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奔跑吧・少年”2025全国象棋校际联赛“象棋教室建设”系列活动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第二十九中学启幕。这场以“中国国家象棋集训队队员进校园”为核心的活动,将象棋文化与兵团红色教育深度融合,通过“棋”育新人、“棋”润精神的创新实践,为新疆兵团少年铺就一条涵养品格、淬炼意志的成长之路。
落子兵团 象棋教室筑梦育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第二十九中学校长王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棋牌协会副会长专委会主任徐伟、工业新村社区副主任孙丽斌出席本次活动。石河子市第二十九中学校长王丽在欢迎辞中表示:“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品格的涵养与精神的淬炼。象棋的全局观、韧性与复盘智慧,与我校育人目标高度契合。”她指出,学校曾因场地与器材限制,难以为学生提供系统的象棋学习环境,而此次“象棋教室”的落成,正是对热爱的回应——专业棋具、多媒体设备与规范化课程将在此扎根,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文化驿站”。
活动现场,中国象棋协会向石河子市第二十九中捐赠008号2025年度专业棋具,中国象棋协会合作推广单位上海元罗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向学校捐赠“元萝卜 SenseRobot AI 下棋机器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棋牌协会为学校捐赠20副象棋与40本象棋书籍,助力传统文化在校园“活起来”。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棋牌协会副会长专委会主任徐伟在讲话中说,“此次活动捐赠将象棋文化与校园教育、红色精神结合,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兵团精神的弘扬,将为兵团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新活力”。
棋道薪传 楚河汉界中的红色血脉
2025国家象棋集训队队员黄蕾蕾以一场生动的互动课堂,为孩子们揭开象棋与历史的深刻联结。“棋盘上的‘楚河汉界’,源自刘邦与项羽‘以鸿沟为界’的楚汉之争。你们移动的每一枚棋子,都是在指挥一场千年战役!”她从棋子角色引申至冷兵器时代的战场智慧:“‘车’如主战坦克,‘马’似冲锋骑兵,‘兵’是步步为营的步兵,而‘将帅不相见’的规则,正模拟了古代统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战略思维。”
在单马对单将的残局破解中,孩子们凝神思索,体会“谋定后动”的棋道精髓。黄蕾蕾鼓励学生:“象棋不仅是竞技,更教会我们如何在困境中寻找突破口——这与兵团‘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一脉相承。”
以棋润心 红色基因与传统文化交融
活动期间,黄蕾蕾参观了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透过一件件镌刻岁月印记的展品,兵团“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内核与象棋文化中的“大局观”“坚韧性”交相辉映。黄蕾蕾感慨:“兵团先辈们如同棋盘上的‘兵’,一步一个脚印扎根边疆;而今天的少年,既要传承‘拱卒向前’的执着,也要习得‘车马纵横’的格局。”
随后,黄蕾蕾与20名兵团少年们展开车轮战。棋盘上兵来卒往、谋略频出,孩子们在实战中感悟“落子无悔”的担当与“进退有度”的智慧。
这场“车轮战”,既是一次棋艺的“实战练兵”,更是一次红色精神的“潜移默化”,正如军垦先辈在戈壁荒滩上“战天斗地、攻坚克难”,兵团少年们在棋盘上也在“直面挑战、突破自我”。一名兵团学生坚定地说:“我要像兵团前辈那样,在人生的棋局中走好每一步!”
棋心筑梦 让精神底色闪耀时代光芒
此次活动不仅为石河子市第二十九中学带来了物资与课程支持,更以“象棋”为纽带,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兵团红色教育的“双向赋能”。从黄蕾蕾在军垦博物馆结合“安边固疆、继往开来”精神为学生们讲解象棋历史,到兵团少年们在棋盘上感悟“战略思维”与“坚韧品格”,红色精神为象棋文化注入“时代灵魂”,象棋文化则为红色教育提供“鲜活载体”。
正如王丽校长所言,这场活动是“棋心筑梦的种子”—— 未来,随着象棋课程的开展、社团活动的推进,象棋将在孩子们心中“生根、抽穗、绽放”,让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兵团红色精神的力量,共同滋养新时代兵团少年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