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被后人尊称为枪祖,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的子孙并未继承他的枪法。不过,历史上却流传下了五种不同的枪法,而它们的创始人都一致称赵云为他们的先师。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如果你也好奇,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其中的奥秘。
《三国演义》是一本非常受百姓喜爱的古典小说,书中的人物也都各具特色,广为人知。比如说,忠诚勇猛的关羽,身形魁梧、手持丈八蛇矛的张飞,英勇过人的吕布等等。然而,如果要评选书中最受欢迎的人物,赵云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赵云,字子龙,号常山赵子龙,是刘备帐下的顶尖将领之一,位列五虎将之中。赵云的出身并不显赫,原本是公孙瓒手下的一个小将,直到他遇到了刘备,这才迎来了他人生的转折,展现出过人的武艺。民间的说书艺人也曾对《三国》中的英雄进行过排名,并编出了一句顺口溜: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这句话意味着,在民众眼中,赵云的武力仅次于吕布,可见赵子龙的武艺有多么强大,尤其是在长坂坡的战斗中,赵云勇猛无敌,展现了他的枪法高超。 自吕布在白门楼被曹操杀害后,赵云成为了无人能敌的武将,他的枪法在当时也无人能与之匹敌。遗憾的是,尽管赵云的枪法出神入化,但他却没有将这一武艺传给自己的后代,反而是他的子女为了保护蜀汉事业,英勇战死沙场,赵家因此断了香火。不过,赵云的子女能在战场上屡次杀敌,这也说明他们从小就接受过严格的武术训练,只是赵家枪未能传承下去,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并不具备继承这一武技的天赋。 然而,赵家枪并没有因此消失。事实上,赵云的枪法通过另一条传承途径得到了保存和发展。赵云曾将枪法传授给了姜维,而姜维的后人又将这一技艺传给了北平王罗艺,罗艺之后的后代又将其传给了高思继,再由高思继传给了杨衮。经过几代人的传承,赵家枪法被演变成了姜家枪、罗家枪、高家枪、杨家枪这四种枪法,形成了五大枪法流派。这些流派虽有所不同,但都源自赵云的枪法,彼此间有着深厚的渊源。 对于这些历史传承,或许一些人会持怀疑态度,毕竟现如今很难完全考证这些说法的真实性。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赵家枪能够如此广泛流传,并且得到多家枪法门派的认可,也足以证明赵云的枪法在民间的广泛影响力。毕竟,要是没有足够的信服力和影响力,这些枪法流派也不可能把赵云视为他们的祖师。如今,在民间流传着一套被称为赵云勇战枪的枪法。这套枪法由著名武术家董英俊传授,枪的长度为丈八寸,重量可达到十数斤甚至更多,钢制枪头搭配腊杆,十分坚固。当它被舞动起来时,就像蛟龙翻腾,风雷激荡,刚柔并济,体现出阴阳变化的奥妙,神韵十足,风格独特。 关于赵云的枪法是否真正流传下来,仍然存在争议。有些人可能借着赵云的名声来提升自己的地位,这并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但不管怎样,赵云的武艺和枪法,作为民族的文化瑰宝,早已深入人心,成为了中国武术的一部分,充满着无尽的可能性。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参考资料:《三国演义》 罗贯中著 中华书局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