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提到庙号为高祖的皇帝,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汉高祖刘邦。然而,刘邦的庙号其实是太祖,并非高祖。这是因为刘邦的谥号为高皇帝,导致后人习惯性地称其为汉高祖。那么,历史上到底有哪些皇帝的庙号是高祖呢? 一、魏高祖曹丕 曹丕在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被任命为魏国的世子,并在建安二十五年(220年)继承父亲曹操的职位,成为魏王。在父亲曹操去世后,曹丕即位,结束了汉朝超过四百年的历史,建立了魏国。黄初七年五月丁巳日(公元226年6月29日),曹丕因病去世,享年四十岁。他的谥号为文皇帝,庙号为高祖,葬于洛阳的首阳陵。曹丕还追封其父曹操为太祖。
二、刘宋高祖刘裕 刘裕在永初元年(420年)起义建立了刘宋,定都建康,并自立为帝。永初三年(422年),他计划征讨北魏,但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岁。刘裕的庙号为高祖,谥号为武皇帝,葬于初宁陵。 三、南梁高祖萧衍 萧衍是兰陵萧氏的后代,在南齐时期以门荫进入仕途,并在502年继承了萧宝融的位子,建立了南梁。萧衍在太清二年(548年)被东魏的降将侯景叛变攻占,并于次年去世,享年86岁。去世后,他的谥号为武皇帝,庙号为高祖,葬于修陵。 四、北魏高祖拓跋宏 拓跋宏在469年被册立为皇太子,并在年仅五岁时即位,年号延兴。然而,在499年,由于过度劳累,拓跋宏在军中病倒,最终去世,享年三十三岁。谥号为孝文皇帝,庙号为高祖,葬于长陵。 五、北周高祖宇文邕 宇文邕是北周的继位者,他在武成二年(560年)四月被立为帝。尽管宇文邕年轻有为,但他在572年击败了权臣宇文护,独掌朝政。五年后,他在病重的情况下率军出征并病死,享年三十六岁。其谥号为武皇帝,庙号为高祖,葬于孝陵。 六、南陈高祖陈霸先 陈霸先在557年自立为帝,建立了南陈,定都建康,改元永定。在位三年,他致力于平定旧梁朝的残余势力,最终在559年去世。陈霸先的庙号为高祖,谥号为武皇帝。 七、隋高祖杨坚 杨坚原为北周的权臣,后在581年继位,建立了隋朝,改元开皇。他于604年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四岁。杨坚的庙号为高祖,谥号为文皇帝,葬于泰陵。 八、唐高祖李渊 李渊在618年建立唐朝,年号武德,并在玄武门之变后退位,将皇位传给了儿子李世民。李渊在635年病逝,享年七十岁。他的庙号为高祖,谥号为太武皇帝,葬于献陵。 九、前蜀高祖王建 王建在903年被封为蜀王,成为了当时最大的一股割据势力。907年唐朝灭亡后,他自立为帝,建立前蜀,国号大蜀,并在位十二年。王建去世后,庙号为高祖,谥号为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葬于永陵。十、南吴高祖杨隆演 杨隆演在908年被拥立为吴王,后自立为帝,改年号武义。在920年,由于受到徐温的压力,杨隆演忧郁而死,享年仅二十四岁。其弟杨溥继位后,追尊杨隆演为高祖,谥号为宣皇帝,葬于肃陵。 十一、南汉高祖刘知远 刘知远在917年建立南汉,改国号为汉。刘知远在942年去世,庙号为高祖,谥号为天皇大帝。 十二、后蜀高祖孟知祥 孟知祥在934年建立后蜀,仅在位七个月,去世时享年六十一岁。庙号为高祖,谥号为文武圣德英烈明孝皇帝,葬于和陵。 十三、后晋高祖石敬瑭 石敬瑭在936年借助契丹的援军推翻了唐朝,建立后晋。公元942年,他因病去世,享年五十一岁。石敬瑭的谥号为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庙号为高祖,葬于显陵。 十四、后汉高祖刘知远 刘知远在947年建立后汉,国号汉。他在948年去世,享年五十四岁。庙号为高祖,谥号为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葬于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