2万人参赛,这个中签的几率不亚于去买彩票刮刮乐中奖啊。
可想而知这个热度得多高,可那些跟风凑热闹的报名中签之后却又不珍惜的人是有多浪费了。
其实不仅仅是我的这一个朋友吐槽,很多的跑友都表示这种中签的几率完全就是看运气了,根本没有逻辑一说。
相信很多的跑友都有着相同的经历,但怎可奈何我们也无法去改变这种现实啊。
在如今马拉松越来越商业化的背景下,未来的赛事是更不可能取消抽签制度的。
毕竟一场马拉松赛事给一座城市带来的热度和经济增长是息息相关的,谁都想蹭这波人流啊。
不过也有的参赛者表示,觉得遵循“先到先得”的方式容易造成蜂窝式拼网速的局面,也会严重导致很多人因为网崩而止步于此。
那些但凡有点知名度的赛事睡会采取这种方式啊,你要知道抽签的方式,只要在报名时间段大家都会为这场赛事去做营销,从而带动这场赛事的热度和宣传。
作为赛事方和地方举办方来说都是有益无害的。
所以,抽签才是最公平的选拔手段,可是中签的概率却很残酷,但是这也没办法,只能看你的运气了。
于参赛者而言,我们要做的唯一就是好好训练好自己的日常,做到一个有准备可以随时上赛场的跑者。
不管以后的马拉松是抽签也好,还是不抽签,或者通过什么其他的方式来筛选,它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够将赛事有序的举办下去。
虽然马拉松很激烈,但是我们不要因为没有中签心仪的马拉松就放弃跑步。
我们更应该不断地去提高自己的跑步能力,即时没有马拉松的舞台,也依然可以跑出自己的精彩!
只要脚下有路,我相信,你也能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