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开国大将陈赓,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他生于1903年,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朝鲜战争,经历了几十年的战斗生涯,屡次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除了他在军事上的卓越成就,陈赓大将还有另一个伟大的贡献,那就是筹建了中国著名的哈军工。
哈军工,正式名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这所学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誉为中国的高等学府之一,与清华、北大相提并论。它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军事人才,推动了中国军事技术的现代化。哈军工的创办,得到了毛主席的亲自重视,主席特意从朝鲜战场上召回了陈赓大将,托付给他这个重要的任务。众所周知,陈赓大将是黄埔军校一期的毕业生,曾参与抗法援越、抗美援朝等重要战役,对西方先进装备也有一定的了解,因此他是建设哈军工的最佳人选。 在得到这个重任后,陈赓将自己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学校的建设中。为了应对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他四处寻找优秀人才,经常是在清晨或深夜,等待总理的批示。他亲自参与了教学楼的建设,并且常常亲临工地,与工人们交谈,了解施工进展,遇到问题及时解决。此外,陈赓还非常注重营造一种尊师重道的氛围,他把最好的楼层分配给了知识分子自己却住在简陋的小平房里。 经过一年零三个月的不懈努力,哈军工终于成立了,并且成为一所多军种、综合性的军事工程学院,陈赓被任命为学院的院长兼政委。然而,令人惋惜的是,由于长期高强度的工作,以及战时留下的身体伤痛,陈赓大将于1961年去世,享年58岁。那么,在陈赓去世后,哈军工由谁接管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第二任院长刘居英刘居英,1917年生于吉林长春。年轻时,他考入了北京大学化学系,后来参加了著名的一二九学生运动,并于193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刘居英参与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战争,担任过志愿军铁道兵团司令员兼政委,为打破敌人的封锁线,建立起了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做出了巨大贡献。 1955年,刘居英被授予了开国少将军衔。值得一提的是,他曾协助陈赓大将共同筹建哈军工,担任副院长一职。在陈赓去世后,刘居英由副院长升任院长,继续肩负起哈军工的建设与发展。 第二任政委谢有法 谢有法,1917年生于江西兴国。16岁时,他就加入了兴国模范师,随后参加了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战争。几十年的军事生涯中,谢有法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高级将领,曾担任过第九兵团政治部主任。 1955年,年仅38岁的谢有法被授予了开国中将军衔,成为最年轻的开国中将。1956年,谢有法开始在中央高级党校学习,随后调任哈军工担任政委,成为继陈赓之后的第二任政委。他在军事工程学院的工作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赢得了广泛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