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1900年沦陷时的天津老照片,在这组照片中,曾经以为天津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城市,也有城楼、牌坊。
1900年7月,八国联军攻打天津,天津沦陷,照片上有八国联军的影子和天津街头混乱的民众。天津在清末至民国时期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城市,建筑既有传统中式四合院,也有西式小洋楼,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观。清末通商口岸设立后,民国时期的都市建设中,洋楼与中式亭院并存,成为天津城市风貌的典型代表。 这组照片中,也有城楼和牌坊,说明天津也是个有历史的城市。那座城楼其实是一座鼓楼,照片能够让今天见惯复制品的人们看看当年鼓楼的真面目。天津鼓楼始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为天津卫三宗宝之一,其中心位置被认为是天津城市的发源地。该建筑原为土城防御体系核心,弘治六年至七年(1493-1494年)改建砖城时正式建成方形砖台基座,四面设拱形门洞连通主干道,实为钟楼。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后保留为消防瞭望台;1921年重建时增设绿瓦顶;1952年因城建拆除。
照片上的这座牌坊看不清字迹了,说不准它是哪座牌坊。《天津卫志》记载,康熙年间曾有牌坊30余座。东门里文庙牌坊为明代所建,鼓楼总镇衙门“海天要镇坊”建于康熙十二年,户部街“黄甲联芳坊”为明代进士张愚所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