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静宜这人,经历说起来挺传奇,但全都是实打实的历史事实,没一点添油加醋。她1935年12月生在河南商丘,家里条件一般,1952年才17岁就报名参了军,直接进了长春那边的军委机要学校学密码电报,1953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央办公厅机要局,一干就是好多年。那时候机要工作要求特别严,一点错都不能出,她从最基础的收发报员干起,1956年5月入党,后来还当过支部组织委员、青年委员、团支部书记这些职务,踏踏实实一步步来。
1959年她正式调到毛泽东身边当机要秘书,从1959年一直干到1976年,整整17年。这份工作不是光收发文件那么简单,得24小时待命,主席外出视察她也得跟着,密码本、急电、批示全得经她的手。主席叫她“小谢”,这份信任不是随便给的,她经手的电报、文件、电话记录全都准确无误,从来没出过差错。1960年代初国家困难时期,主席南巡路过河南,特批她回家探亲,还让护士长给她带了主席自己的黑白面馒头和二百块钱,这在当时可是笔大数目,够一个普通工人干好几年。她把这些事都记在心里,继续把工作干得板板正正。
到1970年,她先是进了北京市委当常委,1973年5月中共中央文件一下来,她直接任北京市委书记,同时还兼着共青团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这一年她38岁。那时候北京市委书记一共就几个人,她是其中之一,同年8月中共十大上还当选中央委员,1975年又成了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从机要秘书一下跳到正部级,这跨度大得让人瞠目,但就是这么定的。她上任后,北京的工作她得管,工厂、学校、农村到处跑,抓生产、抓基层、抓青年工作,三年时间把该抓的事都抓了。
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一个月后中央就发通知,谢静宜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接受审查。这事来得快,她从市委大院直接被送去北京密云一家农场劳动。那几年她在农场干活,挑水、插秧、收庄稼,跟普通农民一样,每天早起晚归,手上脚上全是茧。审查期间她写了大量材料,交代问题,态度老实。1981年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特别检察厅正式决定对她免予起诉,这事就算结了,但职务和党籍已经没了,她继续在农场干了好几年。
1980年代末,邓颖超知道她身体不好,批示让她回北京治病。1989年她终于迁回城里,先在郊区分了小房子,后来给了一套七十多平米的单元,每月退休金395元,按正局级离休干部标准走,医疗、住房这些福利全按这个级别给。回北京后她不再管任何事,成了普通离休老干部,每天买菜做饭,偶尔去毛泽东纪念堂献花,排队跟大家一样,不搞特殊。
晚年她把当年在主席身边的那些事整理成书,2015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了《毛泽东身边工作琐忆》,全是她亲身经历的事,没添一句假话。书里讲主席怎么批电报、怎么吃饭、怎么关心身边人,全是小事,但句句实诚。2017年3月25日凌晨6点07分,她在北京医院去世,走的时候81岁。遗愿写得清楚,丧事从简,不开追悼会,不设灵堂,就在八宝山简单告别一下,亲属站一排,仪式完了大家就散了。
她这辈子最长的阶段就是那17年机要秘书生涯,收发报、记电话、跟主席外出,干得一丝不苟,没出过一次错。1973到1976这三年当北京市委书记,管着首都一大摊子事,中央委员、人大常委这些头衔全加上,风光一时。1976年后一切归零,下农场劳动十几年,1981年免诉,1989年回京,享受正局级待遇到去世。起起落落就这二十多年,全系在那个特殊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