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先秦时期,嬴姓是上古八大姓之一,其他七个姓分别是姬、姚、妫、姒、姜、嬴、姞。之所以列出这八个姓,是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一些历史背景。这八个姓的共同点是,它们的字形中都带有“女”字旁。这个特点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特点——姓是通过母系社会传承下来的,而氏则是从父系社会传承出来的。在母系社会中,孩子无法认清父亲,只能跟随母亲的姓氏。而到了父系社会,男性开始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姓氏的传承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开始使用父姓作为标志。
秦国和赵国有共同的祖先——伯益,伯益是古代四大传奇人物之一,也是大禹的重要助手。由于在大禹治水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伯益被赐姓嬴,之后他在秦地的子孙也不断繁衍生息。
进入商朝末期,伯益的后代——飞廉,成为了商朝的重要重臣。商朝灭亡后,周武王建立周朝,嬴姓族人作为败方被流放到陕西和天水一带,负责为周王室养马。
到了周穆王时期,嬴姓族中的一位叫造父的人,擅长驾驭马车,凭借自己的才能被封在了赵城,因此造父被认为是嬴姓赵氏的始祖。从此,嬴姓的其他族人开始依附于赵氏,大家的姓氏都变成了嬴姓赵氏。
另外,还有一部分嬴姓族人继续为周王室养马,其中有一位叫非子的养马高手,他深得周孝王的喜爱,并因此获得了封地,这块封地被称为秦。自此,嬴姓家族就分为两大支派:嬴赵和嬴秦。嬴姓的男子以赵姓为主,女子则继续使用嬴姓。因此,秦国的王室成员——如秦王嬴政,也可以被称作赵政,而赵国的王族男子也依然被称作赵氏。
赵雍,大家熟知的赵武灵王,就是赵父的后代,他自然也被称为赵雍。与此不同的是,秦国始终尊崇嬴姓,因此秦国的皇族子孙通常以嬴字为名,如嬴荡、嬴柱、嬴异人和嬴政。虽然秦国的皇族使用嬴姓,但正式场合上他们依然会使用赵姓称呼,如赵柱、赵政。
赵国最初只是晋国的一个大夫家族,直到三家分晋的时候,才独立建立了赵国。而嬴姓的秦国则在周平王东迁时,由于秦国在护驾过程中立下了重大功劳,周平王将一部分陕西的土地赐予了秦国,并正式建立了秦国。因此,秦国在建立之初,依旧保持着对嬴氏宗亲的尊崇,但在名字上依然以赵字为前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