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在中国历史上的谋略非常著名,他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像草船借箭、空城计、吊孝以及三气周瑜等戏剧化的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诸葛亮气死周瑜的故事。根据这些故事,周瑜被诸葛亮的计谋气死了,似乎成了无可争议的事实。但如果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周瑜真的是因为诸葛亮而死吗?事实上,周瑜的死并非如罗贯中的小说所描绘的那样,周瑜的心胸远没有那么狭窄。
首先,从两人当时的身份和地位来看,周瑜在东吴的地位明显高于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周瑜为何会嫉妒诸葛亮呢?周瑜出生在公元175年,而诸葛亮则出生于公元181年,两人相差六岁。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时,周瑜早已在东吴声名显赫,并且是孙策的得力干将。孙策临终时留下的遗嘱中写道,外事不决者问周瑜,内事不决者问张昭,足以看出周瑜在东吴的威望。 相对而言,诸葛亮虽然在刘备身边受到一定的重视,但他是后来才加入刘备阵营的。刘备手下本来就有许多谋士,像法正就是其中一位深得刘备信任的大谋士。法正去世时,刘备极为悲痛,并为他追谥翼侯,他是唯一一个在刘备死后得到追谥的大臣。可见法正在刘备心中的地位非常高。而诸葛亮自己也承认,如果法正还在,他一定能说服刘备不要亲自出征东吴。这样看,诸葛亮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其实并没有周瑜那么高。 接着从谋略的角度来看,周瑜其实并不比诸葛亮差。虽然罗贯中的小说在《三国演义》中将诸葛亮的计谋描绘得十分神奇,比如借东风、草船借箭等,但大家要知道,赤壁之战的总指挥是周瑜,而非诸葛亮。事实上,许多小说中的情节并没有确凿的史实依据,甚至可能是罗贯中为了情节需要而加以杜撰的。 第三,周瑜作为东吴的最高军事指挥官,早年随孙策征战四方,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作为一个经历过许多生死战斗的将领,周瑜的心理承受能力远非常人可比。即使在计谋上输给了诸葛亮,他也不至于因心情不佳而丧命。事实上,罗贯中所描述的诸葛亮三气周瑜并不完全是周瑜的失败,故事中的计谋错综复杂,胜负并不完全是诸葛亮一方的胜利。例如,《三国演义》中的一场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戏码,乍看之下好像是诸葛亮的锦囊妙计取得了胜利,但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如果孙尚香本来就是东吴派遣到刘备身边的潜伏人物,那么刘备娶她为妻,实际上可能早就埋下了定时炸弹。而且后来的结局也证明,孙尚香嫁给刘备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一场骗局。否则,孙尚香在与刘备结婚三年后为何没有生育?她后来在夜间偷偷回东吴,甚至带走了刘备的独子阿斗,如果不是张飞和赵云及时发现,刘备可能真的会因此断子绝孙。从这个角度来看,反倒是周瑜的计谋更加巧妙。 所以,当我们从多个角度审视这些故事时,不难发现周瑜的谋略并不逊色于诸葛亮,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他的战略眼光和深思熟虑的策划更具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