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这项常被称作贵族运动的活动,实际上是我们中国古代的遗产。 文│小先生 相信大家看过《水浒传》的话,应该都知道太尉高俅这个人物。他原本是个泼皮无赖,但因为踢足球踢得好,得到了端王的宠爱。后来,端王继位成为宋朝的皇帝,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宋徽宗。可以说,古代中国的足球历史非常悠久。只是,现如今一提起中国男足,大家都心照不宣,基本上与世界杯无缘了。如果高俅知道中国足球的现状,恐怕会气得连棺材板都被掀飞吧。虽然古代的蹴鞠和现代的足球规则不同,但蹴鞠的历史也算在我国源远流长。不过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另一项运动在我国古代就已经有了雏形,而且它就是现在被认为贵族运动的高尔夫。 这种运动在我国古代叫做捶丸。捶意味着用杖击打,而丸指的是小球。所以捶丸实际上就是一种用杖击球入穴的运动。而关于捶丸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忽必烈时期。1282年出版的《丸经》中提到,宋徽宗和金章宗都喜欢这项运动,这说明捶丸最迟在北宋晚期就已经形成了。捶丸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唐代的马球中的步打球,类似今天的曲棍球。 有趣的是,这项运动不仅大人喜欢,连孩子也爱参与。比如,宋朝的膝甫就特别喜欢踢角球。膝甫的舅舅是历史上有名的范仲淹,范仲淹曾多次告诫膝甫不要再玩角球,但膝甫总是不听,依然照样玩得不亦乐乎。在宋、金、元三代,除了王公大臣,平民百姓也常常参与捶丸。元朝的曲艺《庆赏端阳》中就提到过:你敢和我捶丸射柳,比试武艺么?同时,现存于山西省广胜寺的《捶丸图》也展示了两名男子正在捶丸。
到了明朝,捶丸的热度已经远不如前几个朝代那么高,但它依然存在,特别是到了明朝中期。比如,万历年间,周履靖曾重新刻印《丸经》,并且为其作了《跋》。有趣的是,明朝有一位皇帝非常喜欢捶丸,那就是明宣宗。他被大学士解缙称为好圣孙。在《明宣宗行乐图》中,就专门有描绘捶丸的场景。图中的旗帜、穴位、棒子以及侍从的位置,都和《丸经》上的描述一致。这证明了明宣宗不仅热爱捶丸,而且还是一位高手。 在图中,皇帝亲自拿着球棒参加活动,这表明捶丸是一项相对高雅的运动,与现代的高尔夫有着相似的地位。既然皇帝亲自示范,明朝的士大夫阶层自然也不会缺席。那时,人们的休闲活动各有特点,象棋有八捷,围棋有八势,而捶丸则被称为八巧,《丸经》中对此有详细记载。捶丸不像蹴鞠那样消耗体力,因此不仅男性,许多女性也喜欢这项运动。明代的画家杜堇在上海博物馆所藏的《仕女图》中,就描绘了明代贵族女性玩捶丸的情景。从规则上来说,捶丸与现代高尔夫有许多相似之处。首先,它们都有球洞。《明宣宗行乐图》中描绘的是10个球洞,而高尔夫球场一般是9个或18个球洞。其次,两者都使用球棒击球。最后,场地选择也非常相似。而且,捶丸的球棒和高尔夫球棒非常相似。历史上,这项运动通过元朝的蒙古西征,传入了欧洲。由此可见,中华文化的影响力真的是深远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