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对美国珍珠港发起了一次突袭,严重摧毁了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取得了一场震惊世界的胜利。策划这次偷袭的主要人物是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作为一位曾在美国生活和学习的高级军官,山本五十六对这次袭击计划并不热衷。尽管他最终负责了策划工作,但他本人的内心深处其实非常排斥与美国开战。山本五十六对美国的强大有着深刻的认识,他之所以不希望与美国爆发战争,主要源于他曾在美国亲眼见证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和工业实力,深知日本与美国之间的巨大差距。 山本五十六为何如此忌惮美国?这与他早年的留学经历密切相关。1919年,山本五十六作为日本海军大学的优秀学员,被派往美国哈佛大学进修。那时正值美国经济和工业的“黄金时期”,一战刚刚结束,美国凭借这场战争赚取了丰厚的财富,逐渐摆脱了欧洲资本的控制,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且在工业领域占据主导地位。1919年到1920年期间,美国的工业产值占全球总量的30%以上,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工业强国。 1920年,美国的钢铁生产达到了4700万吨,占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而日本钢铁年产量仅为81万吨,差距十分明显。美国的电力生产量几乎是整个欧洲的总和,石油的产量也占据全球三分之二。这些数据让山本五十六深感震惊,他认识到,日本在美国面前显得如此渺小,无论是工业、能源还是基础设施建设,美国的强大都让日本无可比拟。 美国的工业繁荣带动了社会消费和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1920年,美国的城市化率已达到51.2%,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高楼大厦和汽车。那时美国的汽车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5%,底特律的汽车生产能力更是超过了整个日本。1920年,美国的铁路总长度达到了42万公里,而日本的铁路总长仅为7000多公里,差距依旧巨大。即便是在海运领域,日本也远远落后于美国。1921年,美国的商船总吨位达到1107.7万吨,而日本的商船吨位仅为200万吨左右,只有美国的五分之一。因此,山本五十六在看到美国的石油工业和底特律的汽车厂时,除了感叹和敬畏,更多的还是深深的恐惧。
更令山本五十六担忧的是,美国的战争潜力。尽管当时美国并未大规模发展军事力量,但美国的军事能力仍然强于日本,特别是在海军方面,差距尤其明显。而让山本五十六最为担心的,是美国在战争爆发时所能迅速动员起来的巨大潜力。美国拥有巨额的外汇储备,是全球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工业潜力转化为强大的战争机器。1917年,美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军队人数迅速从132万人增加到480万,远征欧洲的200万美军为协约国提供了大量物资支持。 美国的强大给山本五十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明白日本根本无法与美国匹敌,因此一直反对与美国开战。当时日本的军事领导人东条英机要求山本五十六策划对美国的偷袭行动时,山本五十六曾冷静地回应道:“你去过美国底特律吗?你看看他们每天生产多少汽车。与美国开战,我们最多只能撑半年。”尽管如此,军部的决策者们已经深陷战争狂热,根本没有理会山本五十六的警告,执意决定向美国宣战。最终,日本也因这场战争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几乎失去了一切。 这段历史反映了山本五十六对美国强大实力的深刻认识,他对战争的担忧和反对,并非无的放矢,而是基于对现实的深刻理解和对日本未来命运的深刻预见。