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和赵括谁更差?马谡能够影响武庙十哲之间的胜负,但赵括却做不到?
在一场没有补给、没有援军,且被围困长达40天的战斗中,依然能组织有效突围,这本身就是极高的指挥能力表现。白起和诸葛亮都被尊奉为武庙十哲,赵括和马谡也都死于这些武庙十哲之手。不过不同的是,赵括的对手是武庙十哲,而马谡的则是他的队友,前者的死局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所以如果张郃换上白起的位置,蜀汉可能早就灭亡了。 赵括无法突围,但马谡则能够通过自己努力突围逃生。当赵括出击时,陷入了白起设下的包围之中,而如果是马谡来指挥,或许他自己能逃出来。然而,白起设下的口袋阵,谁能突围得了呢?你会觉得诸葛亮布置的上方谷阵可能能突围吗?如果真的是诸葛亮设的上方谷口袋阵,即使敌人能够逃出来,诸葛亮也许还会怪下雨影响了局势。但如果是白起在上方谷布下口袋阵,只要司马懿敢进入,哪怕是下雪、下刀子,司马懿父子也无处可逃,必定会死在谷中。白起即使消耗掉了司马懿,也能逼迫他们在谷中陷入绝境,甚至可以让他们互相残杀。 就算是魏国的曹睿派遣援军,送粮送兵,这些支援也无法突破上方谷的封锁。诸葛亮或许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布置了口袋阵,最后却让敌人成功逃脱的指挥官。敌人逃跑就算了,他竟然还怪天气不佳。你说马谡在街亭被张颌吓跑了,大家还说诸葛亮是马谡的师傅。当听到马谡撤退的消息时,诸葛亮自己也慌忙逃跑,丢下了主动投降的三个郡,急忙回到了汉中。假如不是邓芝和赵云英勇作战,蜀汉可能就已经被曹魏消灭了。反而,诸葛亮却将责任推给了马谡先跑。若换成白起指挥,赵括或许能赢得这场战斗。当时,赵括只能依照王齕的战术行事,面对白起,他根本不敢按同样的策略出击。赵括的失败,并非完全是他的过错。因为当时没有及时给赵括送粮草,也没有提供足够的兵力支援,这暴露出赵国朝廷内部的问题。毕竟,秦国是通过全国动员,甚至秦王亲自出马来支援前线,赵括能够成功追击白起百里以上,说明他并不是一个没有才能的将领。战败与否并不能抹去赵括作为杰出军事指挥官的地位。 当人们具备了更深的历史常识后,就会发现赵括不过是一个愚蠢帝王的替罪羊而已。从秦赵两国的实力对比来看,赵国能采取的唯一策略就是坚守城池,保全实力。而这个职位的统治者往往容易因为好大喜功、刚愎自用而做出错误决策。所以,才有许多历史人物成了他们的替罪羊,承受着无法承受的过错。 然而马谡的情况就不同了。将领这一职务即便是经过无数磨砺,仍不一定能胜任。马谡仅仅作为诸葛亮的管家,却企图承担如此重任,这不仅显示了诸葛亮的过于自信,也反映了蜀汉人才的匮乏。如果你仍然认为诸葛亮是智者之象,那就没有什么好争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